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课文第20、21段,回答问题。 1.把小男孩置身于一个夜里的雨天来描写有何用意?(3分) 2.小男孩本来想好不再叫他“爸爸”,为什么见了后又一声声地叫起来?(2分) 3.文章最后一段反复写“飘着雨,小男孩……”如何理解?(3分) 4.小男孩有家不能回,假如你是一个过路人,看到这个孩子在凉棚里蜷缩着,你会怎么 办?(5分) 四、中考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6题 何不去登山 ①许多平铺直叙的日子以后,一次偶然的远足,你突然发现,原来在生命盆地和平原的 边缘,有山;在你生命的底蕴中,原本有山 ②世界充满了起伏变化,它以不同的高度铺展着各异的风景,又以大自然的平衡之手, 着意营造了险峻处的美丽。这一哲理也结晶在一句唐诗里:“欲穷干里目,更上一层楼", ③知道你很忧郁,于是我说,何不去登山?在山上可以俯瞰朝霞落日感受天广地阔的 景深;还可以大喊一声你爱的人的名字,听听山谷旷远的回声。“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 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那种空灵高峻之美,须得身经心历。山与你互相等待:却很可 能一生中失之交臂,让你辈子都矮在平原。 ④山峰入云也许尚不足于却步最难的莫过于翻越自身惰性的屏障。在一座干万年山龄、 干百仞身高的大山面前,以苍天的眼望去,人便缩成了蚂蚁,仿佛动与不动都失去了大的意 义;倘若以蚂蚁的眼望去,人又是顶天立地。高度决定了层次,层次决定了视域,视域决定 了心境,这心境则又是一层精神的仁山智水 ⑤这种高度,我们可以足不出户地从前人书里发现。俯身字阶行梯,神游八方四极,你 能看到大洋彼岸有个叫瓦特的人,正从姥姥的烧水壶里揣摩着蒸汽机;还能看到此山脚下百 多年前,一群如花似玉的女子在大观园内,如何红楼一梦尽历一个王朝的荣辱兴衰 ⑥这种高度,我们还可以从人世文明、社会昌盛、科学进步中觅得。这时候个人往往超阅读课文第 20、21 段,回答问题。 1.把小男孩置身于一个夜里的雨天来描写有何用意?(3 分) 2.小男孩本来想好不再叫他“爸爸”,为什么见了后又一声声地叫起来?(2 分) 3.文章最后一段反复写“飘着雨,小男孩……”如何理解?(3 分) 4.小男孩有家不能回,假如你是一个过路人,看到这个孩子在凉棚里蜷缩着,你会怎么 办?(5 分) 四、中考题(17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 1~6 题。 何不去登山 ①许多平铺直叙的日子以后,一次偶然的远足,你突然发现,原来在生命盆地和平原的 边缘,有山;在你生命的底蕴中,原本有山。 ②世界充满了起伏变化,它以不同的高度铺展着各异的风景,又以大自然的平衡之手, 着意营造了险峻处的美丽。这一哲理也结晶在一句唐诗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③知道你很忧郁,于是我说,何不去登山?在山上可以俯瞰朝霞落日,感受天广地阔的 景深;还可以大喊一声你爱的人的名字,听听山谷旷远的回声。“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 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那种空灵高峻之美,须得身经心历。山与你互相等待:却很可 能一生中失之交臂,让你一辈子都矮在平原。 ④山峰入云也许尚不足于却步,最难的莫过于翻越自身惰性的屏障。在一座千万年山龄、 千百仞身高的大山面前,以苍天的眼望去,人便缩成了蚂蚁,仿佛动与不动都失去了大的意 义;倘若以蚂蚁的眼望去,人又是顶天立地。高度决定了层次,层次决定了视域,视域决定 了心境,这心境则又是一层精神的仁山智水。 ⑤这种高度,我们可以足不出户地从前人书里发现。俯身字阶行梯,神游八方四极,你 能看到大洋彼岸有个叫瓦特的人,正从姥姥的烧水壶里揣摩着蒸汽机;还能看到此山脚下百 多年前,一群如花似玉的女子在大观园内,如何红楼一梦尽历一个王朝的荣辱兴衰。 ⑥这种高度,我们还可以从人世文明、社会昌盛、科学进步中觅得。这时候个人往往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