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下了,又有一个大国崛起成为美国世界领导权的威肋。人权为美国遏制、削弱中国提供了 一种具有“合法性”的理由。 五是中美两国人权观念的歧异的客观存在和彼此不了解。不可否认的一点是,正如卜利 德先生在上海所指出的:“不管中方怎样理解,人权的概念已经深深地植根于美国文化之 中。洲]美国人相信人人享有充分的人权是应当的。历史上积淀的清教“救世主义”使得美国人 异乎寻常地关注世界其他地区的状况。当美国人认为文明的意义是重要的且发现中美两国之 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时,跨越这种差异是一种必然的考虑。从自己的文化优越性出发,希望 所有的国家能够接受美国的观念,文化中心主义的虚妄就成为支持美国人竭力推行人权外交 的心理基础之一。而对中国的不了解和长期积累的偏见更加造成了美国对中国人权的不满。 最后,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为何美国“偏爱关心”中国的人权状况,而对于世界上其他 国家的人权问题虽关注但并不太积极。原因很简单,仅仅因为中国的重要性。纳森对此是如 此解释的:“国际社会对改善所有国家的人权制度具有战略利益,而不是仅仅针对中国的。但 是,中国因为其人口和国家幅员规模、其在战略上的和经济上的重要性、其在联合国拥有常 任理事国席位以及中国是第三世界国家的领导者而使得国际社会(尤其是美国一引者注)对 中国的人权问题较之他国更为注重。州1 1989年4月布热津斯基在其被称为“美国制定外交政策的参考书”的《大失败》一书中 对“人权外交”在外交上的战略意义作了绝好的说明。他认为人权是现今时代最有吸引力的政 治观念。西方国家倡导尊重人权影响巨大,意义深远,是促使共产党国家逐步向民主政治过 度的具有远见卓识的战略选择,可加速共产主义的衰亡进程。他进一步写道:“号召尊重人权 不仅已使现有的共产党国家处于守势而且从全球看,还使民主国家与共产党国家划清了界 线。应使世界人民的视线集中到共产党剥夺公民自由、侵犯个人权益、没有健全的法制、对 大众媒介和经济生活进行严格政治控制等方面。这样做可使人们更清楚地看到多党制、市场 经济和真正民主制的优越性。”“积极宣传尊重人权,还为更直接地进行争取民主的活动提供 了理论依据。这些活动有助于使独立性越来越大、政治色彩日益浓厚的民众社会在现存的共 产主义制度下,不断成长壮大。一个独立的民众社会的出现,就等于社会从共产党统治下最 终解放出来的开端。M8]可见,对于某些国家来说,在世界范围内倡导人权的目的并不在于人权 自身,而在于人权以外的政治追求。正如邓小平在对比了1989年前后中美关系的历史与现实 之后所言:“人权问题是个借口。四无论是从美国推行人权外交的全部历史,还是仅从中美人 权交往的历史与现实来看,美国人权外交的本意不在于促进世界以及中国人权事业的发展,而 是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是美国干涉他国内政,确立、推行霸权意图的具体落实和遮羞布。这 样,人权为西方意识形态利用了,也为强权政治歪曲了,以致于人权这个“伟大的名词”所 具有的曾经令人激动不已的光环黯然失色。 五、中美人权关系的冲突管理 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依据组织行为学的理论,我们可以总结出中美(人权)冲突的一 般过程和基本结构,如下页图: 在国际关系中,冲突的存在是难以避免的,但冲突并不一定必然意味着负面意义:实际 上,适当的冲突甚至会促进国际关系的发展,但问题在于“适当”这一要求上,即在于冲突 109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倒下了, 又有一个大国崛起成为美国世界领导权的威胁。人权为美国遏制、削弱中国提供了 一种具有“合法性”的理由。 五是中美两国人权观念的歧异的客观存在和彼此不了解。不可否认的一点是, 正如卜利 德先生在上海所指出的: “不管中方怎样理解, 人权的概念已经深深地植根于美国文化之 中。”[6 ]美国人相信人人享有充分的人权是应当的。历史上积淀的清教“救世主义”使得美国人 异乎寻常地关注世界其他地区的状况。当美国人认为文明的意义是重要的且发现中美两国之 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时, 跨越这种差异是一种必然的考虑。从自己的文化优越性出发, 希望 所有的国家能够接受美国的观念; 文化中心主义的虚妄就成为支持美国人竭力推行人权外交 的心理基础之一。而对中国的不了解和长期积累的偏见更加造成了美国对中国人权的不满。 最后, 我们需要注意的是, 为何美国“偏爱关心”中国的人权状况, 而对于世界上其他 国家的人权问题虽关注但并不太积极。原因很简单, 仅仅因为中国的重要性。纳森对此是如 此解释的: “国际社会对改善所有国家的人权制度具有战略利益, 而不是仅仅针对中国的。但 是, 中国因为其人口和国家幅员规模、其在战略上的和经济上的重要性、其在联合国拥有常 任理事国席位以及中国是第三世界国家的领导者而使得国际社会(尤其是美国——引者注) 对 中国的人权问题较之他国更为注重。”[7 ] 1989 年 4 月布热津斯基在其被称为“美国制定外交政策的参考书”的《大失败》一书中 对“人权外交”在外交上的战略意义作了绝好的说明。他认为人权是现今时代最有吸引力的政 治观念。西方国家倡导尊重人权影响巨大, 意义深远, 是促使共产党国家逐步向民主政治过 度的具有远见卓识的战略选择, 可加速共产主义的衰亡进程。他进一步写道: “号召尊重人权 不仅已使现有的共产党国家处于守势; 而且从全球看, 还使民主国家与共产党国家划清了界 线。应使世界人民的视线集中到共产党剥夺公民自由、侵犯个人权益、没有健全的法制、对 大众媒介和经济生活进行严格政治控制等方面。这样做可使人们更清楚地看到多党制、市场 经济和真正民主制的优越性。”“积极宣传尊重人权, 还为更直接地进行争取民主的活动提供 了理论依据。这些活动有助于使独立性越来越大、政治色彩日益浓厚的民众社会在现存的共 产主义制度下, 不断成长壮大。一个独立的民众社会的出现, 就等于社会从共产党统治下最 终解放出来的开端。”[8 ]可见, 对于某些国家来说, 在世界范围内倡导人权的目的并不在于人权 自身, 而在于人权以外的政治追求。正如邓小平在对比了 1989 年前后中美关系的历史与现实 之后所言: “人权问题是个借口。”[1 ]无论是从美国推行人权外交的全部历史, 还是仅从中美人 权交往的历史与现实来看, 美国人权外交的本意不在于促进世界以及中国人权事业的发展, 而 是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 是美国干涉他国内政, 确立、推行霸权意图的具体落实和遮羞布。这 样, 人权为西方意识形态利用了, 也为强权政治歪曲了, 以致于人权这个“伟大的名词”所 具有的曾经令人激动不已的光环黯然失色。 五、中美人权关系的冲突管理 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 依据组织行为学的理论, 我们可以总结出中美 (人权) 冲突的一 般过程和基本结构, 如下页图: 在国际关系中, 冲突的存在是难以避免的, 但冲突并不一定必然意味着负面意义; 实际 上, 适当的冲突甚至会促进国际关系的发展, 但问题在于“适当”这一要求上, 即在于冲突 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