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点的布设还应结合敏感点的垂直空间分布进行设置。(⑤)监测点位置的周边环境条 件。应符合相关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的规定。①监测点周围空间应开阔,采样口水 平线与周围建筑物的高度夹角<30°:②监测点周围应有270°采样捕集空间,空 气流动不受任何影响;③避开局地污染源的影响,原则上20范围内应没有局 地排放源;④避开树木和吸附力较强的建筑物,一般在15~20范围内没有绿 色乔木、灌木等。⑤同时注意监测点的可到达性和电力保证。 同步气象资料:同步收集监测时间相对应的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 3.3熟悉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结果统计分析内容 ()以列表的方式给出各监测点大气污染物的不同取值时间的浓度变化范围, 计算并列表给出各取值时间最大浓度值占相应标准浓度限值的百分比和超标率, 并评价达标情况。(2)分析大气污染物浓度的日变化规律以及大气污染物浓度与地 面风向、风速等气象因素及污染源排放的关系。()分析重污染时间分布情况及其 影响因素。超标率=超标数据个数/总监测数据个数×100% 4.气象观测资料调查 4.1熟悉气象观测资料调查的基本原则 (1)气象观测资料的调查要求的影响因素:①项目的评价等级;②评价范围内 地形复杂程度;③水平流场是否均匀一致;④污染物排放是否连续稳定。(②)常规 气象观测资料包括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③)对于各级 评价项目,均应调查评价范围20年以上的主要气候统计资料。包括年平均风速 和风向玫瑰图,最大风速与月平均风速,年平均气温,极端气温与月平均气温, 年平均相对湿度,年均降水量,降水量极值,日照等。(④)对于一、二级评价项目, 还应调查逐日、逐次的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及其他气象观测资料。点的布设还应结合敏感点的垂直空间分布进行设置。⑸监测点位置的周边环境条 件。应符合相关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的规定。①监测点周围空间应开阔,采样口水 平线与周围建筑物的高度夹角<30º;②监测点周围应有 270º采样捕集空间,空 气流动不受任何影响;③避开局地污染源的影响,原则上 20m 范围内应没有局 地排放源;④避开树木和吸附力较强的建筑物,一般在 15~20m 范围内没有绿 色乔木、灌木等。⑤同时注意监测点的可到达性和电力保证。 同步气象资料:同步收集监测时间相对应的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 3.3 熟悉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结果统计分析内容 ⑴以列表的方式给出各监测点大气污染物的不同取值时间的浓度变化范围, 计算并列表给出各取值时间最大浓度值占相应标准浓度限值的百分比和超标率, 并评价达标情况。⑵分析大气污染物浓度的日变化规律以及大气污染物浓度与地 面风向、风速等气象因素及污染源排放的关系。⑶分析重污染时间分布情况及其 影响因素。超标率=超标数据个数/总监测数据个数×100% 4.气象观测资料调查 4.1 熟悉气象观测资料调查的基本原则 ⑴气象观测资料的调查要求的影响因素:①项目的评价等级;②评价范围内 地形复杂程度;③水平流场是否均匀一致;④污染物排放是否连续稳定。⑵常规 气象观测资料包括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⑶对于各级 评价项目,均应调查评价范围 20 年以上的主要气候统计资料。包括年平均风速 和风向玫瑰图,最大风速与月平均风速,年平均气温,极端气温与月平均气温, 年平均相对湿度,年均降水量,降水量极值,日照等。⑷对于一、二级评价项目, 还应调查逐日、逐次的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及其他气象观测资料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