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普通植物病理学 Plant Pathology》课程教学资源(讲义)花生茎腐病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DOC,文档页数:2,文件大小:35.51KB,团购合买
花生茎腐病 Peanut Diplodia Collar Rot 花生茎腐病是花生的常见病害,各花生产区均有发生,以江苏、山东发生最重,发病 率一般为10%~20%,严重的达60%~70%,常造成整株枯死,减产60%该病还可为害棉 花、甘薯、柑橘、赤豆、绿豆等20多种作物。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

花生茎腐病 Peanut Diplodia Collar rot 花生茎腐病是花生的常见病害,各花生产区均有发生,以江苏、山东发生最重,发病 率一般为10%~20%,严重的达60%~70%,常造成整株枯死,减产60%。该病还可为害棉 花、甘薯、柑橘、赤豆、绿豆等20多种作物 症状 从苗期到成株期均可发生,但有两个发病高峰,即苗期和结果期。为害子叶、根和茎 等部位。 种子萌发后即可感病,受害子叶黑褐色,呈干腐状,并可沿子叶柄扩展到茎基部,茎 基受害,初产生黄褐色、水渍状不规则形病斑,随后变为黑褐色腐烂,病株叶片变黄,萎蔫 下垂,数天后即可枯死。潮湿条件下,病部密生黑色突起小点(分生孢子器):干燥时病部皮 层紧贴茎秆,髓中空。花生成株期多为害主茎和侧枝的基部,初期产生黄褐色水渍状病斑 以后病斑向上向下扩展,造成根、茎基变黑枯死,有时可扩展到茎秆中部,或直接侵染茎秆 中部,使病部以上茎秆枯死,病部以下茎秆仍可生长。但最终仍向下扩展造成全枝和整株枯 死。病部易折断,地下荚果不实,或脱落腐烂。病部密生小黑点 病原 病原为棉色二孢 Diplodia gossypina( Cooke)M. et C.,属半知菌亚门色二孢属。有性态 为柑橘囊孢壳 Physalospora rhodina(B.etC)Loke,异名有: P gossypina Stevens,属子囊菌 亚门。病部的小黑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常突出于寄主体表,黑色,近球形,直径220~ 230μm,顶端孔口部呈乳头状突起。分生孢子梗细长,不分枝,无色。分生孢子初期无色 透明,单细胞,椭圆形,后期变为暗褐色,双细胞,大小为20.9~266μm×174~13.3μm 两种分生孢子都能萌发,且萌发及生长速度很快,在27℃水滴中经105min开始发芽,2h 萌发率可达60%,25h芽管长度可达孢子长度的8~10倍 在马铃薯琼脂培养基上,菌落初为灰白色,菌丝绒毛状,培养3~5d后,底部变为黑 色。在麦粒培养基上能产生分生孢子器和分生孢子。菌丝生长温度为10~40℃,最适为23 35℃,致死温度为55℃10min,在-1~-3℃下经27d仍有侵染力。病菌耐水和耐干燥能力很 强。水浸243d后再接种花生,发病率仍高达90%以上,室外病株干燥226d及室内病株干 燥896d,病菌仍有侵染力 病害循环 病菌在遗留田间的病株残体、土壤、果壳、种子和粪肥中越冬,成为次年初侵染源 病菌在土壤中分布很深,在多年连作的轻沙土中深60cm处仍有病菌,但以0~15cm的表层 土内最多。病株喂牛后排出的粪便及用病残体、病土沤制的粪肥,若不经高温发酵,病菌并 不完全死亡。经山东省分离,病株果壳、果仁的带菌率分别达374%和65.4% 花生茎腐病菌是一种弱寄生菌,主要从伤口侵入,尤其是从阳光直射和土表高温造成的灼伤 侵入,也可直接侵入,但直接侵入潜育期长、发病率低。病菌在田间主要借流水、风雨传播, 也可靠人、畜、农具在农事活动中传播,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调运带菌的荚果、种子可使

花生茎腐病 Peanut Diplodia Collar Rot 花生茎腐病是花生的常见病害,各花生产区均有发生,以江苏、山东发生最重,发病 率一般为 10%~20%,严重的达 60%~70%,常造成整株枯死,减产 60%。该病还可为害棉 花、甘薯、柑橘、赤豆、绿豆等 20 多种作物。 症状 从苗期到成株期均可发生,但有两个发病高峰,即苗期和结果期。为害子叶、根和茎 等部位。 种子萌发后即可感病,受害子叶黑褐色,呈干腐状,并可沿子叶柄扩展到茎基部,茎 基受害,初产生黄褐色、水渍状不规则形病斑,随后变为黑褐色腐烂,病株叶片变黄,萎蔫 下垂,数天后即可枯死。潮湿条件下,病部密生黑色突起小点(分生孢子器);干燥时病部皮 层紧贴茎秆,髓中空。花生成株期多为害主茎和侧枝的基部,初期产生黄褐色水渍状病斑, 以后病斑向上向下扩展,造成根、茎基变黑枯死,有时可扩展到茎秆中部,或直接侵染茎秆 中部,使病部以上茎秆枯死,病部以下茎秆仍可生长。但最终仍向下扩展造成全枝和整株枯 死。病部易折断,地下荚果不实,或脱落腐烂。病部密生小黑点。 病原 病原为棉色二孢 Diplodia gossypina(Cooke)M. et C.,属半知菌亚门色二孢属。有性态 为柑橘囊孢壳 Physalospora rhodina(B. et C.) Looke,异名有:P.gossypina Stevens,属子囊菌 亚门。病部的小黑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常突出于寄主体表,黑色,近球形,直径 220~ 230μm,顶端孔口部呈乳头状突起。分生孢子梗细长,不分枝,无色。分生孢子初期无色 透明,单细胞,椭圆形,后期变为暗褐色,双细胞,大小为 20.9~26.6μm×17.4~13.3μm。 两种分生孢子都能萌发,且萌发及生长速度很快,在 27℃水滴中经 105min 开始发芽,2h 萌发率可达 60%,25h 芽管长度可达孢子长度的 8~10 倍。 在马铃薯琼脂培养基上,菌落初为灰白色,菌丝绒毛状,培养 3~5d 后,底部变为黑 色。在麦粒培养基上能产生分生孢子器和分生孢子。菌丝生长温度为 10~40℃,最适为 23~ 35℃,致死温度为 55℃ 10min,在-1~-3℃下经 27d 仍有侵染力。病菌耐水和耐干燥能力很 强。水浸 243d 后再接种花生,发病率仍高达 90%以上,室外病株干燥 226d 及室内病株干 燥 896d,病菌仍有侵染力。 病害循环 病菌在遗留田间的病株残体、土壤、果壳、种子和粪肥中越冬,成为次年初侵染源。 病菌在土壤中分布很深,在多年连作的轻沙土中深 60cm 处仍有病菌,但以 0~15cm 的表层 土内最多。病株喂牛后排出的粪便及用病残体、病土沤制的粪肥,若不经高温发酵,病菌并 不完全死亡。经山东省分离,病株果壳、果仁的带菌率分别达 37.4%和 65.4%。 花生茎腐病菌是一种弱寄生菌,主要从伤口侵入,尤其是从阳光直射和土表高温造成的灼伤 侵入,也可直接侵入,但直接侵入潜育期长、发病率低。病菌在田间主要借流水、风雨传播, 也可靠人、畜、农具在农事活动中传播,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调运带菌的荚果、种子可使

病害远距离传播。 发病条件 花生品种及种子质量对病害发生轻重影响很大。花生品种间抗病性有差异,一般直立 型的花生发病重。花生在收获前受水淹,使荚果带菌率提高:或收获后遇阴雨天气,种子没 有及时晒干,贮藏中发霉,播种后发病都重。据调查,播种发霉种子,田间发病率可达25% 正常种子发病率仅为3%~4%气候条件对病害发生也有很大影响。当5cm土温稳定在23 25℃,相对湿度60%~70%,旬降雨量10~40mm,有利于病害发生。当大雨后骤晴,或气 候干旱,土表温度高,植株易受灼伤,病害发生亦重。因此沙土地、红土地亦利于病害发生 耕作栽培管理措施对病害发生也有很大影响。一般连作田发病重,轮作田发病轻;深翻田比 不深翻田发病轻:施腐熟有机肥多的田比施肥少的田发病轻;播种早的比播种晚的发病重 管理粗放田比管理精细田发病重:地下害虫多的田块比地下害虫少的田块发病重。 病害控制 控制花生茎腐病首先要保证种子质量,做好种子消毒工作,其次要加强农业防治,必 要时进行药剂防治 1选用无病种子和种孑消毒选无病或发病轻的田块留种,在霜冻前选晴天收获,收后 及时晒干,贮藏期要防止种子受潮发霉,播前进行选种、哂种,剔除瘪小、发霉及受伤的种 子,用种子重0.25~0.5的50%多菌灵+50%福美双(1:1)拌种,拌种方法是:在药剂中加入5 10倍的细干土,混合均匀成药土,将种子用水喷湿或浸种摧芽24h后捞出,淋去多余水分, 再将药土和种子充分混合均匀,拌后立即播种,也可用0.5%~1%多菌灵液浸种24h。据江 苏、山东等地试验,防病增产效果十分显著,防病效果可达99%以上,并可兼治根腐、冠 腐、立枯等病害,平均增产30%左右。 2农业防治病田可与禾谷类作物和其他非寄主作物轮作,轻病田轮作1~2年,重病 田轮作2~3年。不要与棉花、甘薯及豆类等寄主作物轮作。花生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病残 体,并进行深翻。施足基肥,追施草木灰,根据土壤墒情,适时排灌 3药剂防治用50%多菌灵,在花生齐苗后和开花前各喷1次,或在发病初期喷药 2次,对该病也有一定防治效果 4选用抗病品种如巨野小花生、农花26、蓬莱白粒小花生等对该病均有一定抗性

病害远距离传播。 发病条件 花生品种及种子质量对病害发生轻重影响很大。花生品种间抗病性有差异,一般直立 型的花生发病重。花生在收获前受水淹,使荚果带菌率提高;或收获后遇阴雨天气,种子没 有及时晒干,贮藏中发霉,播种后发病都重。据调查,播种发霉种子,田间发病率可达 25%, 正常种子发病率仅为 3%~4%。气候条件对病害发生也有很大影响。当 5cm 土温稳定在 23~ 25℃,相对湿度 60%~70%,旬降雨量 10~40mm,有利于病害发生。当大雨后骤晴,或气 候干旱,土表温度高,植株易受灼伤,病害发生亦重。因此沙土地、红土地亦利于病害发生。 耕作栽培管理措施对病害发生也有很大影响。一般连作田发病重,轮作田发病轻;深翻田比 不深翻田发病轻;施腐熟有机肥多的田比施肥少的田发病轻;播种早的比播种晚的发病重; 管理粗放田比管理精细田发病重;地下害虫多的田块比地下害虫少的田块发病重。 病害控制 控制花生茎腐病首先要保证种子质量,做好种子消毒工作,其次要加强农业防治,必 要时进行药剂防治。 1.选用无病种子和种子消毒 选无病或发病轻的田块留种,在霜冻前选晴天收获,收后 及时晒干,贮藏期要防止种子受潮发霉,播前进行选种、晒种,剔除瘪小、发霉及受伤的种 子,用种子重 0.25~0.5 的 50%多菌灵+50%福美双(1:1)拌种,拌种方法是:在药剂中加入 5~ 10 倍的细干土,混合均匀成药土,将种子用水喷湿或浸种摧芽 24h 后捞出,淋去多余水分, 再将药土和种子充分混合均匀,拌后立即播种,也可用 0.5%~1%多菌灵液浸种 24h。据江 苏、山东等地试验,防病增产效果十分显著,防病效果可达 99%以上,并可兼治根腐、冠 腐、立枯等病害,平均增产 30%左右。 2.农业防治 病田可与禾谷类作物和其他非寄主作物轮作,轻病田轮作 1~2 年,重病 田轮作 2~3 年。不要与棉花、甘薯及豆类等寄主作物轮作。花生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病残 体,并进行深翻。施足基肥,追施草木灰,根据土壤墒情,适时排灌。 3.药剂防治 用 50%多菌灵,在花生齐苗后和开花前各喷 1 次,或在发病初期喷药 1~ 2 次,对该病也有一定防治效果。 4.选用抗病品种 如巨野小花生、农花 26、蓬莱白粒小花生等对该病均有一定抗性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