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金融资产的价格是对它所带来的未来现金流的一个贴现值。但是,未来的现金流是人们根据自 己所掌握的信息来预测的。由于信息不完全,要对未来的事情完全“先知先觉”是不可能的。事实 上,人们在判断金融资产的价格时,往往具有一定的盲目性。这导致了人们在进行金融资产投资时, 往往具有“羊群效应”。简单地说,羊群效应就是指金融资产投资中具有跟风操作的现象,即当股票 市场价格上涨时,人们就跟着买进:反之,一旦股票市场价格出现逆转下跌,就跟着“卖出”。所谓 “追涨杀跌”就是典型的羊群效应行为。 股票市场最大的波动性表现为股票市场泡沫的形成和崩溃过程。金融泡沫是指一系列资产在一 个连续的过程中陡然涨价,开始时价格上升会使人们产生还要上涨的预期,于是又吸引新的投资者 进入股票市场。当投资者只想通过买卖股票获得短期收益,而非关心企业资产的盈利能力。这样, 通过股票价格和交易行为的相互循环作用,股票价格间接地决定于自身。当这种价格上升时,被价 格自身放大,推动一轮又一轮的价格上升,从理论上讲,当金融资产的价格超过了企业未来现金流 量的贴现值时,即认为出现了金融泡沫。但是,金融泡沫不可能持久地维持下去,当市场投机行为 陷入狂热,金融资产价格飙升和成交量快速放大,当这种力量释放完毕时,市场必将出现反向运动 趋势。市场信心可能因为某个微不足道的因素而动摇,引发股票市场价格在短时间内暴跌,并在相 当长的时期里维持低迷的行情,成交量也极度萎缩,股价泡沫破灭。这种资产价格的不稳定性加剧 了金融体系的脆弱性。 15.2.2金融危机 一、金融危机的含义 金融危机是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一一短期利率、资产价格、汇率和金融机构倒闭数一一超出 社会经济体系承受能力的急剧恶化。例如,股票市场的暴跌使本来腰缠万贯的富翁一夜之间倾家荡 产,利率的突然大幅飙升导致债券价格急剧下跌,使持有大量债券的机构遭受巨额损失。这些都会 极大地扰乱原来的金融秩序。 金融危机分为四类,即货币危机、银行危机、债务危机和资本市场危机。货币危机是指人们丧 失了对一国货币的信心,大量抛售该国货币,从而导致该国货币的汇率在短时间内急剧贬值的情形。 银行危机是指出于某些原因导致人们丧失对银行的信心,从而大量挤提存款,银行系统的流动 性严重不足,出现银行大量倒闭的现象。 外债危机是指一国政府不能按照预先约定的承诺偿付其国外债务,从而导致对该国发放外债的 金融机构遭受巨大的损失。20世纪80年代拉美就爆发了债务危机。1982午,墨由哥宣布无力偿还 当年到期的国际债务,由此爆发了一场国际债务危机。 资本市场危机是指人们丧失了对资本市场的信心,争先恐后地抛售所持有的股票或债券等,从 而使股票或债券市场价格急剧下跌的金融现象。 二、金融危机的形成过程 总的来说、可以从金融交易行为、金融系统运行和政府政策影响三方面对金融危机的形成机制 进行分析。 1.金融交易行为 金融交易主体的各种行为有可能会导致金融危机的产生。 (1)过度交易。随着经济的增长,人们会产生投机性交易需求,争相把货币转换为实物资产和金 融资产,从而形成过度交易。过度交易会导致人们的恐慌和经济崩溃,形成金融危机。持有这种观 点的经济学家以金德尔伯格(P.C.Kindleberger)为代表。 (2)理性预期也可能导致金融危机的爆发,也就是说,金融危机具有预期自致的特性。公众对 于金融体制的不同预期会产生不同的均衡结果,即使政府不采取与某种体制相抵触的宏观经济政策, 如果人们预期这种体制将会崩溃,那么他们会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避免自己的损失、这种行为恰恰可 能会导致真正的崩溃。例如,在实施固定汇率制度的国家,政府根据成本一一收益分析来决定是否 22 金融资产的价格是对它所带来的未来现金流的一个贴现值。但是,未来的现金流是人们根据自 己所掌握的信息来预测的。由于信息不完全,要对未来的事情完全“先知先觉”是不可能的。事实 上,人们在判断金融资产的价格时,往往具有一定的盲目性。这导致了人们在进行金融资产投资时, 往往具有“羊群效应”。简单地说,羊群效应就是指金融资产投资中具有跟风操作的现象,即当股票 市场价格上涨时,人们就跟着买进;反之,一旦股票市场价格出现逆转下跌,就跟着“卖出”。所谓 “追涨杀跌”就是典型的羊群效应行为。 股票市场最大的波动性表现为股票市场泡沫的形成和崩溃过程。金融泡沫是指一系列资产在一 个连续的过程中陡然涨价,开始时价格上升会使人们产生还要上涨的预期,于是又吸引新的投资者 进入股票市场。当投资者只想通过买卖股票获得短期收益,而非关心企业资产的盈利能力。这样, 通过股票价格和交易行为的相互循环作用,股票价格间接地决定于自身。当这种价格上升时,被价 格自身放大,推动一轮又一轮的价格上升,从理论上讲,当金融资产的价格超过了企业未来现金流 量的贴现值时,即认为出现了金融泡沫。但是,金融泡沫不可能持久地维持下去,当市场投机行为 陷入狂热,金融资产价格飙升和成交量快速放大,当这种力量释放完毕时,市场必将出现反向运动 趋势。市场信心可能因为某个微不足道的因素而动摇,引发股票市场价格在短时间内暴跌,并在相 当长的时期里维持低迷的行情,成交量也极度萎缩,股价泡沫破灭。这种资产价格的不稳定性加剧 了金融体系的脆弱性。 15.2.2 金融危机 一、金融危机的含义 金融危机是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短期利率、资产价格、汇率和金融机构倒闭数——超出 社会经济体系承受能力的急剧恶化。例如,股票市场的暴跌使本来腰缠万贯的富翁一夜之间倾家荡 产,利率的突然大幅飙升导致债券价格急剧下跌,使持有大量债券的机构遭受巨额损失。这些都会 极大地扰乱原来的金融秩序。 金融危机分为四类,即货币危机、银行危机、债务危机和资本市场危机。货币危机是指人们丧 失了对一国货币的信心,大量抛售该国货币,从而导致该国货币的汇率在短时间内急剧贬值的情形。 银行危机是指出于某些原因导致人们丧失对银行的信心,从而大量挤提存款,银行系统的流动 性严重不足,出现银行大量倒闭的现象。 外债危机是指一国政府不能按照预先约定的承诺偿付其国外债务,从而导致对该国发放外债的 金融机构遭受巨大的损失。20 世纪 80 年代拉美就爆发了债务危机。1982 午,墨由哥宣布无力偿还 当年到期的国际债务,由此爆发了一场国际债务危机。 资本市场危机是指人们丧失了对资本市场的信心,争先恐后地抛售所持有的股票或债券等,从 而使股票或债券市场价格急剧下跌的金融现象。 二、金融危机的形成过程 总的来说、可以从金融交易行为、金融系统运行和政府政策影响三方面对金融危机的形成机制 进行分析。 1.金融交易行为 金融交易主体的各种行为有可能会导致金融危机的产生。 (1)过度交易。随着经济的增长,人们会产生投机性交易需求,争相把货币转换为实物资产和金 融资产,从而形成过度交易。过度交易会导致人们的恐慌和经济崩溃,形成金融危机。持有这种观 点的经济学家以金德尔伯格(P.C.Kindleberger)为代表。 (2)理性预期也可能导致金融危机的爆发,也就是说,金融危机具有预期自致的特性。公众对 于金融体制的不同预期会产生不同的均衡结果,即使政府不采取与某种体制相抵触的宏观经济政策, 如果人们预期这种体制将会崩溃,那么他们会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避免自己的损失、这种行为恰恰可 能会导致真正的崩溃。例如,在实施固定汇率制度的国家,政府根据成本——收益分析来决定是否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