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第4节我国麻醉学的发展与成就 19世纪西方医学开始传入我国,外国教会在全国各地开办医院,进而招收学徒,创办医学校。最早有1866 年广州博济医学堂,1879年上海同仁医院、1883年苏州博习医院等。20世纪1903年北京协和医学校、1904 年上海震旦学院、1904年济南齐鲁医学校等。而由满清政府举办的医学堂有1881年天津医学馆,1903年 北京京师大学堂医学馆,辛亥革命后陆续在北京、浙江、奉天等地建立公立或私立医学专门学校,大部分 均附设有医院,但这些医院创设之初都没有麻醉科,而从事麻醉专业的人员也是风毛麟角。仅据北京协和 医院(1921年)在建院之初,开设有外科、骨科、泌尿科、妇产科、眼科、耳鼻咽喉科等手术科,没有麻醉 科。当时国内外科手术,也只有少数几个大城市大医院才能实施较大的手术,如胃大部切除术,胆囊切除 术等。在协和从1922-1936年曾聘用外籍人士Holland司理麻醉,从1938-1942年才有协和毕业生马月青专 职麻醉工作。各医院大部分手术的麻醉均有麻醉医师或护士兼司理,方法简单,设备简陋,技术水平不高, 更缺乏创造性的成就。当时国内出版社的麻醉专著也非常少,有1931年(民国二十年)亨利、孟合理摘译的 《局部麻醉法入门》,1942年陶马利著《全身麻醉》等。我国麻醉学也得到迅速的进步,取得较大的成就, 出现了根本的变化。 六、麻醉学科的建立与发展 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我国现代麻醉学的开拓者吴珏、尚德延,谢荣在国外学习麻醉,前后回国, 在上海、兰州、北京等地教学医院建立了麻醉科,充实了麻醉设备,培养专业人才,开展临床麻醉工作。这 一期间还有李杏芳(上海)、谭蕙英(北京)、王源(天津)等也在创建麻醉科室的工作中发挥了作用。他们通过 麻醉医疗,教学和科研活动,为新中国麻醉学科的建设,麻醉专业的创立,人才的培养发挥了重大作用。 特别是在这些先辈的努力下,培养了大批麻醉骨干力量,以后,这批人员遍及全国各省市,进一步建立麻 醉科室。迄今,在我国县级以上医院,大部分建立了科室组织,配备了麻醉学教研室和麻醉研究室。1989 年卫生部文件明确麻醉科是一级临床科室,并指出其工作领域和业务范围,为麻醉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奠定 了基础。 回顾50年代我国的临床麻醉,只能施行简单的乙醚开放滴入法,气管内插管吸入麻醉及单次普鲁卡因蛛 网膜下腔阻滞等几种麻醉方法,随着我国医药卫生和工业的发展,麻醉条件逐步有了改善。全身麻醉方面, 从使用简单的乙醚罐(gg)或来回禁闭式吸入麻醉装置,逐步采用国产的吸入麻醉机施行循环密闭式吸入 麻醉。以后又有轻便空气麻醉机提供临床应用。在椎管内麻醉方面,在单次及连续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及 单次硬膜外阻滞的基础上,开展应用导管法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其他如颈丛、臂丛、交感神经节等神经 阻带方法亦在临床逐步开展应用。在麻醉药物方面,全身麻醉药物除乙醚外,逐步增加了硫喷妥钠、氧化 亚氮、氯胺酮等:肌松药有筒箭毒碱、琥珀胆碱等:局部麻醉药有普鲁卡因、丁卡因、布比卡因、利多卡 因等相继用于临床。值得提出的是,根据我国国情,静脉普鲁卡因复合麻醉,得到了大力开展和推广。连 续30余年来,静脉普鲁卡因复合麻醉和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一度成为我国最常用的麻醉方法。随着心血 管、颅脑、整形、五官等外科手术的发展,低温、控制性低血压,"人工冬眠"和强化麻醉、神经安定镇痛 麻醉等亦在临床开展应用。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我国麻醉工作者根据传统医学中针刺镇痛原理,研究 针刺麻醉:70年代初研究中药洋金花(曼佗罗花)、闹羊花等与丙嗪类药复合的中药麻醉,通过临床应用有 一定的镇痛和麻醉作用,但是这些方法尚达不到现代麻醉的要求,有待继续研究提高麻醉效果,但是针麻 研究促进了我国疼痛生理的研究,取得了较多的研究成果。0年代后期,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国外许多 新的麻醉药品和精密的麻醉设备,相继引进我国。如安氟醚、异氟醚、七氟醚:泮库溴铵、阿曲库铵、维 库溴铵等麻醉药与辅助药:配备精密流量计和挥发器以及监测报警装置的现代麻醉机和呼吸机:具有多方 面监测功能的呼吸、循环、体温、肌松等生理监测仪等应用于临床,以后国内亦有类似产品相继生产供应。 进一步为提高我国麻醉水平,促进麻醉学科的现代化,迈出了新的步伐。第 4 节 我国麻醉学的发展与成就 19 世纪西方医学开始传入我国,外国教会在全国各地开办医院,进而招收学徒,创办医学校。最早有 1866 年广州博济医学堂,1879 年上海同仁医院、1883 年苏州博习医院等。20 世纪 1903 年北京协和医学校、1904 年上海震旦学院、1904 年济南齐鲁医学校等。而由满清政府举办的医学堂有 1881 年天津医学馆,1903 年 北京京师大学堂医学馆,辛亥革命后陆续在北京、浙江、奉天等地建立公立或私立医学专门学校,大部分 均附设有医院,但这些医院创设之初都没有麻醉科,而从事麻醉专业的人员也是凤毛麟角。仅据北京协和 医院(1921 年)在建院之初,开设有外科、骨科、泌尿科、妇产科、眼科、耳鼻咽喉科等手术科,没有麻醉 科。当时国内外科手术,也只有少数几个大城市大医院才能实施较大的手术,如胃大部切除术,胆囊切除 术等。在协和从 1922- 1936 年曾聘用外籍人士 Holland 司理麻醉,从 1938-1942 年才有协和毕业生马月青专 职麻醉工作。各医院大部分手术的麻醉均有麻醉医师或护士兼司理,方法简单,设备简陋,技术水平不高, 更缺乏创造性的成就。当时国内出版社的麻醉专著也非常少,有 1931 年(民国二十年)亨利、孟合理摘译的 《局部麻醉法入门》,1942 年陶马利著《全身麻醉》等。我国麻醉学也得到迅速的进步,取得较大的成就, 出现了根本的变化。 六、麻醉学科的建立与发展 20 世纪 40 年代末 50 年代初,我国现代麻醉学的开拓者吴珏、尚德延,谢荣在国外学习麻醉,前后回国, 在上海、兰州、北京等地教学医院建立了麻醉科,充实了麻醉设备,培养专业人才,开展临床麻醉工作。这 一期间还有李杏芳(上海)、谭蕙英(北京)、王源(天津)等也在创建麻醉科室的工作中发挥了作用。他们通过 麻醉医疗,教学和科研活动,为新中国麻醉学科的建设,麻醉专业的创立,人才的培养发挥了重大作用。 特别是在这些先辈的努力下,培养了大批麻醉骨干力量,以后,这批人员遍及全国各省市,进一步建立麻 醉科室。迄今,在我国县级以上医院,大部分建立了科室组织,配备了麻醉学教研室和麻醉研究室。 1989 年卫生部文件明确麻醉科是一级临床科室,并指出其工作领域和业务范围,为麻醉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奠定 了基础。 回顾 50 年代我国的临床麻醉,只能施行简单的乙醚开放滴入法,气管内插管吸入麻醉及单次普鲁卡因蛛 网膜下腔阻滞等几种麻醉方法,随着我国医药卫生和工业的发展,麻醉条件逐步有了改善。全身麻醉方面, 从使用简单的乙醚罐(flagg)或来回禁闭式吸入麻醉装置,逐步采用国产的吸入麻醉机施行循环密闭式吸入 麻醉。以后又有轻便空气麻醉机提供临床应用。在椎管内麻醉方面,在单次及连续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及 单次硬膜外阻滞的基础上,开展应用导管法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其他如颈丛、臂丛、交感神经节等神经 阻滞方法亦在临床逐步开展应用。在麻醉药物方面,全身麻醉药物除乙醚外,逐步增加了硫喷妥钠、氧化 亚氮、氯胺酮等;肌松药有筒箭毒碱、琥珀胆碱等;局部麻醉药有普鲁卡因、丁卡因、布比卡因、利多卡 因等相继用于临床。值得提出的是,根据我国国情,静脉普鲁卡因复合麻醉,得到了大力开展和推广。连 续 30 余年来,静脉普鲁卡因复合麻醉和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一度成为我国最常用的麻醉方法。随着心血 管、颅脑、整形、五官等外科手术的发展,低温、控制性低血压,"人工冬眠"和强化麻醉、神经安定镇痛 麻醉等亦在临床开展应用。50 年代后期至 60 年代,我国麻醉工作者根据传统医学中针刺镇痛原理,研究 针刺麻醉;70 年代初研究中药洋金花(曼佗罗花)、闹羊花等与丙嗪类药复合的中药麻醉,通过临床应用有 一定的镇痛和麻醉作用,但是这些方法尚达不到现代麻醉的要求,有待继续研究提高麻醉效果,但是针麻 研究促进了我国疼痛生理的研究,取得了较多的研究成果。70 年代后期,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国外许多 新的麻醉药品和精密的麻醉设备,相继引进我国。如安氟醚、异氟醚、七氟醚;泮库溴铵、阿曲库铵、维 库溴铵等麻醉药与辅助药;配备精密流量计和挥发器以及监测报警装置的现代麻醉机和呼吸机;具有多方 面监测功能的呼吸、循环、体温、肌松等生理监测仪等应用于临床,以后国内亦有类似产品相继生产供应。 进一步为提高我国麻醉水平,促进麻醉学科的现代化,迈出了新的步伐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