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90 力 练表 试序号 试 管 直径Dmm学度 径厚比测试段长桃轻比 总桩长 试数类型 如钱类型 锅管无力环 20 压弯 推出 G.LPY 钢管有剪力环 33 G-LTC 无泥皮 300x 30m 1002500833 4100 推出 G-N-PY d300x3 300 3 10 2500 833 4100 压泻明 B 8 4300x3 300 3 100 2500 833 4100 压明 9 4300x 30 3 100 23500 83 4100 出 10 3 833 推出 (无防腐涂层) 430x3 300 100 2300 4100 11 G-J-N-PYI ◆300x3 300 3 100 2500 833 4100 压弯剪 12 G-J-N-PYI 4300x 300 3 100 2500 833 4100 压鸡明 15 G-J-N-PY3 003 300 3 100 2500833 4100 压弯剪 D 16 G-J-N-PY3 6300×3 300 3 100 2500 833 4100 压,弯D (增加轴力) 注:加载类型定义见表2 表2试验施加荷载F实际加载值 213刚度试验结 Table 2 Imposed load F in test/reality loading value 试验测得桩顶横向荷载桩顶水平变形全过程 工况 曲线如图2所示。 WpY(无钢管)试件在加战过程中,加载瑞被压 N 862/1940 A 13132 坏,达到试极限状态,出现较大位移。其金钢管复 25 B 812 31 合桩桩顶的受力及变形均处于弹塑性范用之内,结 78402 39 3 D 果表明:至0.8倍~1.0倍工作荷载时,测试桩顶截 ·:加至1.7倍工作荷载后,试件未达到破坏而后继续增加至最终 面处受力变形处于线弹性工作范围:钢管与核心混 凝土共同作用,变形协调,钢管复合柱截面变形基 试验采用国际先进的电脑控制电液伺服压剪 本符合平截面假定。在0.8倍1.0倍工作荷线之后 试验机MTS)和电液伺服协调加载试验系统实现试 部分钢管复合桩进入弹塑性阶段。 件的竖向、水平向荷载的施加。加载装置及试件应 变测试成面位置如图1所示 上相力版 图2试件荷载位移关系曲线 1)无钢管混凝土桩 置及试件安装 加至1.2倍工作荷载时,无钢管混凝土桩端部 Fig.1 Loading device and installation of tested member in test C)19942019 China Academie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 90 工 程 力 学 (续表) 试验序号 试件 编号 简要 说明 钢管 型号 直径 D/mm 厚度 t/mm 径厚比 D/t 测试段长 度 l/mm 桩径比 l/D 总桩长 L/mm 试验类型 加载类型 3 G-PY 300×3 300 3 100 2500 8.33 4100 压-弯-剪 D 4 G-ZTC 钢管无剪力环 无泥皮 300×3 300 3 100 2500 8.33 4100 推出 A 5 G-J-PY 300×3 300 3 100 2500 8.33 4100 压-弯-剪 D 6 G-J-TC 钢管有剪力环 无泥皮 300×3 300 3 100 2500 8.33 4100 推出 C 7 G-N-PY 300×3 300 3 100 2500 8.33 4100 压-弯-剪 B 8 G-N-PY2 (无防腐层) 300×3 300 3 100 2500 8.33 4100 压-弯-剪 B 9 G-N-TC 300×3 300 3 100 2500 8.33 4100 推出 C 10 G-N-TC2 (无防腐涂层) 钢管无剪力环 有泥皮 300×3 300 3 100 2500 8.33 4100 推出 C 11 G-J-N-PY1 300×3 300 3 100 2500 8.33 4100 压-弯-剪 B 12 G-J-N-PY1 (增加轴力) 300×3 300 3 100 2500 8.33 4100 压-弯-剪 B 13 G-J-N-PY2 300×3 300 3 100 2500 8.33 4100 压-弯-剪 D 14 G-J-N-TC 钢管有剪力环 有泥皮 300×3 300 3 100 2500 8.33 4100 推出 C 15 G-J-N-PY3 300×3 300 3 100 2500 8.33 4100 压-弯-剪 D 16 G-J-N-PY3 (增加轴力) 300×3 300 3 100 2500 8.33 4100 压-弯-剪 D 注:加载类型定义见表 2。 表 2 试验施加荷载 F/实际加载值 Table 2 Imposed load F in test/reality loading value 工况 试验轴力/kN 试验弯矩/kNm 试验剪力/ kN 荷载加载类型 Nmax 862/1940* 30 25 A Nmin 13/132* 30 25 B Mmax 812 39 31 C Vmax 78/402* 39 31 D *:加至 1.7 倍工作荷载后,试件未达到破坏而后继续增加至最终 荷载(增大轴力试验)。 试验采用国际先进的电脑控制电液伺服压剪 试验机(MTS)和电液伺服协调加载试验系统实现试 件的竖向、水平向荷载的施加。加载装置及试件应 变测试截面位置如图 1 所示。 图 1 试验加载装置及试件安装 Fig.1 Loading device and installation of tested member in test 2.1.3 刚度试验结果 试验测得桩顶横向荷载-桩顶水平变形全过程 曲线如图 2 所示。 W-PY(无钢管)试件在加载过程中,加载端被压 坏,达到其极限状态,出现较大位移。其余钢管复 合桩桩顶的受力及变形均处于弹塑性范围之内,结 果表明:至 0.8 倍~1.0 倍工作荷载时,测试桩顶截 面处受力-变形处于线弹性工作范围;钢管与核心混 凝土共同作用,变形协调,钢管复合桩截面变形基 本符合平截面假定。在 0.8 倍~1.0 倍工作荷载之后, 部分钢管复合桩进入弹塑性阶段。 横向荷载V/kN 图 2 试件荷载-位移关系曲线 Fig.2 Load-displacement relation curve of tested member 2.1.4 应力-应变试验结果 1) 无钢管混凝土桩 加至 1.2 倍工作荷载时,无钢管混凝土桩端部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