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路德所说的神意指的就是《圣经》中圣徒保罗在《罗马书》第13章第1一7节中所说 的一段话:“在上有权柄的,人人当顺服他,因为没有权柄不是出于神的。凡掌权的都是神 所命的。所以抗拒掌权的就是抗拒神的命;抗拒必自取刑罚。” 路德引《圣经·罗马书》中的话强调世界上的统治者是上帝授权建立的,他们的任务 是惩罚罪人,传播神的言语。路德反对把神法直接应用于人世,因为宗教是精神性的。上帝 是天堂的主宰,他不直接颁布人间的法律。对世俗的统治者的反抗只局限于精神方面和宗教 方面,但也仅限于消极的抵抗(不服从),而不能造反。路德视人间为魔鬼的世界。这个世 界上只有混乱,没有秩序。统治者们多行不义,也因为他们是混乱中的秩序,因此不可以否 定和推翻。 路德一贯认为社会就是不平等的和分成等级的,只有靠世俗权威才能建立起来社会秩 序。他指出:“暴民是一种魔鬼。上帝象对待其它魔鬼一样对他们进行惩罚。大众之所以成 为反叛,就是上帝使他们的心中没有了对权威的恐惧和顾虑。”从这可见,路德的“精神自 由”和“两个世界”的理论,是不支持社会革命的。路德的宗教自由理论不是人民革命的 思想武器。路德宗教改革同人民的宗教改革具有性质上的差别。 路德的另一个理由是“不让无辜者流血”。早在1522年,路德就已表明他的否定人 民起义的态度。他的立场非常鲜明:“我一直是站在反对叛乱的人方面,我不管他们的理由 是多么不公正。我一直反对造反者,我不管他们的理由是多么正义。因为,没有一种动乱会 不伤及无辜,使他们流血。” 两个政府”理论成为路德支持诸侯、贵族封建秩序的理论基础。1510年路德就从 经院哲学家奥坎姆那儿追溯到了奥古斯丁的传统,又从奥古斯丁那儿追溯到了圣徒保罗的神 学政治理论。奥古斯丁虽然提倡天堂和人间,但只是为教会独立于王权作舆论准备,远没有 把这种理论推向精神和肉体的对立。路德把奥古斯丁的两元论体系化,发展成为精神与肉体 永恒和暂时、天堂和人世、将来和现时、隐蔽和公开、不可见与可见,内部和外部、福音和 法律的体系,即“两个王国”论。他的叙述如下:一个是“暂时的世界,它是由剑统治的可 见的世界,另一个精神的世界,由仁慈和对罪行的宽恕进行统治。” 1522-1523年,路德从瓦特堡回到维滕贝格,对激进传教士控制了那里的宗教 改革运动强烈不满。他开始认真考虑社会秩序问题。他责问那里的宗教改革者们,“秩序在 哪儿?”1522年3月9日他在一次宗教布道中说:“这里的一切都杂乱无章、没有秩序 人们对邻居进行诽谤。这里的人首先应当为此而祈祷,然后应当同政府进行磋商。这样人们 才能确信他们的改革是符合神意的。”路德的神学重复君权神授和必须对领主服从的看法, 从而与人们革命运动相对立。路德希望世俗秩序通过皇帝、诸侯、贵族的政府和法律来实现 这种政治观使路德在1525年革命的关键时刻坚决站在贵族一边,并且号召贵族起来镇压 (3)路德和德国农民战争 路德的“服从世俗权威”的看法使他在1525年爆发的德国农民战争中同农民站在对 立的立场上。对于德国农民战争的过程路德是十分清楚的。路德无疑是收到了农民向他呈送 的上士瓦本地区的《十二条款》,他的反应是《和平的呼吁》一文。他还知道士瓦本同盟和 康斯坦茨湖联盟4月17日订立的《魏因加滕条款》,他认为这个条款很重要,是一种和平 解决冲突的典范。他把文件重印了几次,还加上前言在5月初出版。他也清楚1525年3 月签定的梅明根条约,这个文件中农民向神法的专家们进行了呼吁。这个表中几乎列出了所 有的宗教改革家的名字。头一个名字就是马丁.路德。在他的《呼吁和平》一文中,路德抄 录了这个姓名表格,其中包括他的名字。此外,路德是认识闵采尔的,更熟悉闵采尔的著作路德所说的神意指的就是《圣经》中圣徒保罗在《罗马书》第13章第1-7节中所说 的一段话:“在上有权柄的,人人当顺服他,因为没有权柄不是出于神的。凡掌权的都是神 所命的。所以抗拒掌权的就是抗拒神的命;抗拒必自取刑罚。” 路德引《圣经· 罗马书》中的话强调世界上的统治者是上帝授权建立的,他们的任务 是惩罚罪人,传播神的言语。路德反对把神法直接应用于人世,因为宗教是精神性的。上帝 是天堂的主宰,他不直接颁布人间的法律。对世俗的统治者的反抗只局限于精神方面和宗教 方面,但也仅限于消极的抵抗(不服从),而不能造反。路德视人间为魔鬼的世界。这个世 界上只有混乱,没有秩序。统治者们多行不义,也因为他们是混乱中的秩序,因此不可以否 定和推翻。 路德一贯认为社会就是不平等的和分成等级的,只有靠世俗权威才能建立起来社会秩 序。他指出:“暴民是一种魔鬼。上帝象对待其它魔鬼一样对他们进行惩罚。大众之所以成 为反叛,就是上帝使他们的心中没有了对权威的恐惧和顾虑。”从这可见, 路德的“精神自 由”和“两个世界”的理论,是不支持社会革命的。路德的宗教自由理论不是人民革命的 思想武器。路德宗教改革同人民的宗教改革具有性质上的差别。 路德的另一个理由是“不让无辜者流血”。早在1522年,路德就已表明他的否定人 民起义的态度。他的立场非常鲜明:“我一直是站在反对叛乱的人方面,我不管他们的理由 是多么不公正。我一直反对造反者,我不管他们的理由是多么正义。因为, 没有一种动乱会 不伤及无辜,使他们流血。” “两个政府”理论成为路德支持诸侯、贵族封建秩序的理论基础。1510年路德就从 经院哲学家奥坎姆那儿追溯到了奥古斯丁的传统,又从奥古斯丁那儿追溯到了圣徒保罗的神 学政治理论。奥古斯丁虽然提倡天堂和人间,但只是为教会独立于王权作舆论准备,远没有 把这种理论推向精神和肉体的对立。路德把奥古斯丁的两元论体系化,发展成为精神与肉体、 永恒和暂时、天堂和人世、将来和现时、隐蔽和公开、不可见与可见,内部和外部、福音和 法律的体系,即“两个王国”论。他的叙述如下:一个是“暂时的世界,它是由剑统治的可 见的世界,另一个精神的世界,由仁慈和对罪行的宽恕进行统治。” 1522-1523年,路德从瓦特堡回到维滕贝格,对激进传教士控制了那里的宗教 改革运动强烈不满。他开始认真考虑社会秩序问题。他责问那里的宗教改革者们,“秩序在 哪儿?”1522年3月9日他在一次宗教布道中说:“这里的一切都杂乱无章、没有秩序。 人们对邻居进行诽谤。这里的人首先应当为此而祈祷,然后应当同政府进行磋商。这样人们 才能确信他们的改革是符合神意的。” 路德的神学重复君权神授和必须对领主服从的看法, 从而与人们革命运动相对立。路德希望世俗秩序通过皇帝、诸侯、贵族的政府和法律来实现。 这种政治观使路德在1525年革命的关键时刻坚决站在贵族一边,并且号召贵族起来镇压 农民。 (3) 路德和德国农民战争 路德的“服从世俗权威”的看法使他在1525年爆发的德国农民战争中同农民站在对 立的立场上。对于德国农民战争的过程路德是十分清楚的。路德无疑是收到了农民向他呈送 的上士瓦本地区的《十二条款》,他的反应是《和平的呼吁》一文。他还知道士瓦本同盟和 康斯坦茨湖联盟4月17日订立的《魏因加滕条款》,他认为这个条款很重要,是一种和平 解决冲突的典范。他把文件重印了几次,还加上前言在5月初出版。他也清楚1525年3 月签定的梅明根条约,这个文件中农民向神法的专家们进行了呼吁。这个表中几乎列出了所 有的宗教改革家的名字。头一个名字就是马丁. 路德。在他的《呼吁和平》一文中,路德抄 录了这个姓名表格,其中包括他的名字。此外,路德是认识闵采尔的,更熟悉闵采尔的著作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