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绪言 学习公文写作,首先要对人类写作活动有一个宏观的把握,然后再确定公文这一特定写作活动 的座标。写作是通过创造性思维活动,运用语言文字符号,以篇章的形式来表达对世界某种认识的 过程。写作产生了文章:写作可以区分为一般写作和文学创作:文章也可写作以区分为科学文章和 文学作品。先看文学作品一一一种以文学手段创造形象以反映社会生活并最终表现作者主体生命及 其创造自由本质的语言艺术,是人类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其特点:一是内容虚构,主要是想象这种 心理活动的产物;二是间接服务于社会,最终目的是提高个体生命和人类整体生命的层次,是“人 的文学”一一写人的、为人的:三是心理化语言,以心理真实为准则,呈现无序性、多义性、模糊 性和音乐性。文学作品包括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和影视等等。诗歌可以说是其代表。再看科学 文章一一 一种用来反映真实的客观事物的组成篇章的语言形式。其特点:一是内容真实,必须 是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二是直接服务于社会,是实践工具:三是语言规范,词语具有单义性,比 较严格地按照语法来表达。科学文章包括议论文体、说明文体、应用文体和记叙文体(如新闻)。 公文是其代表。 公文,即公务文书,是一种应用性的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科学文章,是机关团体、企事业 单位等社会组织实施管理、开展公务活动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而公文写作,既有科学文章写作的 一般特点,又有自身的特点: 一是突出的受命性,又称被动性。文学作品的创作,有感而发,虽然受到社会客观事物的刺激 或者鼓动,但从根本上说是受到了自身创作欲望的驱使。大多数科学文章的写作也是这样。而公文 写作则完全是受命而作。起草者必须遵照社会组织的要求,表达全体成员的意愿,写作公务活动的 内容。大部分情况下,起草之前就要接受领导的具体指令,“遵命”写作。当然,起草者应该有一 定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但它们主要表现在公文写作内容的选择和提炼上。 二是显著的目的性。文学创作不应该受到具体目的的支配。作者往往是在人生大使命的压力 下,表现社会生活中的生命体验。作品内容和目的的关系越隐蔽越好。创作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个体 生命和人类整体生命的层次。而公文写作不但与文学创作正好相反,而且比起其它科学文章来目的 更为具体、明显。一篇公文的写作目的是明确的、专一的,一定是为了办理某一政务或者事务。即 使从文种来说也是这样。 三是读者的规定性。文学作品的读者是不确定的。作者即使在心目中选择了一定的社会阶层读 者,也仍然希望读者越多越好,作品流传越久越好。有的科学文章也确定了读者对象,但这种确定 性是不明显的。公文写作则全都规定了自己的读者,用“主送机关”、“抄送机关”和“阅读(传 达)范围”以及发文范围来说明。公文写作还要根据不同的读者对象,选择不同的文种、语言和内 容。 四是作者的集体性。文学作品是个体性最强的创造活动,这是由它的本质所决定的。一般科学 文章也要讲究个体创造性。相反,公文的作者则是集体性的。公文常常由某个人执笔起草初稿,然 后要讨论修改,最终一定要由规定的人员或者领导来审核。有的公文则是由起草小组写作的。整个 公文的拟写过程由几个环节构成。公文作者,是法定社会组织及其第一领导人(或称法人代表)。 而由领导人给公文署名,代表着社会组织整体。更何况,领导人往往不是公文的起草人,起草好的 初稿同样经过不同的环节进行审理。绪 言 学习公文写作,首先要对人类写作活动有一个宏观的把握,然后再确定公文这一特定写作活动 的座标。写作是通过创造性思维活动,运用语言文字符号,以篇章的形式来表达对世界某种认识的 过程。写作产生了文章:写作可以区分为一般写作和文学创作;文章也可写作以区分为科学文章和 文学作品。先看文学作品—— 一种以文学手段创造形象以反映社会生活并最终表现作者主体生命及 其创造自由本质的语言艺术,是人类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其特点:一是内容虚构,主要是想象这种 心理活动的产物;二是间接服务于社会,最终目的是提高个体生命和人类整体生命的层次,是“人 的文学”--写人的、为人的;三是心理化语言,以心理真实为准则,呈现无序性、多义性、模糊 性和音乐性。文学作品包括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和影视等等。诗歌可以说是其代表。再看科学 文章—— 一种用来反映真实的客观事物的组成篇章的语言形式。其特点:一是内容真实,必须 是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二是直接服务于社会,是实践工具;三是语言规范,词语具有单义性,比 较严格地按照语法来表达。科学文章包括议论文体、说明文体、应用文体和记叙文体(如新闻)。 公文是其代表。 公文,即公务文书,是一种应用性的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科学文章,是机关团体、企事业 单位等社会组织实施管理、开展公务活动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而公文写作,既有科学文章写作的 一般特点,又有自身的特点: 一是突出的受命性,又称被动性。文学作品的创作,有感而发,虽然受到社会客观事物的刺激 或者鼓动,但从根本上说是受到了自身创作欲望的驱使。大多数科学文章的写作也是这样。而公文 写作则完全是受命而作。起草者必须遵照社会组织的要求,表达全体成员的意愿,写作公务活动的 内容。大部分情况下,起草之前就要接受领导的具体指令,“遵命”写作。当然,起草者应该有一 定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但它们主要表现在公文写作内容的选择和提炼上。 二是显著的目的性。文学创作不应该受到具体目的的支配。作者往往是在人生大使命的压力 下,表现社会生活中的生命体验。作品内容和目的的关系越隐蔽越好。创作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个体 生命和人类整体生命的层次。而公文写作不但与文学创作正好相反,而且比起其它科学文章来目的 更为具体、明显。一篇公文的写作目的是明确的、专一的,一定是为了办理某一政务或者事务。即 使从文种来说也是这样。 三是读者的规定性。文学作品的读者是不确定的。作者即使在心目中选择了一定的社会阶层读 者,也仍然希望读者越多越好,作品流传越久越好。有的科学文章也确定了读者对象,但这种确定 性是不明显的。公文写作则全都规定了自己的读者,用“主送机关”、“抄送机关”和“阅读(传 达)范围”以及发文范围来说明。公文写作还要根据不同的读者对象,选择不同的文种、语言和内 容。 四是作者的集体性。文学作品是个体性最强的创造活动,这是由它的本质所决定的。一般科学 文章也要讲究个体创造性。相反,公文的作者则是集体性的。公文常常由某个人执笔起草初稿,然 后要讨论修改,最终一定要由规定的人员或者领导来审核。有的公文则是由起草小组写作的。整个 公文的拟写过程由几个环节构成。公文作者,是法定社会组织及其第一领导人(或称法人代表)。 而由领导人给公文署名,代表着社会组织整体。更何况,领导人往往不是公文的起草人,起草好的 初稿同样经过不同的环节进行审理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