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精品资源共享课《农业牛态学》(聂早荣) 米边行优势明显而高粱则不明显。与之对应,矮位作物的边行劣势也与种植制度、作物种类、品种 相关。如同是与玉米间作,棉花、谷子、甘薯减产较多,而大豆、马铃薯减产较少。因此,间套作 时必须正确制定有关技术措施,才能发挥边行优势,减轻边行劣势,获得增产效果。 b、病虫害和抗灾的相互影响 复合群体改变了作物单作时的用间小气候状况,直接影响到病虫害发生环境,可使生念可塑性 小的病虫害减轻。一般高位作物山于通以风透光条件的改善,可减轻因高温潮湿而发生的病害,玉 米叶斑病、小麦的白粉病和锈病以及棉花的叶斑病和棉铃病。间套作时,作物种类增多,也可因害 虫天敌增多而城轻虫害。在麦棉套作田甲,山于瓢虫、食蚜虻等天敌的繁殖和麦行的阻隔,城轻 了棉田的蚜虫发生。据河南农学院(1983年)调查,单作棉花4月20即有蚜虫发生,全30口百株蚜 量达到144头,套作棉花晚5d有蚜虫,到30d百株棉蚜量仪为16头。但是,H间生态环境的改善也可 能有利于某些病虫害的发生,这也值得在间套作时加以考虑。另外,间套复合群体对于抗御自然灾 害也有明显效果。山于各种作物对自然灾害的抗逆性不同,有的抗早,有的时涝,有的耐冻,有 的抗风,通过间混套作将它们合理组合,则有利于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在生产条件较差和技术水 平较低的情况下,史成为抗灾的基础。 ③轮作的效益原理 在轮作生产中,前作通过影响士壤的水分和养分供应,环境状况来对后作产生效应。作物轮作 的效益体现在四个方面。 a、协调不同作物对水分、养分的需求, 禾谷类作物与其他作物相比,对氮、磷和硅的吸收量较多:豆科作物可通过根瘤菌固定空气中 的氮素,而对磷的消耗量却很大:块根块茎类作物吸收御的比例高,同时消耗氮素的量也大:纤维 和油料作物吸收氮磷皆多。通过对吸收、利用营养元素能力不同而又具有互补作用的不同作物合理 轮作,可以协调前、后茬作物养分的供应,均衡利用土壤养分。同理,对水分适应性不同的作物轮 作换茬能充分而合理地利用全年自然降水和土壤中储存的水分,在我国旱作喇养农业区轮作对于调 节利用土壤水分,提高产量史具有重要意义 b、改善土壤理化性状、调节土壤把力 各种作物的秸杆、残茬、根系和落叶都是补充土壤有机质和养分的重要来源。禾本科料作物有 机碳含量多,而豆科含氮量大,有计划地采用豆、禾轮作,可调节土壤碳、氮平衡。另外,轮作还 具有调节改善耕层物理性状的作用。!辛国荣等(1998年)在黑麦草一水稻轮作试验中,发现冬种黑麦 草使土壤有机质质量提高,土壤全氮、全磷及有效氮、有效磷均与对照有不同程度提高。张立峰等 (2000年)在河北坝上地区沙质栗钙土农用所作的箭舌豌豆与燕麦的轮作试验表明,箭舌豌豆的固氮作 用,能够补偿燕麦生产从农田带走的氮素,即使地上部分全部移出农用,农用氮素仍可盈余21.7kg /(hm2·a)。此外,长期的水早轮作对于改良沿海地区的盐碱地也具有良好的作用。 c、轮作的增产效应 作物轮作,尤其是豆禾轮作的增产效应较为明显。国内外许多研究都证明了这一点。据耿华珠 等(1995年)对我国关中地区苜蓿与小麦轮作研究表明,首蓿茬小麦当年增产20%~30%,翌年增产30 %~50%,第二年与第一年基本相同。彭珂珊等(2000年)试验结果表明,轮作在任何降水年型下产量 及水分利用效率均高于连作,3年轮作粮食增产600~735kg/hm2,提高36.4%~109.8%,水分利 用效率提高25.1%一92.0%。 d、减轻农作物的病虫草害 作物的病原菌一般都有一定的寄主,害虫也有一定的专食性或寡食性,有些杂草也有其应的 伴生者或寄生者,他们是农用生念系统的组成部分,在土壤中有一定的生活年限。果连续种植某 种作物,通过土壤传播的病害,小麦全蚀病、棉花黄枯菱病、烟草黑茎病、谷子白发病、甘薯黑 斑病必然会大量发生。实行抗病作物与感病作物轮作,史换其寄主,改变其生态环境和食物链关系, 可达到城轻病虫草害的目的。 5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