正在加载图片...
式,重新审视满汉关系,消弭民族矛盾等 《三折》是在“残局”的形势下,中国社会寻求到的一个救亡图存的方案,它提出的 整套解决这个问题的主张,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过戊戌变法的范围,时隔仅仅两年,而由刘坤 张之洞这样的重臣提出,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的急剧变化,危机意识的高涨,促使改革 意识的勃兴。体现了中国人急切寻找出路的心态,折射了中国近代化演变的历史轨迹 《三折》对新政的启动和实施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第二节清末新政的初步展开 、体制内的政治改革 1、统治思路的调整 第一,适应社会的发展,建立和裁撤相应的机构,提高行政效率。第二,采取措施,调 整满汉关系 2、吏治的整顿 (1)清除腐败,使政治清明。 (2)设立课吏馆,更新官员知识结构 3、机构的增减 (1)设置新的办事机构。如1901年4月,清廷为推行新政而专门设立督办政务处,表 明了改革的决心,避免内外对中央政策走向的不明而徘徊观望,也避免了衙门之间互相推诿, 简化手续,提高效率 (2)合并裁撤臃肿机构,陆续裁撤了一些旧衙门。 4、变革的评估 (1)吏治的整顿有利于惩治腐败,成为政治改革的起点,对新政的实行具有一定的促 进作用。 (2)新的机构的设立扩展了中国传统的国家功能,适应了新形势的需要。如商部、学 部的设立,为资本主义经济和文化教育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外务部的设立适应了不断增 长的国际交往的需要,这些都是传统政治体制所不具备的新内容。 (3)但是,要消除腐败,就必须改革封建制度,这对新政能否顺利实行是一个关键。 、文化教育改革及其特点 1、文化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 近代教育制度的建立24 式,重新审视满汉关系,消弭民族矛盾等。 《三折》是在“残局”的形势下,中国社会寻求到的一个救亡图存的方案,它提出的一 整套解决这个问题的主张,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过戊戌变法的范围,时隔仅仅两年,而由刘坤 一、张之洞这样的重臣提出,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的急剧变化,危机意识的高涨,促使改革 意识的勃兴。体现了中国人急切寻找出路的心态,折射了中国近代化演变的历史轨迹。 《三折》对新政的启动和实施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第二节 清末新政的初步展开 一、体制内的政治改革 1、统治思路的调整 第一,适应社会的发展,建立和裁撤相应的机构,提高行政效率。第二,采取措施,调 整满汉关系。 2、吏治的整顿 (1)清除腐败,使政治清明。 (2)设立课吏馆,更新官员知识结构。 3、机构的增减 (1)设置新的办事机构。如 1901 年 4 月,清廷为推行新政而专门设立督办政务处,表 明了改革的决心,避免内外对中央政策走向的不明而徘徊观望,也避免了衙门之间互相推诿, 简化手续,提高效率。 (2)合并裁撤臃肿机构,陆续裁撤了一些旧衙门。 4、变革的评估 (1)吏治的整顿有利于惩治腐败,成为政治改革的起点,对新政的实行具有一定的促 进作用。 (2)新的机构的设立扩展了中国传统的国家功能,适应了新形势的需要。如商部、学 部的设立,为资本主义经济和文化教育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外务部的设立适应了不断增 长的国际交往的需要,这些都是传统政治体制所不具备的新内容。 (3)但是,要消除腐败,就必须改革封建制度,这对新政能否顺利实行是一个关键。 二、文化教育改革及其特点 1、文化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 (1)近代教育制度的建立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