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律宾就曾报道过含有T型雄性不育细胞质(Tcms)的玉米严重感染小斑病。1970年美国小 斑病大流行后, Smith等用Tw9和w9作为鉴别寄主首次提出玉米小斑菌群体中存在T、O 两个生理小种。T小种的特性:①对Tcms玉具有专化致病能力,对S-cms、C-cms和 常细胞质玉米致病力很弱;②在活体内( In vIvo)和活体外( In vIto)都能产生大量的致病 毒素,毒素对T-cms玉米也高度专化,毒素抑制感病玉米种子根的伸长、花粉的萌发和根冠 细胞的死亡,对感病玉米细胞内的诸多生理生化过程具有明显影响,并造成幼苗病叶迅速萎 蔫和田间病叶枯死:③除了侵染玉米的叶片、叶鞘、苞叶外,突出特点它可侵染果穗和籽粒 ④在感病ˆ-cms玉米植株上病菌可迅速大量繁殖:⑤最适生长温度较低,一般发生在较冷凉 玉米产区。O小种的特性:①对所有细胞质玉米的专化性很小或没有专化性:②在活体内和 活体外只产生极少量毒素,且对不同细胞质玉米也没有专化性:③主要侵染玉米叶片,病斑 扩展受叶脉限制:④在感病玉米植株上病菌繁殖的速度比T小种要慢的多;⑤最适温度比T 小种稍高,多发生在较温暖的玉米产区。 中国对玉米小斑病菌生理分化的研究始于70年代中后期。由于中国的玉米种质资源和 小斑菌群体比较复杂,单用Tcms来划分中国的小斑菌生理小种不切实际。在1981年提出 中国玉米小斑菌中应包括中T、中C、中S、中N、中O、中TC、中TS、中TN、中CS 中CN、中SN、中TCS、中TCN、中TSN、中CSN、中TCSN等在内的16个生理小种。 1988年证实了C小种在中国的存在 病原菌致病性:玉米小斑菌在寄主体内和体外都可产生致病毒素,毒素与病菌一样在 玉米上引起典型的病害症状。T小种毒素(HMI-毒素)是美国1970年玉米小斑病大流行 的决定性因素。HM毒素是一线状聚乙酮醇类化合物,感病玉米的线粒体是毒素作用的原 初位点,即在线粒体内膜上有一13KD的多肽与HMF毒素特异性结合。毒素对感病玉米 根的伸长、根冠细胞的存活、玉米的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吸收作用和一些酶类的活性变 化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病菌在田间条件下,还可侵染高粱,人工接种也能危害大麦、小麦、燕麦、水稻、苏 丹草、虎尾草、黑麦草、狗尾草、白茅、纤毛鹅观草、稗、马唐等禾本科植物。 病害循环 初侵染:此病主要以菌丝体在病残体内越冬,分生孢子也可越冬,但存活率很低。因 此小斑菌的初侵染来源主要是上年玉米收获后遗留在田间、地头和玉米秸垛中尚未腐解的 病残体。种子中的病菌一般对病害的传播不起作用,但有时T小种可由种子传播。越冬病 菌的存活数量与越冬环境有关,地面上的病菌至少能存活1年以上,而埋在土壤中的病残 体一旦腐烂病菌即可死亡 传播与发病:在病残体中越冬的病菌在第二年玉米生长季节,遇到适宜的环境条件(温 度和水分)便可产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通过气流传播到玉米植株上,在叶面具有水膜时 可萌发产生芽管,芽管从气孔或通过叶片表皮细胞直接侵入。在适温下,病害的潜育期为 24h,5~7d可形成典型的病斑 再侵染:典型的小斑病病斑一旦遇到潮湿条件就产生大量分生孢子,这些孢子又借助 气流传播进行再侵染。条件适宜,在一个生长季节小斑病有多次再侵染。在田间,小斑病 最初是在植株的下部叶片发病,随后向四周做水平扩展,再向上做垂直扩展。春、夏玉米 混播区,春玉米收获后遗留在田间病残体上的分生孢子可以继续向夏玉米田传播。因此,律宾就曾报道过含有 T 型雄性不育细胞质(T-cms)的玉米严重感染小斑病。1970 年美国小 斑病大流行后,Smith 等用 Twf9 和 wf9 作为鉴别寄主首次提出玉米小斑菌群体中存在 T、O 两个生理小种。T 小种的特性:①对 T-cms 玉米具有专化致病能力,对 S-cms、C-cms 和正 常细胞质玉米致病力很弱;②在活体内(in vivo)和活体外(in vitro)都能产生大量的致病 毒素,毒素对 T-cms 玉米也高度专化,毒素抑制感病玉米种子根的伸长、花粉的萌发和根冠 细胞的死亡,对感病玉米细胞内的诸多生理生化过程具有明显影响,并造成幼苗病叶迅速萎 蔫和田间病叶枯死;③除了侵染玉米的叶片、叶鞘、苞叶外,突出特点它可侵染果穗和籽粒; ④在感病 T-cms 玉米植株上病菌可迅速大量繁殖;⑤最适生长温度较低,一般发生在较冷凉 玉米产区。O 小种的特性:①对所有细胞质玉米的专化性很小或没有专化性;②在活体内和 活体外只产生极少量毒素,且对不同细胞质玉米也没有专化性;③主要侵染玉米叶片,病斑 扩展受叶脉限制;④在感病玉米植株上病菌繁殖的速度比 T 小种要慢的多;⑤最适温度比 T 小种稍高,多发生在较温暖的玉米产区。 中国对玉米小斑病菌生理分化的研究始于 70 年代中后期。由于中国的玉米种质资源和 小斑菌群体比较复杂,单用 T-cms 来划分中国的小斑菌生理小种不切实际。在 1981 年提出 中国玉米小斑菌中应包括中 T、中 C、中 S、中 N、中 O、中 TC、中 TS、中 TN、中 CS、 中 CN、中 SN、中 TCS、中 TCN、中 TSN、中 CSN、中 TCSN 等在内的 16 个生理小种。 1988 年证实了 C 小种在中国的存在。 病原菌致病性:玉米小斑菌在寄主体内和体外都可产生致病毒素,毒素与病菌一样在 玉米上引起典型的病害症状。T 小种毒素(HMT-毒素)是美国 1970 年玉米小斑病大流行 的决定性因素。HMT-毒素是一线状聚乙酮醇类化合物,感病玉米的线粒体是毒素作用的原 初位点,即在线粒体内膜上有一 13KD 的多肽与 HMT-毒素特异性结合。毒素对感病玉米 根的伸长、根冠细胞的存活、玉米的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吸收作用和一些酶类的活性变 化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病菌在田间条件下,还可侵染高粱,人工接种也能危害大麦、小麦、燕麦、水稻、苏 丹草、虎尾草、黑麦草、狗尾草、白茅、纤毛鹅观草、稗、马唐等禾本科植物。 病害循环 初侵染:此病主要以菌丝体在病残体内越冬,分生孢子也可越冬,但存活率很低。因 此小斑菌的初侵染来源主要是上年玉米收获后遗留在田间、地头和玉米秸垛中尚未腐解的 病残体。种子中的病菌一般对病害的传播不起作用,但有时 T 小种可由种子传播。越冬病 菌的存活数量与越冬环境有关,地面上的病菌至少能存活 1 年以上,而埋在土壤中的病残 体一旦腐烂病菌即可死亡。 传播与发病:在病残体中越冬的病菌在第二年玉米生长季节,遇到适宜的环境条件(温 度和水分)便可产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通过气流传播到玉米植株上,在叶面具有水膜时 可萌发产生芽管,芽管从气孔或通过叶片表皮细胞直接侵入。在适温下,病害的潜育期为 24h,5~7d 可形成典型的病斑。 再侵染:典型的小斑病病斑一旦遇到潮湿条件就产生大量分生孢子,这些孢子又借助 气流传播进行再侵染。条件适宜,在一个生长季节小斑病有多次再侵染。在田间,小斑病 最初是在植株的下部叶片发病,随后向四周做水平扩展,再向上做垂直扩展。春、夏玉米 混播区,春玉米收获后遗留在田间病残体上的分生孢子可以继续向夏玉米田传播。因此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