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与细菌的菌龄与培养条件有关 关于细菌转化的感受态有两种学说:一种局部原生质化假说,认为细胞壁能 阻碍转化因子进入受体菌,在某种条件下,细菌局部失去细胞壁,转化因子就能 通过细胞膜进入受体菌。另一种酶受体学说,认为感受态细胞的表面出现一种能 结合DNA并能使之进入细胞的麝, 感受态细胞除了摄取线状染色体DNA以外,也能吸收质粒DNA和噬菌体DNA, 这叫做转染。 以上的这种转化是自然转化,自然转化现象我们说了首先是在肺炎链球菌中 发现的(1928年,见第一节),70多年米已经发现许多细菌属中的某些种或某些 株有自然转化的能力。近十多年来的研究已表明,通过自然转化进行的基因转移 过程已不只是一种“实验室现象”,而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可能是自然界进行 基因交换的重要逸径。环境中(士壤、水体、沙粒等)是否能发生自然转化,主要 取决于环境中是否存在具有转化活性的DNA分子及可吸收DA的感受态细胞。研 究表明,几乎所有的生活细菌都可向环境中主动分泌或细胞死亡裂解而释放 NA,这些DNA分子可与固型物(土粒、沙粒子)结合而得到保护,免受DNase的 降解,从而能长时间存留于环境中并具有转化活性,另一方面,自然感受态作为 许多细菌应付不利生活条件的一种调节机制,在自然环境中的存在具有普遍性, 有实验表明,在有些环境中感受态细胞在其群落中的比例可高达16%。 那么从自然转化中我们得到了启发,为什么不能利用细菌的这种性质为我们 人类所利用呢,我们也可以将我们需要的某种性状,通过将控制这种性状的基因 转化到受体细胞中,使这种对我们有利的性状在供体菌种得以表达。当然这一切 就要在实验室中进行。 人工转化 这是在实验室中用多种不同的技术完成的转化,包括用CC12处理细胞,电 穿孔等。为许多不具有自然转化能力的细菌(如大肠杆菌)提供了一条获取外源 DA的途径,也是基因工程的基础技术之一。 1970年由Mandel和Higa首先发现可以用高浓度的Ca2+诱导细胞使其成为 能摄取外源D小A的感受态状态,30年来这种方法已广泛用于以大肠杆菌为受体 的重组质粒的转化(见第十章),但根据有关实验表明,线状的细菌DNA片段却难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