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小斑病 Southern leaf blight of corn 玉米小斑病是温暖潮湿玉米产区的重要叶部病害。早在1925年定名前后,世界各国就 有不同程度的发生。1970年,小斑病在美国大流行,减产165亿kg,占美国玉米总产量的 15%,损失产值约10亿美元,因超过1840年欧洲马铃薯晚疫病大流行造成的损失而震动全 球。中国江苏在20世纪20年代就有小斑病的发生,但过去只发生在多雨年份且多在后期流 行,很少造成严重损失。20世纪60年代后,由于大面积推广感病杂交种,小斑病的危害日 趋严重,成为玉米上的重要叶部病害。20世纪60年代中期,河北石家庄和湖北宜昌由于小 斑病的严重发生,一般地块减产20%以上,重病田减产高达80%,甚至毁种绝收。20世纪 70年代后,随着抗病品种的推广,小斑病的发生和危害基本得到控制,但由于抗病品种的 大面积单一化种植和全球气候的变暖,我国某些玉米产区小斑病仍时有严重发生,损失惨重 症状 从苗期到成株期均可发生,但苗期发病较轻,玉米抽雄后发病逐渐加重。病菌主要危害 叶片,严重时也可危害叶鞘、苞叶、果穗和籽粒。 叶片发病常从下部叶片开始,逐渐向上蔓延。病初为水渍状小点,随后病斑渐变黄褐 色或红褐色,边缘颜色较深。根据不同品种对小斑菌不同小种的反应常将病斑分成3种类型: ①病斑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黄褐色,边缘颜色较深,病斑的扩展受叶脉限制。②病斑椭圆形 或纺锤形,灰色或黄色,无明显边缘,病斑扩展不受叶脉限制。③病斑为坏死小斑点,黄褐 色,周围具黄褐色晕圈,病斑一般不扩展。前两种为感病型病斑,后一种为抗病型病斑。感 病类型病斑常常相互联合致使整个叶片萎蔫,严重株会提早枯死。天气潮湿或多雨季节,病 斑上会出现大量灰黑色霉层(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该病的田间诊断要点有二:一是看叶片上是否有黄色(颜色或深或浅)的小病斑(
玉米小斑病 Southern Leaf Blight of Corn 玉米小斑病是温暖潮湿玉米产区的重要叶部病害。早在 1925 年定名前后,世界各国就 有不同程度的发生。1970 年,小斑病在美国大流行,减产 165 亿 kg,占美国玉米总产量的 15%,损失产值约 10 亿美元,因超过 1840 年欧洲马铃薯晚疫病大流行造成的损失而震动全 球。中国江苏在 20 世纪 20 年代就有小斑病的发生,但过去只发生在多雨年份且多在后期流 行,很少造成严重损失。20 世纪 60 年代后,由于大面积推广感病杂交种,小斑病的危害日 趋严重,成为玉米上的重要叶部病害。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河北石家庄和湖北宜昌由于小 斑病的严重发生,一般地块减产 20%以上,重病田减产高达 80%,甚至毁种绝收。20 世纪 70 年代后,随着抗病品种的推广,小斑病的发生和危害基本得到控制,但由于抗病品种的 大面积单一化种植和全球气候的变暖,我国某些玉米产区小斑病仍时有严重发生,损失惨重。 症状 从苗期到成株期均可发生,但苗期发病较轻,玉米抽雄后发病逐渐加重。病菌主要危害 叶片,严重时也可危害叶鞘、苞叶、果穗和籽粒。 叶片发病常从下部叶片开始,逐渐向上蔓延。病初为水渍状小点,随后病斑渐变黄褐 色或红褐色,边缘颜色较深。根据不同品种对小斑菌不同小种的反应常将病斑分成 3 种类型: ①病斑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黄褐色,边缘颜色较深,病斑的扩展受叶脉限制。②病斑椭圆形 或纺锤形,灰色或黄色,无明显边缘,病斑扩展不受叶脉限制。③病斑为坏死小斑点,黄褐 色,周围具黄褐色晕圈,病斑一般不扩展。前两种为感病型病斑,后一种为抗病型病斑。感 病类型病斑常常相互联合致使整个叶片萎蔫,严重株会提早枯死。天气潮湿或多雨季节,病 斑上会出现大量灰黑色霉层(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该病的田间诊断要点有二:一是看叶片上是否有黄色(颜色或深或浅)的小病斑(一
般长度不会超过2cm),二是看病部有无灰黑色的霉层。生产中,小斑病常与褐斑病和病毒 引起的花叶病混淆,小斑病病初为水渍状小点,之后形成坏死斑,保湿可见病菌的分生孢子 花叶病病初虽为水渍状小点,但不扩展成坏死斑,保湿不产生分生孢子;褐斑病开始也为水 渍状小点,之后形成坏死病斑,但病斑中央有橘黄 色小病斑。 图3-1玉米小斑病菌 1.子囊壳及分生孢子2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 3分生釉居其 A千橐 c 病原 学名:无性态为玉蜀黍平脐蠕孢 Bipolaris maydis( Nisikado et Miyake) Shoe.,属半 知菌亚门平脐蠕孢属。异名有: Helminthosporium maydis Nisikado, Drechslera maydis Subram &Jain;有性态为异旋孢腔菌 Cochliobolus heterostrophus Drechsl,属于子囊菌亚门旋孢腔菌 属。异名为 Ophiobolus heterostrophus Drechs 病原形态:分生孢子梗2~3根束生,从叶片气孔中伸出,直立或曲膝状弯曲,褐色, 具3~15个隔膜,不分枝,基部细胞稍膨大,上端有明显孢痕。分生孢子在分生孢子梗顶端 或侧方长出,长椭圆形,褐色,两端钝圆,多向一端弯曲,中间粗两端细,具3-13个隔膜 大小为30-115m×10~17um,脐点凹陷于基细胞之内,分生孢子多从两端细胞萌发长出 芽管,有时中间细胞也可萌发。子囊壳可通过人工诱导产生,偶尔也可在枯死的病组织中发 现,子囊壳黑色,球形,喙部明显,常埋在寄主病组织中,表面可长岀菌丝体和分生孢子梗; 内部着生近圆桶状的子囊,子囊顶端钝圆,基部具柄:子囊内大多有4个线状无色透明具 5~9个隔膜的子囊孢子,大小为147~327μm×6~9μm:子囊孢子在子囊内相互缠绕成螺旋 状,萌发时每个细胞均可长出芽管。 病原生物学:菌丝发育温度范围为10-35℃,最适温度28℃~30℃;菌丝发育pH为 26-10.9,最适pH87。分生孢子形成的温度范围为15~33℃,最适温度23~25℃;萌发的温 度范围为5~42℃,最适温度26~32℃;分生孢子的形成和萌发均需要高湿条件。分生孢子 的抗干燥能力很强,在玉米种子上可存活1年。子囊壳形成最适温度为26-33℃,低于17℃ 不能形成子囊壳,子囊壳从形成到成熟大约需要1个月,成熟的子囊壳接触水分后,顶端破 裂,释放出子囊和子囊孢子 病原菌生理分化:玉米小斑菌有明显的生理分化现象。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期,菲
图 3-1 玉米小斑病菌 1.子囊壳及分生孢子 2.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 3. 分生孢子及其发芽 4.子囊及子囊孢子 般长度不会超过 2cm),二是看病部有无灰黑色的霉层。生产中,小斑病常与褐斑病和病毒 引起的花叶病混淆,小斑病病初为水渍状小点,之后形成坏死斑,保湿可见病菌的分生孢子; 花叶病病初虽为水渍状小点,但不扩展成坏死斑,保湿不产生分生孢子;褐斑病开始也为水 渍状小点,之后形成坏死病斑,但病斑中央有橘黄 色小病斑。 病原 学名:无性态为玉蜀黍平脐蠕孢 Bipolaris maydis(Nisikado et Miyake)Shoem., 属半 知菌亚门平脐蠕孢属。异名有:Helminthosporium maydis Nisikado,Drechslera maydis Subram & Jain;有性态为异旋孢腔菌 Cochliobolus heterostrophus Drechsl.,属于子囊菌亚门旋孢腔菌 属。异名为 Ophiobolus heterostrophus Drechs.。 病原形态:分生孢子梗 2~3 根束生,从叶片气孔中伸出,直立或曲膝状弯曲,褐色, 具 3~15 个隔膜,不分枝,基部细胞稍膨大,上端有明显孢痕。分生孢子在分生孢子梗顶端 或侧方长出,长椭圆形,褐色,两端钝圆,多向一端弯曲,中间粗两端细,具 3~13 个隔膜, 大小为 30~115μm×10~17μm,脐点凹陷于基细胞之内,分生孢子多从两端细胞萌发长出 芽管,有时中间细胞也可萌发。子囊壳可通过人工诱导产生,偶尔也可在枯死的病组织中发 现,子囊壳黑色,球形,喙部明显,常埋在寄主病组织中,表面可长出菌丝体和分生孢子梗; 内部着生近圆桶状的子囊,子囊顶端钝圆,基部具柄;子囊内大多有 4 个线状无色透明具 5~9 个隔膜的子囊孢子,大小为 147~327μm×6~9μm;子囊孢子在子囊内相互缠绕成螺旋 状,萌发时每个细胞均可长出芽管。 病原生物学:菌丝发育温度范围为 10~35℃,最适温度 28℃~30℃;菌丝发育 pH 为 2.6~10.9,最适 pH8.7。分生孢子形成的温度范围为 15~33℃,最适温度 23~25℃;萌发的温 度范围为 5~42℃,最适温度 26~32℃;分生孢子的形成和萌发均需要高湿条件。分生孢子 的抗干燥能力很强,在玉米种子上可存活 1 年。子囊壳形成最适温度为 26~33℃,低于 17℃ 不能形成子囊壳,子囊壳从形成到成熟大约需要 1 个月,成熟的子囊壳接触水分后,顶端破 裂,释放出子囊和子囊孢子。 病原菌生理分化:玉米小斑菌有明显的生理分化现象。早在 20 世纪 50 年代末期,菲
律宾就曾报道过含有T型雄性不育细胞质(Tcms)的玉米严重感染小斑病。1970年美国小 斑病大流行后, Smith等用Tw9和w9作为鉴别寄主首次提出玉米小斑菌群体中存在T、O 两个生理小种。T小种的特性:①对Tcms玉具有专化致病能力,对S-cms、C-cms和 常细胞质玉米致病力很弱;②在活体内( In vIvo)和活体外( In vIto)都能产生大量的致病 毒素,毒素对T-cms玉米也高度专化,毒素抑制感病玉米种子根的伸长、花粉的萌发和根冠 细胞的死亡,对感病玉米细胞内的诸多生理生化过程具有明显影响,并造成幼苗病叶迅速萎 蔫和田间病叶枯死:③除了侵染玉米的叶片、叶鞘、苞叶外,突出特点它可侵染果穗和籽粒 ④在感病ˆ-cms玉米植株上病菌可迅速大量繁殖:⑤最适生长温度较低,一般发生在较冷凉 玉米产区。O小种的特性:①对所有细胞质玉米的专化性很小或没有专化性:②在活体内和 活体外只产生极少量毒素,且对不同细胞质玉米也没有专化性:③主要侵染玉米叶片,病斑 扩展受叶脉限制:④在感病玉米植株上病菌繁殖的速度比T小种要慢的多;⑤最适温度比T 小种稍高,多发生在较温暖的玉米产区。 中国对玉米小斑病菌生理分化的研究始于70年代中后期。由于中国的玉米种质资源和 小斑菌群体比较复杂,单用Tcms来划分中国的小斑菌生理小种不切实际。在1981年提出 中国玉米小斑菌中应包括中T、中C、中S、中N、中O、中TC、中TS、中TN、中CS 中CN、中SN、中TCS、中TCN、中TSN、中CSN、中TCSN等在内的16个生理小种。 1988年证实了C小种在中国的存在 病原菌致病性:玉米小斑菌在寄主体内和体外都可产生致病毒素,毒素与病菌一样在 玉米上引起典型的病害症状。T小种毒素(HMI-毒素)是美国1970年玉米小斑病大流行 的决定性因素。HM毒素是一线状聚乙酮醇类化合物,感病玉米的线粒体是毒素作用的原 初位点,即在线粒体内膜上有一13KD的多肽与HMF毒素特异性结合。毒素对感病玉米 根的伸长、根冠细胞的存活、玉米的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吸收作用和一些酶类的活性变 化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病菌在田间条件下,还可侵染高粱,人工接种也能危害大麦、小麦、燕麦、水稻、苏 丹草、虎尾草、黑麦草、狗尾草、白茅、纤毛鹅观草、稗、马唐等禾本科植物。 病害循环 初侵染:此病主要以菌丝体在病残体内越冬,分生孢子也可越冬,但存活率很低。因 此小斑菌的初侵染来源主要是上年玉米收获后遗留在田间、地头和玉米秸垛中尚未腐解的 病残体。种子中的病菌一般对病害的传播不起作用,但有时T小种可由种子传播。越冬病 菌的存活数量与越冬环境有关,地面上的病菌至少能存活1年以上,而埋在土壤中的病残 体一旦腐烂病菌即可死亡 传播与发病:在病残体中越冬的病菌在第二年玉米生长季节,遇到适宜的环境条件(温 度和水分)便可产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通过气流传播到玉米植株上,在叶面具有水膜时 可萌发产生芽管,芽管从气孔或通过叶片表皮细胞直接侵入。在适温下,病害的潜育期为 24h,5~7d可形成典型的病斑 再侵染:典型的小斑病病斑一旦遇到潮湿条件就产生大量分生孢子,这些孢子又借助 气流传播进行再侵染。条件适宜,在一个生长季节小斑病有多次再侵染。在田间,小斑病 最初是在植株的下部叶片发病,随后向四周做水平扩展,再向上做垂直扩展。春、夏玉米 混播区,春玉米收获后遗留在田间病残体上的分生孢子可以继续向夏玉米田传播。因此
律宾就曾报道过含有 T 型雄性不育细胞质(T-cms)的玉米严重感染小斑病。1970 年美国小 斑病大流行后,Smith 等用 Twf9 和 wf9 作为鉴别寄主首次提出玉米小斑菌群体中存在 T、O 两个生理小种。T 小种的特性:①对 T-cms 玉米具有专化致病能力,对 S-cms、C-cms 和正 常细胞质玉米致病力很弱;②在活体内(in vivo)和活体外(in vitro)都能产生大量的致病 毒素,毒素对 T-cms 玉米也高度专化,毒素抑制感病玉米种子根的伸长、花粉的萌发和根冠 细胞的死亡,对感病玉米细胞内的诸多生理生化过程具有明显影响,并造成幼苗病叶迅速萎 蔫和田间病叶枯死;③除了侵染玉米的叶片、叶鞘、苞叶外,突出特点它可侵染果穗和籽粒; ④在感病 T-cms 玉米植株上病菌可迅速大量繁殖;⑤最适生长温度较低,一般发生在较冷凉 玉米产区。O 小种的特性:①对所有细胞质玉米的专化性很小或没有专化性;②在活体内和 活体外只产生极少量毒素,且对不同细胞质玉米也没有专化性;③主要侵染玉米叶片,病斑 扩展受叶脉限制;④在感病玉米植株上病菌繁殖的速度比 T 小种要慢的多;⑤最适温度比 T 小种稍高,多发生在较温暖的玉米产区。 中国对玉米小斑病菌生理分化的研究始于 70 年代中后期。由于中国的玉米种质资源和 小斑菌群体比较复杂,单用 T-cms 来划分中国的小斑菌生理小种不切实际。在 1981 年提出 中国玉米小斑菌中应包括中 T、中 C、中 S、中 N、中 O、中 TC、中 TS、中 TN、中 CS、 中 CN、中 SN、中 TCS、中 TCN、中 TSN、中 CSN、中 TCSN 等在内的 16 个生理小种。 1988 年证实了 C 小种在中国的存在。 病原菌致病性:玉米小斑菌在寄主体内和体外都可产生致病毒素,毒素与病菌一样在 玉米上引起典型的病害症状。T 小种毒素(HMT-毒素)是美国 1970 年玉米小斑病大流行 的决定性因素。HMT-毒素是一线状聚乙酮醇类化合物,感病玉米的线粒体是毒素作用的原 初位点,即在线粒体内膜上有一 13KD 的多肽与 HMT-毒素特异性结合。毒素对感病玉米 根的伸长、根冠细胞的存活、玉米的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吸收作用和一些酶类的活性变 化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病菌在田间条件下,还可侵染高粱,人工接种也能危害大麦、小麦、燕麦、水稻、苏 丹草、虎尾草、黑麦草、狗尾草、白茅、纤毛鹅观草、稗、马唐等禾本科植物。 病害循环 初侵染:此病主要以菌丝体在病残体内越冬,分生孢子也可越冬,但存活率很低。因 此小斑菌的初侵染来源主要是上年玉米收获后遗留在田间、地头和玉米秸垛中尚未腐解的 病残体。种子中的病菌一般对病害的传播不起作用,但有时 T 小种可由种子传播。越冬病 菌的存活数量与越冬环境有关,地面上的病菌至少能存活 1 年以上,而埋在土壤中的病残 体一旦腐烂病菌即可死亡。 传播与发病:在病残体中越冬的病菌在第二年玉米生长季节,遇到适宜的环境条件(温 度和水分)便可产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通过气流传播到玉米植株上,在叶面具有水膜时 可萌发产生芽管,芽管从气孔或通过叶片表皮细胞直接侵入。在适温下,病害的潜育期为 24h,5~7d 可形成典型的病斑。 再侵染:典型的小斑病病斑一旦遇到潮湿条件就产生大量分生孢子,这些孢子又借助 气流传播进行再侵染。条件适宜,在一个生长季节小斑病有多次再侵染。在田间,小斑病 最初是在植株的下部叶片发病,随后向四周做水平扩展,再向上做垂直扩展。春、夏玉米 混播区,春玉米收获后遗留在田间病残体上的分生孢子可以继续向夏玉米田传播。因此
春、夏玉米混播区,夏玉米往往比春玉米发病重 发病条件 此病的发生和流行与品种的抗病性、气候条件和栽培管理措施都有密切关系 品种抗病性:玉米品种之间对小斑病的抗病性存在着明显差异,但目前尚未发现免疫 品种。大面积推广和种植感病品种或杂交种是导致该病大发生和流行的主要原因,剖析美 国1970年小斑病大流行的原因就是在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为了制种方便,80%以上的玉 米产区推广Tcms玉米,遗传单一的结果使T小种上升为优势小种导致抗病性的丧失。相 反,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甚至目前在某些山区一直种植农家种,这种遗传种质的多 样化使小斑病发生很轻。生产中出现的这些经验和教训很值得人们重视 目前发现隐性单基因rⅧm控制的褪绿斑抗性属于质量抗性类型,在抗病的幼苗和在田 间成株上的病斑都表现为褪绿斑,其孢子形成数量极少;而在感病植株的病斑上,孢子形 成数量很多。玉米对不同小种的抗病性受不同基因的控制,对小斑病菌O小种的抗性主要 受核基因控制,而对T小种的抗性主要受细胞质基因的影响。所有O小种的菌株都对T小 种菌株具有高度的交互保护作用,在O小种占优势的地区,延缓T小种群体增长是一个有 效的因素 在同一植株的不同生育期或不同叶位对小斑病的抗病性也存在差异。一般新叶生长旺 盛,抗病性强,老叶和苞叶抗病性差;玉米生长前期抗病性强,后期抗病性差。因此玉米 存在着阶段抗病性问题,即玉米在拔节前期,发病多局限于下部叶片,当抽雄后营养生长 停止,叶片老化,抗病性衰退,病情迅速扩展,常导致病害流行。 气候条件:在大面积种植感病品种和有足够菌源存在的前提下,限制小斑病发生和流 行的关键因素是温湿度和降雨量。特别是在7~8月份,如果月平均温度在25℃以上,雨日 雨量、露日、露量多的年份和地区,小斑病发生重;6月份的雨量和气温也起很大作用 因为此时的气温和雨量利于菌源的积累。由于不同小种对温度的要求不同,在进行预测预 报时必须掌握病菌小种的动态变化 栽培管理:凡是田间湿度増大、植株生长不良的各种栽培措施都利于小斑病的发生 小斑菌对氮肥敏感,如果拔节期肥力低,植株生长不良,发病早且重,相反肥料充足,发 病迟且轻。增施磷、钾肥,适时追肥可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土壤 潮湿、土质黏重及田间湿度大通风透光差的地块发病都重,而实施窄行种植或与矮秆作物 间套种者均可减轻病害的发生。此外,由于菌量的逐渐积累,一般夏玉米比春播玉米发病 重,夏玉米中的晚播田比早播田发病重,因此生产中实施轮作和适期早播都会减轻病害的 发生 病害控制 防治策略应以种植抗病品种为基础,加强栽培管理措施减少菌源,适时进行药剂防治的 综合防治措施。 1选育和种植抗病良种利用抗病、优质和高产的玉米品种或杂交种是保证玉米稳产増 收的重要措施。杂交种对小斑病的反应主要决定于亲本的抗病性状,因此对亲本进行抗病性 鉴定至关重要。目前用抗病自交系Mo17、330、E28、黄早四等培育的杂交种,如丹玉13 中单2、豫玉11号、烟单14和掖单4等也都抗小斑病。为防止品种抗病性退化和丧失,必
春、夏玉米混播区,夏玉米往往比春玉米发病重。 发病条件 此病的发生和流行与品种的抗病性、气候条件和栽培管理措施都有密切关系。 品种抗病性:玉米品种之间对小斑病的抗病性存在着明显差异,但目前尚未发现免疫 品种。大面积推广和种植感病品种或杂交种是导致该病大发生和流行的主要原因,剖析美 国 1970 年小斑病大流行的原因就是在 20 世纪 60 年代中后期为了制种方便,80%以上的玉 米产区推广 T-cms 玉米,遗传单一的结果使 T 小种上升为优势小种导致抗病性的丧失。相 反,中国在 20 世纪 50 年代以前甚至目前在某些山区一直种植农家种,这种遗传种质的多 样化使小斑病发生很轻。生产中出现的这些经验和教训很值得人们重视。 目前发现隐性单基因 rhm 控制的褪绿斑抗性属于质量抗性类型,在抗病的幼苗和在田 间成株上的病斑都表现为褪绿斑,其孢子形成数量极少;而在感病植株的病斑上,孢子形 成数量很多。玉米对不同小种的抗病性受不同基因的控制,对小斑病菌 O 小种的抗性主要 受核基因控制,而对 T 小种的抗性主要受细胞质基因的影响。所有 O 小种的菌株都对 T 小 种菌株具有高度的交互保护作用,在 O 小种占优势的地区,延缓 T 小种群体增长是一个有 效的因素。 在同一植株的不同生育期或不同叶位对小斑病的抗病性也存在差异。一般新叶生长旺 盛,抗病性强,老叶和苞叶抗病性差;玉米生长前期抗病性强,后期抗病性差。因此玉米 存在着阶段抗病性问题,即玉米在拔节前期,发病多局限于下部叶片,当抽雄后营养生长 停止,叶片老化,抗病性衰退,病情迅速扩展,常导致病害流行。 气候条件:在大面积种植感病品种和有足够菌源存在的前提下,限制小斑病发生和流 行的关键因素是温湿度和降雨量。特别是在 7~8 月份,如果月平均温度在 25℃以上,雨日、 雨量、露日、露量多的年份和地区,小斑病发生重;6 月份的雨量和气温也起很大作用, 因为此时的气温和雨量利于菌源的积累。由于不同小种对温度的要求不同,在进行预测预 报时必须掌握病菌小种的动态变化。 栽培管理:凡是田间湿度增大、植株生长不良的各种栽培措施都利于小斑病的发生。 小斑菌对氮肥敏感,如果拔节期肥力低,植株生长不良,发病早且重,相反肥料充足,发 病迟且轻。增施磷、钾肥,适时追肥可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土壤 潮湿、土质黏重及田间湿度大通风透光差的地块发病都重,而实施窄行种植或与矮秆作物 间套种者均可减轻病害的发生。此外,由于菌量的逐渐积累,一般夏玉米比春播玉米发病 重,夏玉米中的晚播田比早播田发病重,因此生产中实施轮作和适期早播都会减轻病害的 发生。 病害控制 防治策略应以种植抗病品种为基础,加强栽培管理措施减少菌源,适时进行药剂防治的 综合防治措施。 1.选育和种植抗病良种 利用抗病、优质和高产的玉米品种或杂交种是保证玉米稳产增 收的重要措施。杂交种对小斑病的反应主要决定于亲本的抗病性状,因此对亲本进行抗病性 鉴定至关重要。目前用抗病自交系 Mo17、330、E28、黄早四等培育的杂交种,如丹玉 13、 中单 2、豫玉 11 号、烟单 14 和掖单 4 等也都抗小斑病。为防止品种抗病性退化和丧失,必
须密切监测小斑菌生理小种的变化与消长,品种的推广必须做到合理布局、定期轮换,尽可 能地利用水平抗性品种和与优良的栽培管理措施相配合,关于利用品种抗病性可参照玉米大 斑病 选育抗病品种应做到:①应选择多种抗T小种的不育系的共同保持系,然后进行回交, 育成同一基因背景的不同细胞质的不育系,并用各种细胞质不育系的共同恢复系作父本来配 制杂交种。②将抗病核基因集中到所需要的自交系或杂交种中,先选出适应于当地的自交系 或杂交种,然后进行系间选择取得抗病系再组合加以测定,几个抗病自交系互相杂交配成各 种组合,形成一个原始群体,再筛选出最抗病的单株互相杂交。从中选出抗病单株。③利用 具有增殖和分化能力的玉米单倍体胚性细胞无性系为材料,通过理化诱变处理,用正选择法 并以小斑菌产生的致病毒素为选择剂,在短期内诱发和筛选出抗小斑病的突变体。④必须注 意兼抗大斑病、病毒病、丝黑穗病等。 抗玉米小斑病的杂交种在不同的年代变化很大,如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推广的主要有 吉单101、吉双147、四单八丹、玉6、中单2、成单3、新单7、京杂6等。20世纪90年 代中期主要有:鲁玉11、沈单7、掖单2、鲁玉13、石玉2、C8605、7922、Mo17、黄早、 四丹等。近年来推广的有:郑单14、冀单29、西九3等 2加强栽培管理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及时进行追肥,氮、磷、钾合理配合施用,尤 其是避免拔节和抽穗期脱肥,促使植株生长健壮,提高抗病性。适期早播,合理间作套种或 实施宽窄行种植,如与大豆、花生、小麦、棉花间作效果较好,此外还应合理密植。另外 注意低洼地及时排水,降低田间小气候湿度,加强土壤通透性,并做好中耕、除草等管理工 作 3搞好田间卫生,减少菌源严重发生小斑病的地块要及时打除底叶,玉米收获后要及 时消灭遗留在田间的病残体,秸秆不要留在田间地头,秸秆堆肥时要彻底进行高温发酵,加 速腐解等均可减轻病害的发生。 4药剂防治药剂防治玉米小斑病是一种大流行年份的补救措施,除有些药剂具有防病 和健苗作用外,20世纪80年代用于防治小斑病的有效药剂有:40%克瘟散、50%敌菌灵、 75%百菌清、65%代森锌、40%福美砷、50%退菌特、η0%甲基硫菌灵、50%稻瘟浄等。目前 用于防治小斑病的主要药剂有:10%世高、50%扑海因、50%菌核净、50%敌菌灵、75%粉 锈宁、77%可杀得、70%代森锰锌、12.5%的速保利和45%大生等。从心叶末期到抽雄期, 每7天喷1次,连续喷药2~3次
须密切监测小斑菌生理小种的变化与消长,品种的推广必须做到合理布局、定期轮换,尽可 能地利用水平抗性品种和与优良的栽培管理措施相配合,关于利用品种抗病性可参照玉米大 斑病。 选育抗病品种应做到:①应选择多种抗 T 小种的不育系的共同保持系,然后进行回交, 育成同一基因背景的不同细胞质的不育系,并用各种细胞质不育系的共同恢复系作父本来配 制杂交种。②将抗病核基因集中到所需要的自交系或杂交种中,先选出适应于当地的自交系 或杂交种,然后进行系间选择取得抗病系再组合加以测定,几个抗病自交系互相杂交配成各 种组合,形成一个原始群体,再筛选出最抗病的单株互相杂交。从中选出抗病单株。③利用 具有增殖和分化能力的玉米单倍体胚性细胞无性系为材料,通过理化诱变处理,用正选择法, 并以小斑菌产生的致病毒素为选择剂,在短期内诱发和筛选出抗小斑病的突变体。④必须注 意兼抗大斑病、病毒病、丝黑穗病等。 抗玉米小斑病的杂交种在不同的年代变化很大,如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推广的主要有: 吉单 101、吉双 147、四单八丹、玉 6、中单 2、成单 3、新单 7、京杂 6 等。20 世纪 90 年 代中期主要有:鲁玉 11、沈单 7、掖单 2、鲁玉 13、石玉 2、C8605、7922、Mo17、黄早、 四丹等。近年来推广的有:郑单 14、冀单 29、西九 3 等。 2.加强栽培管理 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及时进行追肥,氮、磷、钾合理配合施用,尤 其是避免拔节和抽穗期脱肥,促使植株生长健壮,提高抗病性。适期早播,合理间作套种或 实施宽窄行种植,如与大豆、花生、小麦、棉花间作效果较好,此外还应合理密植。另外, 注意低洼地及时排水,降低田间小气候湿度,加强土壤通透性,并做好中耕、除草等管理工 作。 3.搞好田间卫生,减少菌源 严重发生小斑病的地块要及时打除底叶,玉米收获后要及 时消灭遗留在田间的病残体,秸秆不要留在田间地头,秸秆堆肥时要彻底进行高温发酵,加 速腐解等均可减轻病害的发生。 4.药剂防治 药剂防治玉米小斑病是一种大流行年份的补救措施,除有些药剂具有防病 和健苗作用外,20 世纪 80 年代用于防治小斑病的有效药剂有:40%克瘟散、50%敌菌灵、 75%百菌清、65%代森锌、40%福美砷、50%退菌特、70%甲基硫菌灵、50%稻瘟净等。目前 用于防治小斑病的主要药剂有:10%世高、50%扑海因、50%菌核净、50%敌菌灵、75%粉 锈宁、77%可杀得、70%代森锰锌、12.5%的速保利和 45%大生等。从心叶末期到抽雄期, 每 7 天喷 1 次,连续喷药 2~3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