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普通植物病理学 Plant Pathology》课程教学资源(讲义)大豆灰斑病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DOC,文档页数:3,文件大小:213.01KB,团购合买
大豆灰斑病 Soybean Frogeye Leaf Spot 大豆灰斑病又名蛙眼病,世界各地大豆产区均有发生,多数不造成危害。但在有的年 份可严重危害。1947年在美国印第安那州曾流行此病,1985年及1986年在黑龙江省严重 为害,全省受害面积达134万hm2,病粒率一般在20%以上,重者达50%~70%。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

大豆灰斑病 Soy bean Frogeye leaf spot 大豆灰斑病又名蛙眼病,世界各地大豆产区均有发生,多数不造成危害。但在有的年份 可严重危害。1947年在美国印第安那州曾流行此病,1985年及1986年在黑龙江省严重为害, 全省受害面积达134万hm2,病粒率一般在20%以上,重者达50%70%。每年因灰斑病减 产2.5亿kg。病害不仅影响产量,籽粒斑还影响外观,品质变劣,使商品豆降价,出口受限 制。病粒发芽率降低,含油量降低约2.9%,蛋白质含量降低约1.2%。 症状 主要危害叶片,也可侵染幼苗、荚、茎和种子。带菌种子长出幼苗,子叶上病斑明显, 多是半圆形、圆形、稍凹陷,深褐色。多雨年份病斑可蔓延至生长点,使幼苗枯死,但这种 情况较少见:天气干旱,病斑不发展,仅限于子叶。叶片发病,初为褪绿小圆斑,后逐渐扩 展为边缘褐色,中央灰色或灰褐色、直径为1~5mm的蛙眼状病斑。有时病斑也可扩展至 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的。潮湿时叶背中央密生灰色霉层(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病重时病 斑合并,布满叶片,使叶片枯死,脱落。茎上病斑为椭圆形或纺缍形,荚上病斑为圆形或椭 圆形,稍凹陷,因豆荚表面多毛,肉眼不易见到霉层。种子上病斑明显,多为圆形蛙眼状 与叶斑相似。病轻时仅产生褐色小点 病原

大豆灰斑病 Soybean Frogeye Leaf Spot 大豆灰斑病又名蛙眼病,世界各地大豆产区均有发生,多数不造成危害。但在有的年份 可严重危害。1947 年在美国印第安那州曾流行此病,1985 年及 1986 年在黑龙江省严重为害, 全省受害面积达 134 万 hm2,病粒率一般在 20%以上,重者达 50%~70%。每年因灰斑病减 产 2.5 亿 kg。病害不仅影响产量,籽粒斑还影响外观,品质变劣,使商品豆降价,出口受限 制。病粒发芽率降低,含油量降低约 2.9%,蛋白质含量降低约 1.2%。 症状 主要危害叶片,也可侵染幼苗、荚、茎和种子。带菌种子长出幼苗,子叶上病斑明显, 多是半圆形、圆形、稍凹陷,深褐色。多雨年份病斑可蔓延至生长点,使幼苗枯死,但这种 情况较少见;天气干旱,病斑不发展,仅限于子叶。叶片发病,初为褪绿小圆斑,后逐渐扩 展为边缘褐色,中央灰色或灰褐色、直径为1~5mm 的蛙眼状病斑。有时病斑也可扩展至 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的。潮湿时叶背中央密生灰色霉层(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病重时病 斑合并,布满叶片,使叶片枯死,脱落。茎上病斑为椭圆形或纺缍形,荚上病斑为圆形或椭 圆形,稍凹陷,因豆荚表面多毛,肉眼不易见到霉层。种子上病斑明显,多为圆形蛙眼状, 与叶斑相似。病轻时仅产生褐色小点。 病原

病原为大豆尾孢菌 Cercospora sojina Hara,属半知菌亚门尾孢属。分生孢子梗5-12 根成東从寄主气孔伸出,不分枝,淡褐色。有膝状屈曲,孢痕明显。分生孢子圆柱形或倒棍 棒状,无色透明,基部钝圆,顶端尖细,具1-9个隔,19-80μm×3.5-8μm。分生孢子萌 发时从两端细胞长出芽管,有时也从中部细胞长出。病菌生长最适温度25~28°C,温度范 围15~32°C。孢子萌发适温28~30°C,温度范围为10~40°C,适温下分生孢子在水中1h即 可萌发。病菌在PDA培养基上生长缓慢,产孢量少。在利马豆琼脂培养基上产孢比在PDA 培养基上高10倍。蔬菜浸汁培养基经110~115C灭菌,病菌生长及产孢量均显著提高。灰 斑病菌寄主范围较窄,除大豆外,仅能侵染野生大豆。病菌有明显的生理分化现象,在美国 采用16个鉴别寄主,共鉴定出11个生理小种。我国黑龙江省筛选出6个鉴别寄主,鉴定出 l1个小种,并初步确定他们在黑龙江省分布。1号、7号和10号分布最广,其出现频率分 别为50%、22%和9% 发病规律 此病以菌丝体在种子或病残体上越冬。种子带菌对病害流行关系不大,而病残体为主要 初侵染来源。表土层的病残体越冬后遇适宜环境可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初侵染,田间主要靠气 流传播。带菌种子长出幼苗,子叶上可出现病斑,温暖潮湿时病斑上长出分生孢子或土表层 病残体上产生大量分生孢子侵入寄主引起发病。分生孢子寿命较短,在干燥情况下,叶面降 落的分生孢子2d后侵染率降低26%,4d降低94%,6d失去侵染力。由初侵染产生的病斑 上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成为田间再侵染源。在适宜条件下,再侵染频繁,造成 病害大流行。 大豆灰斑病的发生流行与品种抗病性有关。品种抗性对发病程度有明显的影响。如高感 品种“红丰3号”、“荆山璞”大豆在田间发病早、蔓延快、病斑多。籽粒的抗性与叶部反应 不一致,如合丰24号叶部病情比合丰22严重,但籽粒感病率却比较轻,前者33%,后者 68.2%。其原因可能与荚部感病时期的长短及所遇环境条件有关。灰斑病菌适应性较强,生 理分化现象明显,抗病品种抗性容易发生变化。气候对灰斑病发生与流行影响较大。当春季 平均气温达17°C以上病残体表面湿润时就可产生分生孢子。温度影响潜育期,20°C时潜育 期12~16d,25°C为7~8d,30°C为67d。病菌孢子只能在水中萌发,在田间只有当叶面湿 润保持一定时间,孢子才能侵入寄主。侵染要求的叶面湿润时数与温度有关,适温下要求的 叶面湿润时数短,温度越低,要求的叶面湿润时数越长。最适温度下25~28°C叶面湿润2h 即可侵入。在适温范围内,湿度98%以上4h开始形成孢子,湿度保持时间越长,形成孢子 数量越多 地势低洼易积水,田间湿度大,发病重,病叶与病粒率均高于平地和岗地。连作地一般 发病较重。在大流行年,由于条件特别适合,轮作的作用也不明显。老病区发病普遍重于偶 发区。大豆灰斑病病粒率的多少和轻重与大豆豆荚受侵染时间有关,占总病粒率的70%左 右,甚至可占90%左右,而在结荚盛期前或鼓粒中后期感病的,病粒率只占总病粒率的10% 左右 病害控制 防治策略是选育和利用抗、耐病品种,加强农业防治和药剂防治, 选育和利用抗(耐)病品种在美国、巴西等国抗灰斑病育种已开展并在生产上推广 应用。我国抗灰斑病的抗性资源丰富,黑龙江省已培育出较多抗病品种有的已在生产上大面 积推广,对控制病害流行起显著作用。但抗性很不稳定,持续时间短,需经常监测各地病菌

病原为大豆尾孢菌 Cercospora sojina Hara,属半知菌亚门尾孢属。分生孢子梗 5~12 根成束从寄主气孔伸出,不分枝,淡褐色。有膝状屈曲,孢痕明显。分生孢子圆柱形或倒棍 棒状,无色透明,基部钝圆,顶端尖细,具 1~9 个隔,19~80μm×3 .5~8μm。分生孢子萌 发时从两端细胞长出芽管,有时也从中部细胞长出。病菌生长最适温度 25~28C ,温度范 围 15~32C 。孢子萌发适温 28~30C ,温度范围为 10~40C,适温下分生孢子在水中 1h 即 可萌发。病菌在 PDA 培养基上生长缓慢,产孢量少。在利马豆琼脂培养基上产孢比在 PDA 培养基上高 10 倍。蔬菜浸汁培养基经 110~115oC 灭菌,病菌生长及产孢量均显著提高。灰 斑病菌寄主范围较窄,除大豆外,仅能侵染野生大豆。病菌有明显的生理分化现象,在美国 采用 16 个鉴别寄主,共鉴定出 11 个生理小种。我国黑龙江省筛选出 6 个鉴别寄主,鉴定出 11 个小种,并初步确定他们在黑龙江省分布。1 号、7 号和 10 号分布最广,其出现频率分 别为 50%、22%和 9%。 发病规律 此病以菌丝体在种子或病残体上越冬。种子带菌对病害流行关系不大,而病残体为主要 初侵染来源。表土层的病残体越冬后遇适宜环境可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初侵染,田间主要靠气 流传播。带菌种子长出幼苗,子叶上可出现病斑,温暖潮湿时病斑上长出分生孢子或土表层 病残体上产生大量分生孢子侵入寄主引起发病。分生孢子寿命较短,在干燥情况下,叶面降 落的分生孢子 2d 后侵染率降低 26%,4d 降低 94%,6d 失去侵染力。由初侵染产生的病斑 上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成为田间再侵染源。在适宜条件下,再侵染频繁,造成 病害大流行。 大豆灰斑病的发生流行与品种抗病性有关。品种抗性对发病程度有明显的影响。如高感 品种“红丰 3 号”、“荆山璞”大豆在田间发病早、蔓延快、病斑多。籽粒的抗性与叶部反应 不一致,如合丰 24 号叶部病情比合丰 22 严重,但籽粒感病率却比较轻,前者 33.3%,后者 68.2%。其原因可能与荚部感病时期的长短及所遇环境条件有关。灰斑病菌适应性较强,生 理分化现象明显,抗病品种抗性容易发生变化。气候对灰斑病发生与流行影响较大。当春季 平均气温达 17C 以上病残体表面湿润时就可产生分生孢子。温度影响潜育期,20C 时潜育 期 12~16d,25C 为 7~8d,30C 为 6~7d。病菌孢子只能在水中萌发,在田间只有当叶面湿 润保持一定时间,孢子才能侵入寄主。侵染要求的叶面湿润时数与温度有关,适温下要求的 叶面湿润时数短,温度越低,要求的叶面湿润时数越长。最适温度下 25~28C 叶面湿润 2h 即可侵入。在适温范围内,湿度 98%以上 4h 开始形成孢子,湿度保持时间越长,形成孢子 数量越多。 地势低洼易积水,田间湿度大,发病重,病叶与病粒率均高于平地和岗地。连作地一般 发病较重。在大流行年,由于条件特别适合,轮作的作用也不明显。老病区发病普遍重于偶 发区。大豆灰斑病病粒率的多少和轻重与大豆豆荚受侵染时间有关,占总病粒率的 70%左 右,甚至可占 90%左右,而在结荚盛期前或鼓粒中后期感病的,病粒率只占总病粒率的 10% 左右。 病害控制 防治策略是选育和利用抗、耐病品种,加强农业防治和药剂防治。 1.选育和利用抗(耐)病品种 在美国、巴西等国抗灰斑病育种已开展并在生产上推广 应用。我国抗灰斑病的抗性资源丰富,黑龙江省已培育出较多抗病品种有的已在生产上大面 积推广,对控制病害流行起显著作用。但抗性很不稳定,持续时间短,需经常监测各地病菌

生理小种组成的变化,以便选择新的抗(耐)病品种和合理布局,防止抗性退化。 2加强农业防治措施因病菌随病残体在土壤越冬,因此合理轮作,避免重迎茬,清除 病残体,收获后及时翻耕,减少越冬菌量。合理密植,加强田间管理,控制杂草,降低田间 湿度。 3药剂防治根据气象预报和病情发展,做好药剂防治准备。一般于结荚与籽粒期为易 感期,即结荚盛期喷药控制子粒病害。常用的药剂有:40%多菌灵、70%甲基硫菌灵、50% 退菌特、75%百菌清等

生理小种组成的变化,以便选择新的抗(耐)病品种和合理布局,防止抗性退化。 2.加强农业防治措施 因病菌随病残体在土壤越冬,因此合理轮作,避免重迎茬,清除 病残体,收获后及时翻耕,减少越冬菌量。合理密植,加强田间管理,控制杂草,降低田间 湿度。 3.药剂防治 根据气象预报和病情发展,做好药剂防治准备。一般于结荚与籽粒期为易 感期,即结荚盛期喷药控制子粒病害。常用的药剂有:40%多菌灵、70%甲基硫菌灵、50% 退菌特、75%百菌清等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