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中美两国人权问题冲突的政治根据与实质 中美人权外交的冲突,虽然有观念上的分歧这一客观基础,但更为重要的原因在于两国 战略设计的相异。在两极格局崩溃,苏联作为世界唯一可以与美国相抗衡、争夺世界控制权 的国家终于在1991年瓦解的情势下,国际关系的结构性变动使得中美关系的原有基础发生了 动摇,如何从自己的国际发展目标来定位同中国的关系,建构后冷战时代中美关系的新的基 础是美国人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早在1990年布什总统就宣布了美国的世界新秩序设想,克 林顿继承了这一蓝图,正是在这个基本蓝图中美国人寻求新的中美关系的落足点:安全、经 济、民主正是克林顿外交政策的三块基石。具体说来,美国在中美关系中之所以提出并强化 人权问题的理由,即中美人权冲突的现实(主观)根据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美国世界主义思想。90年代初国际关系发生了结构性变动,原先已经熟悉的规定着 各国外交政策倾向的两极对峙冷战格局终于因为前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瓦解而崩溃,美 国的最大竞争者消失。美国急于建立以自己为核心的世界新秩序,但在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 的主题的时代,传统的武力与强权显然不能保证上述目标的成就,因而需要寻找一种新的手 段。美国认为人权正是这样的一种手段,这种方式没有直接的武力要素,但能够达到武力所 能达到的效果,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于是,美国人就坚持了卡特以来的外交传 统,并进一步把人权上升为外交政策的基石。 二是冷战时代“战略三角”观念的影响。70-80年代的中美关系尽管中美两国没有结成 形式上的同盟,但的确是建立在应付苏联的扩张这一共同的安全考虑基础上的。中美最初建 立的战略关系,“适应了美中两国共同对付苏联的战略需求。这种战略需求促成了尼克松总统 访华,奠定了未来两国关系发展的基础和政治框架。洲]而在90年代以来,随着前苏联的瓦解 和中俄关系的根本性变化,使得中美两国和解合作的战略基础消失。美中之间原有的战略需 求降低,新的战略定位出现了紊乱。美国认为没有必要再温和地对待中国:在冷战格局下的 战略大三角中,竞争的一角已经失败出局,另外一张牌自然就没有利用的必要了。 三是美国意识形态思想的深刻影响。美国是一个意识形态色彩很浓的国家,尽管它自己 可能不愿意承认这一点。从意识形态角度来看,美国对华政策中的人权考虑与其说源出于美 国所信仰的世界主义(有时我们将之溯源于西方基督教的救世主义精神),毋宁说,反映出美 国对自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以来出现的至今仍在中国生长着的“革命”的长期焦虑不宁。共 产主义的“专制”、“邪恶”,长期以来的对革命的疑忌以及由此而有的强烈反共主义一直是美 国意识形态的重要内容。美国一直坚持自己是资本主义自由世界的代言人和保护神,对社会 主义进行不间断的斗争是美国的历史使命。长期以来,美国在世界推行冷战政策的出发点就 是反共。当苏联社会主义已经垮台之后,就应当对付剩余的社会主义国家了。作为当前世界 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自然就成了美国的打击对象。 四是尽管人权外交所体现的是一种理想主义外交风格,但究其实质而言,权力均势思想 更是深蕴在美国人的外交决策背后的首要原则。美国是一个信仰权力政治的国家。中国是世 界上的大国,尽管目前中国的力量还是很小,但是传统和现实发展昭示着中国的大国前途,中 国首先是亚太地区的核心国家,中国重要的国际地位和世界影响力成为美国实现自己战略设 计的制约器。削弱中国、牵制中国的发展是美国的利益所在。美国决不能容忍一个超级大国 108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四、中美两国人权问题冲突的政治根据与实质 中美人权外交的冲突, 虽然有观念上的分歧这一客观基础, 但更为重要的原因在于两国 战略设计的相异。在两极格局崩溃, 苏联作为世界唯一可以与美国相抗衡、争夺世界控制权 的国家终于在 1991 年瓦解的情势下, 国际关系的结构性变动使得中美关系的原有基础发生了 动摇, 如何从自己的国际发展目标来定位同中国的关系, 建构后冷战时代中美关系的新的基 础是美国人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早在 1990 年布什总统就宣布了美国的世界新秩序设想, 克 林顿继承了这一蓝图, 正是在这个基本蓝图中美国人寻求新的中美关系的落足点: 安全、经 济、民主正是克林顿外交政策的三块基石。具体说来, 美国在中美关系中之所以提出并强化 人权问题的理由, 即中美人权冲突的现实 (主观) 根据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美国世界主义思想。90 年代初国际关系发生了结构性变动, 原先已经熟悉的规定着 各国外交政策倾向的两极对峙冷战格局终于因为前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瓦解而崩溃, 美 国的最大竞争者消失。美国急于建立以自己为核心的世界新秩序, 但在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 的主题的时代, 传统的武力与强权显然不能保证上述目标的成就, 因而需要寻找一种新的手 段。美国认为人权正是这样的一种手段, 这种方式没有直接的武力要素, 但能够达到武力所 能达到的效果, 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 于是, 美国人就坚持了卡特以来的外交传 统, 并进一步把人权上升为外交政策的基石。 二是冷战时代“战略三角”观念的影响。70- 80 年代的中美关系尽管中美两国没有结成 形式上的同盟, 但的确是建立在应付苏联的扩张这一共同的安全考虑基础上的。中美最初建 立的战略关系,“适应了美中两国共同对付苏联的战略需求。这种战略需求促成了尼克松总统 访华, 奠定了未来两国关系发展的基础和政治框架。”[6 ]而在 90 年代以来, 随着前苏联的瓦解 和中俄关系的根本性变化, 使得中美两国和解合作的战略基础消失。美中之间原有的战略需 求降低, 新的战略定位出现了紊乱。美国认为没有必要再温和地对待中国: 在冷战格局下的 战略大三角中, 竞争的一角已经失败出局, 另外一张牌自然就没有利用的必要了。 三是美国意识形态思想的深刻影响。美国是一个意识形态色彩很浓的国家, 尽管它自己 可能不愿意承认这一点。从意识形态角度来看, 美国对华政策中的人权考虑与其说源出于美 国所信仰的世界主义 (有时我们将之溯源于西方基督教的救世主义精神) , 毋宁说, 反映出美 国对自 1917 年俄国十月革命以来出现的至今仍在中国生长着的“革命”的长期焦虑不宁。共 产主义的“专制”、“邪恶”, 长期以来的对革命的疑忌以及由此而有的强烈反共主义一直是美 国意识形态的重要内容。美国一直坚持自己是资本主义自由世界的代言人和保护神, 对社会 主义进行不间断的斗争是美国的历史使命。长期以来, 美国在世界推行冷战政策的出发点就 是反共。当苏联社会主义已经垮台之后, 就应当对付剩余的社会主义国家了。作为当前世界 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中国自然就成了美国的打击对象。 四是尽管人权外交所体现的是一种理想主义外交风格, 但究其实质而言, 权力均势思想 更是深蕴在美国人的外交决策背后的首要原则。美国是一个信仰权力政治的国家。中国是世 界上的大国, 尽管目前中国的力量还是很小, 但是传统和现实发展昭示着中国的大国前途, 中 国首先是亚太地区的核心国家, 中国重要的国际地位和世界影响力成为美国实现自己战略设 计的制约器。削弱中国、牵制中国的发展是美国的利益所在。美国决不能容忍一个超级大国 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