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普通植物病理学 Plant Pathology》课程教学资源(讲义)花生病毒病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DOC,文档页数:4,文件大小:377.51KB,团购合买
花生病毒病 Peanut Viral Diseases 花生病毒病是花生上的一类重要病害,我国70年代以来发病趋于严重。1976年,病害 在我国北方花生产区大流行,受害面积50多万h2,减产花生20多万吨。近20多年,病 害流行频繁,给花生生产造成很大损失侵染花生的病毒种类很多,已报道的有近20种。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

花生病毒病 Peanut viral diseases 花生病毒病是花生上的一类重要病害,我国70年代以来发病趋于严重。1976年,病害 在我国北方花生产区大流行,受害面积50多万hm2,减产花生20多万吨。近20多年,病 害流行频繁,给花生生产造成很大损失。侵染花生的病毒种类很多,已报道的有近20种 我国发生普遍、为害严重的主要有花生条纹病毒病(花生轻斑驳病毒病)、花生黄花叶病毒 病、花生矮化病毒病(花生普通花叶病) 症状

花生病毒病 Peanut Viral Diseases 花生病毒病是花生上的一类重要病害,我国 70 年代以来发病趋于严重。1976 年,病害 在我国北方花生产区大流行,受害面积 50 多万 hm2,减产花生 20 多万吨。近 20 多年,病 害流行频繁,给花生生产造成很大损失。侵染花生的病毒种类很多,已报道的有近 20 种。 我国发生普遍、为害严重的主要有花生条纹病毒病(花生轻斑驳病毒病)、花生黄花叶病毒 病、花生矮化病毒病(花生普通花叶病)。 症状

花生条纹病毒病:感病植株先在顶端嫩叶上出现褪绿斑,后发展成浅绿与绿色相间的斑 驳,沿叶脉形成断续绿色条纹或橡叶状花纹,或一直呈系统性的斑驳症状。感病早的植株稍 有矮化。 花生黄花叶病毒病ε病株先在顶端嫩叶上岀现褪绿黄斑,叶脉变淡,叶色发黄,叶缘上 卷,随后发展为黄绿相间的黄花叶症状,病株中度矮化。该病常与花生条纹病毒病混合发生, 表现黄斑驳、绿色条纹等复合症状 花生矮化病毒病:病株顶端叶片出现褪绿斑,并发展成绿色与浅绿相间的花叶,新长出 的叶片通常展开时是黄色的,但可以转变成正常绿色,叶片变窄小,叶缘有时出现波状扭曲。 病株结荚少而小,有时畸形或开裂。 病原 花生条纹病毒病:由花生条纹病毒( Peanut Stripe Virus,PStV)引起,该病毒属马铃薯 Y病毒属。病毒粒体线状,大小为752m×12nm,沉降系数为150s,蛋白外壳亚基只有 个组分,分子量为33500u,基因组为+sRNA,分子量为3.1×10°道尔顿。钝化温度为60~ 65℃,稀释限点为10-3~104,体外存活期为3~5d。自然条件下,除侵染花生外,还可侵染 大豆、芝麻等作物。人工摩擦接种可系统侵染决明、望江南、绛三叶草、克氏烟和白羽扁豆 等植物:在苋色藜上产生局部枯斑;不侵染心叶烟、普通烟和曼陀罗等常见鉴别寄主。 花生黄花叶病毒:病原为黄瓜花叶病毒中国花生株系( Cucumber mosaic virus--chi arachis,CMⅤ-CA),属黄瓜花叶病毒属Clcwυwis。病毒粒体球形,直径28.7mm,衣壳蛋白 的分子量为26000u,有4个RNA组分,分子量分别为1.16×10、1.05×10、081×106和039 ×10°u。稀释限点102~103,致死温度55~60℃,体外存活期6-7d(28℃)。寄主范围很广, 人工接种可侵染供试的6科36种植物中的31种。系统侵染千日红、甜菜、菠菜、刀豆、绛三 叶草、豇豆、克氏烟、心叶烟、黄瓜、蕃茄等,但在黄瓜、蕃茄上不表现症状。局部侵染苋色 藜、昆诺藜、灰藜、曼陀罗等。不侵染大豆、杂三叶草、红三叶草、白三叶草等。 花生矮化病毒病:病原为花生矮化病毒( Peanut stunt virus. PSv),属黄瓜花叶病毒属 病毒粒体球形,直径约30nm。钝化温度为50~60℃(50~55℃),稀释限点为103~10-4 体外存活期为84~96h。该病毒寄主范围较广,自然条件下可侵染花生、菜豆、大豆、烟草

花生条纹病毒病:感病植株先在顶端嫩叶上出现褪绿斑,后发展成浅绿与绿色相间的斑 驳,沿叶脉形成断续绿色条纹或橡叶状花纹,或一直呈系统性的斑驳症状。感病早的植株稍 有矮化。 花生黄花叶病毒病:病株先在顶端嫩叶上出现褪绿黄斑,叶脉变淡,叶色发黄,叶缘上 卷,随后发展为黄绿相间的黄花叶症状,病株中度矮化。该病常与花生条纹病毒病混合发生, 表现黄斑驳、绿色条纹等复合症状。 花生矮化病毒病:病株顶端叶片出现褪绿斑,并发展成绿色与浅绿相间的花叶,新长出 的叶片通常展开时是黄色的,但可以转变成正常绿色,叶片变窄小,叶缘有时出现波状扭曲。 病株结荚少而小,有时畸形或开裂。 病原 花生条纹病毒病:由花生条纹病毒(Peanut Stripe Virus,PStV)引起,该病毒属马铃薯 Y 病毒属。病毒粒体线状,大小为 752 nm×12nm,沉降系数为 150s,蛋白外壳亚基只有一 个组分,分子量为 33500u,基因组为+ssRNA,分子量为 3.1×106 道尔顿。钝化温度为 60~ 65℃,稀释限点为 10-3~10-4,体外存活期为 3~5d。自然条件下,除侵染花生外,还可侵染 大豆、芝麻等作物。人工摩擦接种可系统侵染决明、望江南、绛三叶草、克氏烟和白羽扁豆 等植物;在苋色藜上产生局部枯斑;不侵染心叶烟、普通烟和曼陀罗等常见鉴别寄主。 花生黄花叶病毒:病原为黄瓜花叶病毒中国花生株系(Cucumber Mosaic Virus—China arachis ,CMV—CA),属黄瓜花叶病毒属 Cucumovirus。病毒粒体球形,直径28.7nm,衣壳蛋白 的分子量为26000u,有 4 个 RNA 组分,分子量分别为 1.16×106、1.05×106、0.81×106 和0.39 ×106 u。稀释限点 10-2~10-3 ,致死温度 55~60℃,体外存活期 6~7d(28℃)。寄主范围很广, 人工接种可侵染供试的 6 科 36 种植物中的 31 种。系统侵染千日红、甜菜、菠菜、刀豆、绛三 叶草、豇豆、克氏烟、心叶烟、黄瓜、蕃茄等,但在黄瓜、蕃茄上不表现症状。局部侵染苋色 藜、昆诺藜、灰藜、曼陀罗等。不侵染大豆、杂三叶草、红三叶草、白三叶草等。 花生矮化病毒病:病原为花生矮化病毒(Peanut stunt virus,PSV),属黄瓜花叶病毒属。 病毒粒体球形,直径约 30nm。钝化温度为 50~60℃(50~55℃),稀释限点为 10-3~10-4, 体外存活期为 84~96h。该病毒寄主范围较广,自然条件下可侵染花生、菜豆、大豆、烟草

苜蓿、三叶草、刺槐等作物,人工接种可侵染许多豆科植物,还可侵染藜科、菊科、葫芦科 和茄科的一些植物。根据病毒的寄主范围、寄主反应和血清学反应的差异,已报道有PSVE W、J、H、B、T、Tp、M、Ag、G、M、C等株系。我国学者将分离自河南非严重矮化病 株的分离物定名为新的轻型株系( PSV-Mi):有人将分离自山东省的严重矮化病株的分离物 定名为新的C株系(PSVC)。有人根据对我国6个花生矮花病毒分离物的血清学和壳蛋白 基因序列分析,建议将我国PSV株系划分为一个新PSV亚组,即PSV亚组Ⅲl1998年将 分离自河南、北京、山东、河北的29个PSV分离物根据症状严重程度划分为致病力强、中、 弱3种类型,其中河南开封、郑州以弱型为主,河北迁安、滦县以强型为主,北京、山东3 种类型均有。 病害循环 PStⅤ、CMV和PSⅤ引起的3种病毒均可通过花生种子传播,传毒率分别达1 1%~3%和01%。种子带毒率与品种和侵染时期有关,感病早带病率高,如花生生育早期人 工接种PSV,种子带毒率可高达37%。带毒种子是PStⅤ和CMV的主要初侵染源,CMV 和PSV还可在田间越冬寄主上存活,成为来年病害的初侵染源。在花生生长季节,3种病 毒均主要靠蚜虫以非持久性方式在田间传播。豆蚜、棉蚜、桃蚜等多种蚜虫均可传播,以豆 蚜传播PStⅤ和PSV的效率最高。汁液摩擦也均可传毒。 发病条件 PStⅤ、CMv和RSⅤ3种病毒病的发生和流行与毒源数量、介体蚜虫数量、花生品种和 生育期有密切关系。花生种子带毒率高、田间毒源量大且距花生田近,发病就重。如PStⅤ, 花生种子带毒率达2%~5%就足以导致病害流行。在美国白色苜蓿是PSV的主要越冬寄主 凡是与感染PSV的白色苜蓿地邻近的花生田,矮化病毒病发病率就高。国内外研究均表明 在离毒源PStⅤloom的田中播种无毒花生种子,基本不发生条纹病毒病。一般大粒种子带 毒率低,小粒种子带毒率高 在存在毒源和感病品种的条件下,蚜虫发生早晚和数量是影响病毒病流行的主要因素。 传毒蚜虫发生早、数量多、传毒效率高,病害就易于流行。花生生长前期的降雨量是影响蚜 虫发生和活动程度的主要因素,降雨量小,气候温和、干燥,蚜虫发生量和活动程度就大 蚜虫传毒效率与蚜虫种类和病毒株系类型有关。豆蚜传PSt的效率最高,每株10头蚜虫, 饲喂1~2h,植株发病率达90%~100%,而棉蚜传毒的发病率仅为33%,同等条件下,豆 蚜对 PStv-mild mottle株系的传毒率为10%,而对 PStv-blotch株系的传毒率仅为3% 不同花生品种对病毒病的抗性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没有发现高抗和免疫品种。国内外已 对上万份花生材料进行了抗病毒鉴定,均未发现理想的抗性材料,只是选出了一些症状较轻 发病迟、种子带毒率低、损失率小的具田间抗病性或耐病性的材料。但在野生种中已发现了 多种对PStV免疫的材料。 病害控制 控制花生病毒病应采用以选用无毒种子和治蚜防病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 1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通过常规育种和生物技术相结合,培育抗病毒病的花生品种是 很有希望的。在野生花生品种资源中已发现2份免疫材料。目前研究最多的是向植物体内导 入病毒的外壳蛋白基因。国外许多科学家正在积极研究将PSV外壳蛋白基因导入花生中去 有望得到抗PSt的转基因花生材料。当前可选择种植感病程度轻和种子传毒率低的品种有: 豫花1号、海花1号、豫花7号、徐花3号、冀油2号、鲁花11号、中花4号和鲁花14

苜蓿、三叶草、刺槐等作物,人工接种可侵染许多豆科植物,还可侵染藜科、菊科、葫芦科 和茄科的一些植物。根据病毒的寄主范围、寄主反应和血清学反应的差异,已报道有 PSV-E、 W、J、H、B、T、Tp、M、Ag、G、Mi、C 等株系。我国学者将分离自河南非严重矮化病 株的分离物定名为新的轻型株系(PSV-Mi);有人将分离自山东省的严重矮化病株的分离物 定名为新的 C 株系(PSV-C)。有人根据对我国 6 个花生矮花病毒分离物的血清学和壳蛋白 基因序列分析,建议将我国 PSV 株系划分为一个新 PSV 亚组,即 PSV 亚组 III。1998 年将 分离自河南、北京、山东、河北的 29 个 PSV 分离物根据症状严重程度划分为致病力强、中、 弱 3 种类型,其中河南开封、郑州以弱型为主,河北迁安、滦县以强型为主,北京、山东 3 种类型均有。 病害循环 PStV、CMV 和 PSV 引起的 3 种病毒均可通过花生种子传播,传毒率分别达 1%~10%、 1%~3%和 0.1%。种子带毒率与品种和侵染时期有关,感病早带病率高,如花生生育早期人 工接种 PStV,种子带毒率可高达 37%。带毒种子是 PStV 和 CMV 的主要初侵染源,CMV 和 PSV 还可在田间越冬寄主上存活,成为来年病害的初侵染源。在花生生长季节,3 种病 毒均主要靠蚜虫以非持久性方式在田间传播。豆蚜、棉蚜、桃蚜等多种蚜虫均可传播,以豆 蚜传播 PStV 和 PSV 的效率最高。汁液摩擦也均可传毒。 发病条件 PStV、CMV 和 RSV 3 种病毒病的发生和流行与毒源数量、介体蚜虫数量、花生品种和 生育期有密切关系。花生种子带毒率高、田间毒源量大且距花生田近,发病就重。如 PStV, 花生种子带毒率达 2%~5%就足以导致病害流行。在美国白色苜蓿是 PSV 的主要越冬寄主, 凡是与感染 PSV 的白色苜蓿地邻近的花生田,矮化病毒病发病率就高。国内外研究均表明, 在离毒源 PStV 100m 的田中播种无毒花生种子,基本不发生条纹病毒病。一般大粒种子带 毒率低,小粒种子带毒率高。 在存在毒源和感病品种的条件下,蚜虫发生早晚和数量是影响病毒病流行的主要因素。 传毒蚜虫发生早、数量多、传毒效率高,病害就易于流行。花生生长前期的降雨量是影响蚜 虫发生和活动程度的主要因素,降雨量小,气候温和、干燥,蚜虫发生量和活动程度就大。 蚜虫传毒效率与蚜虫种类和病毒株系类型有关。豆蚜传 PStV 的效率最高,每株 10 头蚜虫, 饲喂 1~2h,植株发病率达 90%~100%,而棉蚜传毒的发病率仅为 33%,同等条件下,豆 蚜对 PStV-mild mottle 株系的传毒率为 10%,而对 PStV-blotch 株系的传毒率仅为 3%。 不同花生品种对病毒病的抗性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没有发现高抗和免疫品种。国内外已 对上万份花生材料进行了抗病毒鉴定,均未发现理想的抗性材料,只是选出了一些症状较轻、 发病迟、种子带毒率低、损失率小的具田间抗病性或耐病性的材料。但在野生种中已发现了 多种对 PStV 免疫的材料。 病害控制 控制花生病毒病应采用以选用无毒种子和治蚜防病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 1.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 通过常规育种和生物技术相结合,培育抗病毒病的花生品种是 很有希望的。在野生花生品种资源中已发现 2 份免疫材料。目前研究最多的是向植物体内导 入病毒的外壳蛋白基因。国外许多科学家正在积极研究将 PStV 外壳蛋白基因导入花生中去, 有望得到抗 PStV 的转基因花生材料。当前可选择种植感病程度轻和种子传毒率低的品种有: 豫花 1 号、海花 1 号、豫花 7 号、徐花 3 号、冀油 2 号、鲁花 11 号、中花 4 号和鲁花 14

号等 2选用无毒或带毒率低的种子,杜绝或减少初浸染毒源调运的花生种子要经过检测, 防止病毒随种子远距离传播到无病区。在美国由于实行了严格的种子检测计划,在很大程度 上阻止了PStV的蔓延。要选无病田或无病株留种,无病留种田应与大田花生隔离100m以 上,并选大粒子仁作种子。苗期及时拔除病株 3治蚜防病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驱避蚜虫:播种时穴施3%呋喃丹颗粒剂37~ 56kghm2,或用其他杀蚜虫药剂处理种子:清除田间和周围杂草,减少蚜虫来源:苗期及时 喷药治蚜等措施,以阻止蚜虫的传病作用,可延缓和减轻病害的流行及为害。 4药剂防治苗期喷施病毒钝化剂,如20%毒病毒、菌毒淸、病毒A、83增抗剂、抗 毒剂1号、病毒王等,每隔7~10d喷1次,连喷3~4次,均有一定防治效果

号等。 2.选用无毒或带毒率低的种子,杜绝或减少初浸染毒源 调运的花生种子要经过检测, 防止病毒随种子远距离传播到无病区。在美国由于实行了严格的种子检测计划,在很大程度 上阻止了 PStV 的蔓延。要选无病田或无病株留种,无病留种田应与大田花生隔离 100m 以 上,并选大粒子仁作种子。苗期及时拔除病株。 3.治蚜防病 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驱避蚜虫;播种时穴施 3%呋喃丹颗粒剂 37~ 56kg/hm2,或用其他杀蚜虫药剂处理种子;清除田间和周围杂草,减少蚜虫来源;苗期及时 喷药治蚜等措施,以阻止蚜虫的传病作用,可延缓和减轻病害的流行及为害。 4.药剂防治 苗期喷施病毒钝化剂,如 20%毒病毒、菌毒清、病毒 A、83 增抗剂、抗 毒剂 1 号、病毒王等,每隔 7~10d 喷 1 次,连喷 3~4 次,均有一定防治效果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