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术的角度记载这些事情,透露出其思想有儒家、道《乐》、《易》、《春秋》”六经并称的局面被遮掩了。与司马 家阴阳家等不同的渊源,烙有汉初思想融合的印记。迁同时偏早的《南子·泰族训》亦把《易》列为六经之 《太史公自序》说:“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岁而有孔首,可见,司马迁这种“正《易》传”的做法不但是受到孔 子。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岁,有能绍明世,正《易传》,子晚年喜易和自己家学渊源的影响,更是汉代统治者 继《春秋》,本《诗》、《书》、《礼》《乐》之际,意在斯乎,意大力提倡的结果 在斯乎!小子何敢让焉。”我们知道,孔子“不语怪力、 班固认为孔子是《易传》的作者,《汉书·艺文志》 乱、神”,司马迁以孔子的继承者自居,他和孔子“后其说:“孔氏为之《彖》、《象》、《系辞》、《文言》、《序卦》之属 祝卜”“观其德义”的易学主旨非常相近,但在易学思十篇”实际上这一说法源自《史记》,《史记·孔子世 想的边缘,却展现了和孔子思想不同的素地 家》云:“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 《史记·儒林传》记载了孔子传易,六世至齐人田《文言》。’同马迁把整理编订《易传》的工作归功于孔子 何的易学传承谱系,并说“然要言《易》者本於杨何之我们知道,《易传》并非成书于一人一时,彼此的思想并 家”。司马迁生于景帝中元五年(前145年),约卒于昭不一致,司马迁在突出孔子的同时,把孔门后学的成果 帝之初(前86年)。《书·儒林传》云:“武帝时,婴尝遮掩了。陈鸿森先生认为,“然按核其实,其易学之不 与董仲舒论于上前。其人精悍,处事分明,仲舒不能难行乎世,恐与当时时兴之田氏《易》不合有以致之 也。司马迁与韩婴生卒年代很接近,同属景帝、武帝时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代。西汉时期,韩氏《易》学被立为学官,可知韩婴是汉 我们从不否认司马迁是伟大的史学家,也不否认 初易学传承的重要人物,那么,司马迁为何不记录韩婴《史记》是恢宏的史学巨著,但我们必须认识到《史记》 的《易》学传承呢?原因可能有三点:一是虽然韩婴是易学观的背后是汉代孔子和六经,尤其是《周易》地位 汉初易学传承的重要人物,根据《汉书·儒林传》云:日益提升的政治形势。我们不苛求古人,但我们必须 滿燕赵间好《诗》,故其《易》微,唯韩氏自传之”,韩氏易学对司马迁的易学观进行检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认识 真正产生影响是在汉宣帝时代,在司马迁生活的景帝、到这种易学观掩盖下的历史真实 武帝时代,其影响并不是很大;二是汉武帝时代,孔子 的地位不断上升,儒学开始成为意识形态,今古文之争参考文献 已显端倪韩婴的易学来源于孔子,司马迁以“正《易(清)张惠言.[M]上海:上海书局清光绪14年[1891 传》”自居不记载韩婴的易学谱系,可能是出于维护自2 己师门易说正统的需要;三是先秦至汉初,儒家易学传2](徜)王先谦·皇清经解续编411南京凤凰出版社, 承中同时存在着两个系统,即《周易》系统和《归藏》系 2005,89 统我们知道帛书《易经》的卦序和少数卦名,与传世3]徐芹庭,两汉十六家易注阐微M台北:五洲出版社 1975,86-87. 文献记载的《归藏》相同帛书《易传》的卦序和今本《易(410李学勤周易溯源M]成都巴蜀书社2004153 传》相同区分《周易》和《归藏》标准在于经,而不在于5]13]16刘玉建《子夏易传》真伪考证],山东大学学报 传,帛书《易传》从总体上说应属于归藏》系统韩婴的(哲学社会科学版),195,4)34.38 易学和帛书《易传》存在着渊源关系,司马迁记述的是6刘汝霖汉晋学术编年[M]北京中华书局,98742 《周易》系统所以对韩婴《易》学不予记载 [7]刘大钧再读帛书《缪和》篇周易研究2007、5):3-10 西汉初年《易》在六经中仅排第三位。《新语·道8宋立林读帛书《缪和》札记门2007,(5):14 基》:“《春秋》以仁义贬绝;《诗》以仁义存亡;《乾》、《坤》9]钱程先秦诸子系年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01 以仁和合,八卦以义相承;《书》以仁叙九族君臣以义[!饶宗顾饶宗顾史学论著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制忠《礼》以仁尽节:(乐》以礼升降。呵马迁在《太史公1035 自序》中把《易》排在第一位“《易》著天地阴阳四时五214刘彬子夏易学考周易研究2006,3):19.30 [5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M]扬州:;广陵书社2004,45. 行,故长于变《礼》经纪人伦故长于行《书》记先王之(1719陈鸿森:“子夏易传”考辩]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所 事故长于政,《诗》记山川溪谷禽兽草木牝牡雌雄,故集刊第五十六本第二部分),195359.404 长于风《乐》乐所以立,故长于和《春秋》辨是非,故长18赵善诒说苑疏证[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 于治人。仳后经刘向、刘歆、扬雄、班固等人的不断努272-273 力,在西汉末年,《易》为五经之“原”的地位被确立起来 随着《周易》地位的升格,战国时期“《诗》、《书》、《礼》、 [责任编辑张林祥] o1994-2010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易术的角度记载这些事情 ,透露出其思想有儒家、道 家、阴阳家等不同的渊源 ,烙有汉初思想融合的印记。 《太史公自序》说“: 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岁而有孔 子。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岁 ,有能绍明世 ,正《易传》, 继《春秋》,本《诗》《、书》《、礼》《、乐》之际 ,意在斯乎 ,意 在斯乎 ! 小子何敢让焉。”我们知道 ,孔子“不语怪、力、 乱、神”,司马迁以孔子的继承者自居 ,他和孔子“后其 祝卜”“、观其德义”的易学主旨非常相近 ,但在易学思 想的边缘 ,却展现了和孔子思想不同的素地。 《史记 ·儒林传》记载了孔子传易 ,六世至齐人田 何的易学传承谱系 ,并说“然要言《易》者本於杨何之 家”。司马迁生于景帝中元五年(前 145 年) ,约卒于昭 帝之初(前 86 年) 。《汉书 ·儒林传》云“: 武帝时 ,婴尝 与董仲舒论于上前。其人精悍 ,处事分明 ,仲舒不能难 也。”司马迁与韩婴生卒年代很接近 ,同属景帝、武帝时 代。西汉时期 ,韩氏《易》学被立为学官 ,可知韩婴是汉 初易学传承的重要人物 ,那么 ,司马迁为何不记录韩婴 的《易》学传承呢 ? 原因可能有三点:一是虽然韩婴是 汉初易学传承的重要人物 ,根据《汉书 ·儒林传》云: “燕赵间好《诗》,故其《易》微 ,唯韩氏自传之”,韩氏易学 真正产生影响是在汉宣帝时代 ,在司马迁生活的景帝、 武帝时代 ,其影响并不是很大;二是汉武帝时代 ,孔子 的地位不断上升 ,儒学开始成为意识形态 ,今古文之争 已显端倪 ,韩婴的易学来源于孔子 ,司马迁以“正《易 传》”自居 ,不记载韩婴的易学谱系 ,可能是出于维护自 己师门易说正统的需要;三是先秦至汉初 ,儒家易学传 承中同时存在着两个系统 ,即《周易》系统和《归藏》系 统 ,我们知道 ,帛书《易经》的卦序和少数卦名 ,与传世 文献记载的《归藏》相同 ,帛书《易传》的卦序和今本《易 传》相同 ,区分《周易》和《归藏》标准在于经 ,而不在于 传 ,帛书《易传》从总体上说 ,应属于《归藏》系统 ,韩婴的 易学和帛书《易传》存在着渊源关系 ,司马迁记述的是 《周易》系统 ,所以对韩婴《易》学不予记载。 西汉初年《, 易》在六经中仅排第三位。《新语 ·道 基》“:《春秋》以仁义贬绝《; 诗》以仁义存亡《; 乾》《、坤》 以仁和合 ,八卦以义相承《; 书》以仁叙九族 ,君臣以义 制忠《; 礼》以仁尽节《; 乐》以礼升降。”司马迁在《太史公 自序》中把《易》排在第一位“,《易》著天地阴阳四时五 行 ,故长于变《; 礼》经纪人伦 ,故长于行《; 书》记先王之 事 ,故长于政《; 诗》记山川溪谷禽兽草木牝牡雌雄 ,故 长于风《; 乐》乐所以立 ,故长于和《; 春秋》辨是非 ,故长 于治人。”此后经刘向、刘歆、扬雄、班固等人的不断努 力 ,在西汉末年《, 易》为五经之“原”的地位被确立起来。 随着《周易》地位的升格 ,战国时期“《诗》《、书》《、礼》、 《乐》《、易》《、春秋》”六经并称的局面被遮掩了。与司马 迁同时偏早的《淮南子 ·泰族训》亦把《易》列为六经之 首 ,可见 ,司马迁这种“正《易》传”的做法 ,不但是受到孔 子晚年喜易和自己家学渊源的影响 ,更是汉代统治者 大力提倡的结果。 班固认为孔子是《易传》的作者《, 汉书 ·艺文志》 说“: 孔氏为之《彖》《、象》《、系辞》《、文言》《、序卦》之属 十篇”,实际上 ,这一说法源自《史记》《, 史记 ·孔子世 家》云“: 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 《文言》。”司马迁把整理编订《易传》的工作归功于孔子。 我们知道《, 易传》并非成书于一人一时 ,彼此的思想并 不一致 ,司马迁在突出孔子的同时 ,把孔门后学的成果 遮掩了。陈鸿森先生认为“, 然按核其实 ,其易学之不 行乎世 ,恐与当时时兴之田氏《易》不合有以致之 也。”[18]是有一定道理的。 我们从不否认司马迁是伟大的史学家 ,也不否认 《史记》是恢宏的史学巨著 ,但我们必须认识到《史记》 易学观的背后 ,是汉代孔子和六经 ,尤其是《周易》地位 日益提升的政治形势。我们不苛求古人 ,但我们必须 对司马迁的易学观进行检讨 ,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认识 到这种易学观掩盖下的历史真实。 参考文献: [1](清)张惠言1[M].上海:上海书局 ,清光绪 14 年[1888 ] ,1 - 2. [2] (清) 王先谦1 皇清经解续编 411[ Z] ,南京:凤凰出版社 , 2005 ,8 - 9. [3] 徐芹庭1 两汉十六家易注阐微[ M]. 台北:五洲出版社 , 1975 ,86 - 87. [4][10]李学勤.周易溯源[M].成都:巴蜀书社 ,2006 ,148 - 153. [5] [13] [16]刘玉建《. 子夏易传》真伪考证[J ] ,山东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 ,(4) :34 - 38. [6]刘汝霖.汉晋学术编年[M].北京:中华书局 ,1987 ,42. [7]刘大钧.再读帛书《缪和》篇[J ] ,周易研究 ,2007 ,(5) :3 - 10. [8]宋立林.读帛书《缪和》札记[J ] ,2007 ,(5) :14. [9]钱穆.先秦诸子系年[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1. 601. [11]饶宗颐. 饶宗颐史学论著选[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1993 ,65. [12][14]刘彬.子夏易学考[J ] ,周易研究 ,2006 ,(3) :19 - 30. [15]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M].扬州:广陵书社 ,2004 ,45. [17][19] 陈鸿森“: 子夏易传”考辩[J ]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所 集刊(第五十六本第二部分) ,1985 ,359 - 404. [18]赵善诒. 说苑疏证[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5 , 272 - 273. [责任编辑:张林祥] 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