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电报公司)合并后易名为Thomson-CSF。最初,该集团的主要业务大多与军事有关,大客 户很少,在人们眼里它是一家军工企业。2000年,Thomson收购英国Racal公司后,开始 进入民用领域,业务不断增长。 Thomson在彩电、彩管方面有34000种专利,在全球专利数量上仅次于BM,每年专 利费就坐收4亿欧元。但是,由于种种原因,Thomson集团的彩电业务连续多年亏损,2003 年该业务亏损总额高达17.32亿元人民币。其北美的品牌RCA原本在大名鼎鼎的GE旗下, 由于多年亏损,当时的GE CEO Jack Welch将其转卖给Thomson( 4.并购过程 (I)收购Schneider TCL因为拓展海外业务的需要,一直密切关注着欧洲市场。当Schneider还在亏损与困 境中挣扎时,德国巴伐利亚州政府主动找到TCL公司,希望双方合作能找到解决Schneider 问题的办法,并表示将全力支持TCL。TCL最后对Schneider进行了详细的调查。 双方经过大半年的接触和谈判,最后TCL宣布以820万欧元全面收购Schneider, 包括Schneider旗下的商标、生产设备,还有其研发力量、销售渠道和存货。 根据双方协议,TCL通过其新成立的全资附属公司Schneider Electronics GmbH收购 Schneider的生产设施、存货及多个品牌,其中包括“Schneider'”及“Dual”等著名品牌的 商标权益。Schneider Electronics GmbH同时协议租用位于Tuerkheim面积达2.4万平方米的 生产设施,生产电视机和音响,把它建立TCL位于欧洲的生产基地。 (2)联烟Thomson 2004年北京时间1月29日凌晨,在法国巴黎总统府,李东生与法国Thomson首席执行 官Charles Dehelly签订共同成立TCL-Thomson Electronics(简称TTE)的协议,其中TCL 集团持有TTE67%的股份,Thomson持有33%的股份。TCL集团把其在中国内地、越南及德 国的所有彩电和DVD生产厂房、研发机构、销售网络等业务投入TTE,而Thomson把所有 位于墨西哥、波兰以及泰国的彩电生产厂房、所有DVD的销售业务以及所有彩电及DVD 的研发中心投入TTE。合资公司的年销量超过1800万台,约占全球彩电市场份额的10%, 我国企业首次在主流产业领域经济规模位居世界第一。TCL集团也由此成为我国第一个真正 意义上的国际化企业。 股权置换是并购的第二步。2005年8月,TCL集团发布公告称,根据子公司TCL多媒体 此前与法国Thomson公司达成的《换股选择权协议》,Thomson己于2005年8月10日完成 换股,即将其所持TTE33%的股权转让给TCL多媒体,TTE成为TCL多媒体的全资子公司,而 Thomson将获得TCL多媒体新发行股份约11.4亿股,占发行后TCL多媒体股份总数的 29.32%。换股后TCL集团间接持有TCL多媒体的比例出现下降,由54.81%降至38.74%,但仍 为TCL多媒体第一大股东。 5.并购的得与失 (I)收购Schneider的得与失 Schneider在欧盟内部,特别是德国,是个非常好的品牌。同时,其遍布全世界的销售 渠道和强大的技术力量,也将有助于TCL进一步开拓欧洲乃至世界市场的业务。 TCL国际控股董事局主席李东生曾说:“收购Schneider的资产将有助于我们开展欧洲 市场的业务。位于Tuerkheim的厂房,将会是我们针对欧洲市场生产电视及其他家庭娱乐产 品的基地。Schneider旗下的多个品牌全是著名的电子产品品牌,我们由此获得了它的分销 网络。” 另外,此次收购还可以绕开欧盟包括反倾销等措施在内的种种壁垒,直接在欧盟内部站 稳脚跟。2001年,Schneider在欧洲市场也有超过41万台彩电的市场份额,超过了当时中国 66 电报公司)合并后易名为 Thomson-CSF。最初,该集团的主要业务大多与军事有关,大客 户很少,在人们眼里它是一家军工企业。2000 年,Thomson 收购英国 Racal 公司后,开始 进入民用领域,业务不断增长。 Thomson 在彩电、彩管方面有 34000 种专利,在全球专利数量上仅次于 IBM,每年专 利费就坐收4亿欧元。但是,由于种种原因,Thomson 集团的彩电业务连续多年亏损,2003 年该业务亏损总额高达 17.32 亿元人民币。其北美的品牌 RCA 原本在大名鼎鼎的 GE 旗下, 由于多年亏损,当时的 GE CEO Jack Welch 将其转卖给 Thomson( 4. 并购过程 (1) 收购 Schneider TCL 因为拓展海外业务的需要,一直密切关注着欧洲市场。当 Schneider 还在亏损与困 境中挣扎时,德国巴伐利亚州政府主动找到 TCL 公司,希望双方合作能找到解决 Schneider 问题的办法,并表示将全力支持 TCL。TCL 最后对 Schneider 进行了详细的调查。 双方经过大半年的接触和谈判,最后 TCL 宣布以 820 万欧元全面收购 Schneider, 包括 Schneider 旗下的商标、生产设备,还有其研发力量、销售渠道和存货。 根据双方协议,TCL 通过其新成立的全资附属公司 Schneider Electronics GmbH 收购 Schneider 的生产设施、存货及多个品牌,其中包括“Schneider”及“Dual”等著名品牌的 商标权益。Schneider Electronics GmbH 同时协议租用位于 Tuerkheim 面积达 2.4 万平方米的 生产设施,生产电视机和音响,把它建立 TCL 位于欧洲的生产基地。 (2) 联姻 Thomson 2004 年北京时间 1 月 29 日凌晨,在法国巴黎总统府,李东生与法国 Thomson 首席执行 官 Charles Dehelly 签订共同成立 TCL-Thomson Electronics(简称 TTE)的协议,其中 TCL 集团持有 TTE67%的股份,Thomson 持有 33%的股份。TCL 集团把其在中国内地、越南及德 国的所有彩电和 DVD 生产厂房、研发机构、销售网络等业务投入 TTE,而 Thomson 把所有 位于墨西哥、波兰以及泰国的彩电生产厂房、所有 DVD 的销售业务以及所有彩电及 DVD 的研发中心投入 TTE。合资公司的年销量超过 1800 万台,约占全球彩电市场份额的 10%, 我国企业首次在主流产业领域经济规模位居世界第一。TCL 集团也由此成为我国第一个真正 意义上的国际化企业。 股权置换是并购的第二步。2005 年 8 月,TCL 集团发布公告称,根据子公司 TCL 多媒体 此前与法国 Thomson 公司达成的《换股选择权协议》,Thomson 已于 2005 年 8 月 10 日完成 换股,即将其所持 TTE33%的股权转让给 TCL 多媒体,TTE 成为 TCL 多媒体的全资子公司,而 Thomson 将获得 TCL 多媒体新发行股份约 11.4 亿股,占发行后 TCL 多媒体股份总数的 29.32%。换股后 TCL 集团间接持有 TCL 多媒体的比例出现下降,由 54.81%降至 38.74%,但仍 为 TCL 多媒体第一大股东。 5. 并购的得与失 (1) 收购 Schneider 的得与失 Schneider 在欧盟内部,特别是德国,是个非常好的品牌。同时,其遍布全世界的销售 渠道和强大的技术力量,也将有助于 TCL 进一步开拓欧洲乃至世界市场的业务。 TCL 国际控股董事局主席李东生曾说:“收购 Schneider 的资产将有助于我们开展欧洲 市场的业务。位于 Tuerkheim 的厂房,将会是我们针对欧洲市场生产电视及其他家庭娱乐产 品的基地。Schneider 旗下的多个品牌全是著名的电子产品品牌,我们由此获得了它的分销 网络。” 另外,此次收购还可以绕开欧盟包括反倾销等措施在内的种种壁垒,直接在欧盟内部站 稳脚跟。2001 年,Schneider 在欧洲市场也有超过 41 万台彩电的市场份额,超过了当时中国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