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不患人之不己知。不知人,则是非邪正或不能辨,故以为患也。 为政第二凡二十四章。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共,音拱,亦作 拱。政之为言正也,所以正人之不正也。德之为言得也,得于心而不失也。 北辰,北极,天之枢也。居其所,不动也。共,向也,言众星四面旋绕而归 向之也。为政以德,则无为而天下归之,其象如此。程子曰:“为政以德, 然后无为。”范氏曰:“为政以德,则不动而化、不言而信、无为而成。所守 者至简而能御烦,所处者至静而能制动,所务者至寡而能服众。”子曰:“诗 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诗三百十一篇,言三百者,举大数也。 蔽,犹盖也。“思无邪”,鲁颂駉篇之辞。凡诗之言,善者可以感发人之善心 恶者可以惩创人之逸志,其用归于使人得其情性之正而已。然其言微婉,且 或各因一事而发,求其直指全体,则未有若此之明且尽者。故夫子言诗三百 篇,而惟此一言足以尽盖其义,其示人之意亦深切矣。程子曰:“‘思无邪 者,诚也。”范氏曰:“学者必务知要,知要则能守约,守约则足以尽博矣。 经礼三百,曲礼三千,亦可以一言以蔽之,曰‘毋不敬’。”子曰:“道之以 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音导,下同。道,犹引导,谓先之也。政, 谓法制禁令也。齐,所以一之也。道之而不从者,有刑以一之也。免而无耻, 谓苟免刑罚。而无所羞愧,盖虽不敢为恶,而为恶之心未尝忘也。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礼,谓制度品节也。格,至也。言躬行以率之,则 民固有所观感而兴起矣,而其浅深厚薄之不一者,又有礼以一之,则民耻于 不善,而又有以至于善也。一说,格,正也。书曰:“格其非心。”愚谓政者, 为治之具。刑者,辅治之法。德礼则所以出治之本,而德又礼之本也。此其 相为终始,虽不可以偏废,然政刑能使民远罪而已,德礼之效,则有以使民 日迁善而不自知。故治民者不可徒恃其末,又当深探其本也。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古者十五而入大学。心之所之谓之志。此 所谓学,即大学之道也。志乎此,则念念在此而为之不厌矣。三十而立,有 以自立,则守之固而无所事志矣。四十而不惑,于事物之所当然,皆无所疑 则知之明而无所事守矣。五十而知天命,天命,即天道之流行而赋于物者, 乃事物所以当然之故也。知此则知极其精,而不惑又不足言矣。六十而耳顺, 声入心通,无所违逆,知之之至,不思而得也。七十而从心所欲,不瑜矩。” 从,如字。从,随也。矩,法度之器,所以为方者也。随其心之所欲,而自 不过于法度,安而行之,不勉而中也。程子曰:“孔子生而知之也,言亦由 学而至,所以勉进后人也。立,能自立于斯道也。不惑,则无所疑矣。知天 命,穷理尽性也。耳顺,所闻皆通也。从心所欲,不瑜矩,则不勉而中矣。” 又曰:“孔子自言其进德之序如此者,圣人未必然,但为学者立法,使之盈 科而后进,成章而后达耳。”胡氏曰:“圣人之教亦多术,然其要使人不失其 本心而已。欲得此心者,惟志乎圣人所示之学,循其序而进焉。至于一疵不 存、万理明尽之后,则其日用之间,本心莹然,随所意欲,莫非至理。盖心 即体,欲即用,体即道,用即义,声为律而身为度矣。”又曰:“圣人言此, 一以示学者当优游●泳,不可躐等而进;二以示学者当日就月将,不可半途 而废也。”愚谓圣人生知安行,固无积累之渐,然其心未尝自谓已至此也。 是其日用之间,必有独觉其进而人不及知者。故因其近似以自名,欲学者以不患人之不己知。不知人,则是非邪正或不能辨,故以为患也。” 为政第二 凡二十四章。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共,音拱,亦作 拱。政之为言正也,所以正人之不正也。德之为言得也,得于心而不失也。 北辰,北极,天之枢也。居其所,不动也。共,向也,言众星四面旋绕而归 向之也。为政以德,则无为而天下归之,其象如此。程子曰:“为政以德, 然后无为。”范氏曰:“为政以德,则不动而化、不言而信、无为而成。所守 者至简而能御烦,所处者至静而能制动,所务者至寡而能服众。”子曰:“诗 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诗三百十一篇,言三百者,举大数也。 蔽,犹盖也。“思无邪”,鲁颂駉篇之辞。凡诗之言,善者可以感发人之善心, 恶者可以惩创人之逸志,其用归于使人得其情性之正而已。然其言微婉,且 或各因一事而发,求其直指全体,则未有若此之明且尽者。故夫子言诗三百 篇,而惟此一言足以尽盖其义,其示人之意亦深切矣。程子曰:“‘思无邪’ 者,诚也。”范氏曰:“学者必务知要,知要则能守约,守约则足以尽博矣。 经礼三百,曲礼三千,亦可以一言以蔽之,曰‘毋不敬’。”子曰:“道之以 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音导,下同。道,犹引导,谓先之也。政, 谓法制禁令也。齐,所以一之也。道之而不从者,有刑以一之也。免而无耻, 谓苟免刑罚。而无所羞愧,盖虽不敢为恶,而为恶之心未尝忘也。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礼,谓制度品节也。格,至也。言躬行以率之,则 民固有所观感而兴起矣,而其浅深厚薄之不一者,又有礼以一之,则民耻于 不善,而又有以至于善也。一说,格,正也。书曰:“格其非心。”愚谓政者, 为治之具。刑者,辅治之法。德礼则所以出治之本,而德又礼之本也。此其 相为终始,虽不可以偏废,然政刑能使民远罪而已,德礼之效,则有以使民 日迁善而不自知。故治民者不可徒恃其末,又当深探其本也。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古者十五而入大学。心之所之谓之志。此 所谓学,即大学之道也。志乎此,则念念在此而为之不厌矣。三十而立,有 以自立,则守之固而无所事志矣。四十而不惑,于事物之所当然,皆无所疑, 则知之明而无所事守矣。五十而知天命,天命,即天道之流行而赋于物者, 乃事物所以当然之故也。知此则知极其精,而不惑又不足言矣。六十而耳顺, 声入心通,无所违逆,知之之至,不思而得也。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 从,如字。从,随也。矩,法度之器,所以为方者也。随其心之所欲,而自 不过于法度,安而行之,不勉而中也。程子曰:“孔子生而知之也,言亦由 学而至,所以勉进后人也。立,能自立于斯道也。不惑,则无所疑矣。知天 命,穷理尽性也。耳顺,所闻皆通也。从心所欲,不踰矩,则不勉而中矣。” 又曰:“孔子自言其进德之序如此者,圣人未必然,但为学者立法,使之盈 科而后进,成章而后达耳。”胡氏曰:“圣人之教亦多术,然其要使人不失其 本心而已。欲得此心者,惟志乎圣人所示之学,循其序而进焉。至于一疵不 存、万理明尽之后,则其日用之间,本心莹然,随所意欲,莫非至理。盖心 即体,欲即用,体即道,用即义,声为律而身为度矣。”又曰:“圣人言此, 一以示学者当优游●泳,不可躐等而进;二以示学者当日就月将,不可半途 而废也。”愚谓圣人生知安行,固无积累之渐,然其心未尝自谓已至此也。 是其日用之间,必有独觉其进而人不及知者。故因其近似以自名,欲学者以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