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五是写作的规范性。表现个体感受体验的文学作品,不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要标新立异。一般 科学文章同样要主题新颖、材料新鲜。而公文写作的规范性则是非常严格的。公文的内容,是公务 和对公务的认识,尽管要求新颖、深刻、精炼,但本质上还是社会化的、理性化的,甚至常常受到 众所周知的法规政策的制约。公文的形式,具有更为清晰的规范性。公文语言,是理性化的认识表 达,还有许多体式用语。公文结构,比起某些文章的模式来更进一步,已经发展成为格式。公文的 格式化,维护了公文的权威性,形成了公文拟写和处理的程式,大大提高了社会组织管理的效率。 从公文写作的格式化出发,本书作者编写出公文写作模具。公文写作的规范性在所有文章写作中是 最为突出的。 可以看出,公文写作总的特点是一个“公”字。 那么,怎样才能学好公文写作呢?或者说,学习公文写作有哪些途径呢?简要地说,学习公文写 作的途径有两条:多看和多写。正如欧阳修所说:“作文无它术,唯勤读书多为之自工。” 第一,多看。包括阅读和阅历。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和前提。阅读,是读他人的书。阅读对于写作的基础和前提的作用是必不可 少的。阅读能够开阔思路,积累资料,掌握写作规律,丰富语言词汇。但是,这种作用是在潜移默 化中进行的。一般来说,阅读越多对于写作的作用越大。多是无限的,要以写为目的。 阅读的内容,对于写作来说大致有4个方面。一是从思想修养上说的,要阅读哲学、政治、经 济、文学等方面的社会科学书籍。公文写作,一定要建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基 础之上,要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指导思想,还要领会、掌握党和国家的一系列方针政策。 二是从知识积累上说的,要尽可能广泛地阅读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书籍。三是阅读写作方面的书 籍,揣摩名家的方法技巧。四是阅读公文范例。 阅读的方式,值得每一个人讲究。一是泛读。还可以称为博览、略读、通读、赏读等。陶渊明 正是这样做的,“好读书不求甚解”。诸葛亮也是“观其大略”。这种阅读往往采用速读法,或称 跳读法。关键是抓住文章中的实词,大多是动词。有的还称为曲线垂直运动法。二是精读。还可以 称为攻读、研读、熟读。这是带着清醒的抽象思维为主的研究意识去阅读,以理解并掌握书籍的内 容。 阅历,人们称为读“活书”,是读“自己的书”。鲁迅先生说,要“用自己的眼晴去读 世间这一部活书”。阅历实际上是观察体验。观察是对事物外在形态及其所处环境从总体到局部的 视觉运动。而体验则是自身在现实生活处境中的独特感受和发现。对社会和自身所处社会组织的观 察和体验,是公文写作的根本途径。 第二,多写。 多写多练,是写好的关键。正如古人所说:“读十篇不如做一篇。”多作自好,写得少是一种 通病。公文写作是一种能力,能力要靠反复实践才能形成、领悟和掌握。正如游泳、武术一样,不 练不会,非练不可。“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要亲口尝一尝。”(摘自毛泽东《实践论》)有的 西方作家竞说“写就是一切”。有必要进一步深入认识。思考是一种以抽象思维为主导的心理活 动,而写作则是包括人脑在内的生命整体的投入,要有身体的参与,要有感情的推动。只有动态的 辩证的生命运作,才能在反复的长期的训练中得到技巧的提高。因此,在成为社会组织公认的“笔 杆子”之前,要有长期的练笔阶段。五是写作的规范性。表现个体感受体验的文学作品,不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要标新立异。一般 科学文章同样要主题新颖、材料新鲜。而公文写作的规范性则是非常严格的。公文的内容,是公务 和对公务的认识,尽管要求新颖、深刻、精炼,但本质上还是社会化的、理性化的,甚至常常受到 众所周知的法规政策的制约。公文的形式,具有更为清晰的规范性。公文语言,是理性化的认识表 达,还有许多体式用语。公文结构,比起某些文章的模式来更进一步,已经发展成为格式。公文的 格式化,维护了公文的权威性,形成了公文拟写和处理的程式,大大提高了社会组织管理的效率。 从公文写作的格式化出发,本书作者编写出公文写作模具。公文写作的规范性在所有文章写作中是 最为突出的。 可以看出,公文写作总的特点是一个“公”字。 那么,怎样才能学好公文写作呢?或者说,学习公文写作有哪些途径呢?简要地说,学习公文写 作的途径有两条:多看和多写。正如欧阳修所说:“作文无它术,唯勤读书多为之自工。” 第一,多看。包括阅读和阅历。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和前提。阅读,是读他人的书。阅读对于写作的基础和前提的作用是必不可 少的。阅读能够开阔思路,积累资料,掌握写作规律,丰富语言词汇。但是,这种作用是在潜移默 化中进行的。一般来说,阅读越多对于写作的作用越大。多是无限的,要以写为目的。 阅读的内容,对于写作来说大致有4个方面。一是从思想修养上说的,要阅读哲学、政治、经 济、文学等方面的社会科学书籍。公文写作,一定要建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基 础之上,要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指导思想,还要领会、掌握党和国家的一系列方针政策。 二是从知识积累上说的,要尽可能广泛地阅读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书籍。三是阅读写作方面的书 籍,揣摩名家的方法技巧。四是阅读公文范例。 阅读的方式,值得每一个人讲究。一是泛读。还可以称为博览、略读、通读、赏读等。陶渊明 正是这样做的,“好读书不求甚解”。诸葛亮也是“观其大略”。这种阅读往往采用速读法,或称 跳读法。关键是抓住文章中的实词,大多是动词。有的还称为曲线垂直运动法。二是精读。还可以 称为攻读、研读、熟读。这是带着清醒的抽象思维为主的研究意识去阅读,以理解并掌握书籍的内 容。      阅历,人们称为读“活书”,是读“自己的书”。鲁迅先生说,要“用自己的眼睛去读 世间这一部活书”。阅历实际上是观察体验。观察是对事物外在形态及其所处环境从总体到局部的 视觉运动。而体验则是自身在现实生活处境中的独特感受和发现。对社会和自身所处社会组织的观 察和体验,是公文写作的根本途径。 第二,多写。 多写多练,是写好的关键。正如古人所说:“读十篇不如做一篇。”多作自好,写得少是一种 通病。公文写作是一种能力,能力要靠反复实践才能形成、领悟和掌握。正如游泳、武术一样,不 练不会,非练不可。“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要亲口尝一尝。”(摘自毛泽东《实践论》)有的 西方作家竟说“写就是一切”。有必要进一步深入认识。思考是一种以抽象思维为主导的心理活 动,而写作则是包括人脑在内的生命整体的投入,要有身体的参与,要有感情的推动。只有动态的 辩证的生命运作,才能在反复的长期的训练中得到技巧的提高。因此,在成为社会组织公认的“笔 杆子”之前,要有长期的练笔阶段
<<向上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