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交易的成本不到使用纸质支票成本的三分之一。 4.准货币 现金和使用支票的存款货币等,在清偿债务及购买物品时,均按面额接受,最具有流动性,是 最基本的货币形式。但是,许多经济学家认为上述货币形态不足以涵盖所有具有货币性的资产。如 银行存款中的定期存款(包括可转让定期存单)、通知存款,虽然不能凭票支付,但一般也可以提前 支取变现,构成现实的支付能力。这些金融资产,由于很容易变现,可以视为近似货币或准货币。 短期政府债券、具有现金价值的人寿保险单、外币存款、外汇信托资金及外币定期存单,甚至 在证券市场上流通的股票、长期债券等都可以很快地货币化,也可以看作是准货币。 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下黄金作为实质货币已退出了历史舞台,但黄金的非货币化并不彻底。黄金 本身价值高、易于储存和分割等货币特性使其尽管退出了流通领域,失去了流通手段和价值尺度的 功能,但其储藏手段和最终支付手段的功能并没有完全丧失,黄金仍然是各国政府重要的储备资产。 因此,黄金也可以看成是一种准货币。 1.2.3货币本位制度 一、货币制度的形成 金属货币流通经历了称量货币和铸币两个阶段。在称量货币阶段,金属货币以条块的形式流通, 由于每块黄金和白银的重量和成色不同,每次交易都要称量重量,鉴定成色,并根据交易额的需要 加以切割,给交换双方带来很多不便。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后,出现商人阶级,一些富商大贾以个人 信誉担保,在一定形状的金属块上打上自己的印记,标明重量和成色,这就是最初的铸币。由于商 人信誉的局限性,这种铸币仅在有限的流通范围内便利商品交换。随着市场扩大,需要对金属铸块 作出更有权威的证明,国家作为最高权威的代表,把金属块铸成一定形状并打上印记,即出现了国 家铸币。 铸币广泛流通于前资本主义社会,但极其分散和紊乱,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一)充当货币的材料种类繁多 黄金、白银、铜、铁、粮食、布帛等都充当过货币材料。流通中铸币的币材主要是银铜等价值 较贱的金属,黄金一般只在巨额交易中使用。这种情况是由前资本主义社会商品经济不发达所决定 的。在奴隶社会时期,希腊的铸币币材是白银:罗马在公元前3世纪以前用铜,以后用白银。西欧 中世纪的铸币币材也主要是银。在中国,从春秋到清末的两千多年时间里,铸币币材主要是铜,白 银虽然广泛使用,但仍是称量货币。 (二)铸币铸造具有分散性,流通具有区域性 奴隶社会的希腊几乎每一城邦都铸造自己的铸币,当时曾有1500-2000所造币局。中世纪的欧 洲经济和政治割据,铸币的铸造权极端分散。德国当时属于各封建领主的造币局有600多所,此外 还有很多独立的城邦有造币权。我国古代铸造铸币也是分散于各地,如先秦的刀币和布币是各城邑 铸造的,币面多标明地名:唐朝的开元钱,明朝的大中、洪武等铸币,以及清朝通用两百多年的钱 币,都是由各州、各省或各局分别铸造的,铸币背面有州名、省名或局名。 铸币铸造上的分散决定了流通的区域性。在一个封建国家内,各城邦、各省(州)均使用自己铸 造的铸币。如我国宋朝,京东、京西使用铜钱,成都一带使用铁钱,陕西一带则铜、铁钱兼用。 (三)铸币不断贬值 铸币的重量经过长期流通会因磨损而减少,成为不足值货币。磨损较小并不影响流通。这里存 在着巨大的利益诱使私铸泛滥,例如汉武帝时,因私铸罪判死刑的有十几万人,仍无法完全杜绝私 铸。国家为了维持庞大的财政开支,经常有意识降低铸币的成色和重量,铸造不足值铸币。雅典在 公元前407-406年曾发行仅镀一层白银的铜铸币。罗马曾铸造仅含2%白银的“银币”。中国汉初把 12铢重的“半两”钱减轻为重3铢的五铢钱。南北朝出现的“鹅眼钱”,1000文积起来还不到3寸。 英国在1290年用1镑白银铸240个便士,到1616年则铸成792个便士。中外这样的实例举不胜举。 55 行交易的成本不到使用纸质支票成本的三分之一。 4.准货币 现金和使用支票的存款货币等,在清偿债务及购买物品时,均按面额接受,最具有流动性,是 最基本的货币形式。但是,许多经济学家认为上述货币形态不足以涵盖所有具有货币性的资产。如 银行存款中的定期存款(包括可转让定期存单)、通知存款,虽然不能凭票支付,但一般也可以提前 支取变现,构成现实的支付能力。这些金融资产,由于很容易变现,可以视为近似货币或准货币。 短期政府债券、具有现金价值的人寿保险单、外币存款、外汇信托资金及外币定期存单,甚至 在证券市场上流通的股票、长期债券等都可以很快地货币化,也可以看作是准货币。 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下黄金作为实质货币已退出了历史舞台,但黄金的非货币化并不彻底。黄金 本身价值高、易于储存和分割等货币特性使其尽管退出了流通领域,失去了流通手段和价值尺度的 功能,但其储藏手段和最终支付手段的功能并没有完全丧失,黄金仍然是各国政府重要的储备资产。 因此,黄金也可以看成是一种准货币。 1.2.3 货币本位制度 一、货币制度的形成 金属货币流通经历了称量货币和铸币两个阶段。在称量货币阶段,金属货币以条块的形式流通, 由于每块黄金和白银的重量和成色不同,每次交易都要称量重量,鉴定成色,并根据交易额的需要 加以切割,给交换双方带来很多不便。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后,出现商人阶级,一些富商大贾以个人 信誉担保,在一定形状的金属块上打上自己的印记,标明重量和成色,这就是最初的铸币。由于商 人信誉的局限性,这种铸币仅在有限的流通范围内便利商品交换。随着市场扩大,需要对金属铸块 作出更有权威的证明,国家作为最高权威的代表,把金属块铸成一定形状并打上印记,即出现了国 家铸币。 铸币广泛流通于前资本主义社会,但极其分散和紊乱,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一) 充当货币的材料种类繁多 黄金、白银、铜、铁、粮食、布帛等都充当过货币材料。流通中铸币的币材主要是银铜等价值 较贱的金属,黄金一般只在巨额交易中使用。这种情况是由前资本主义社会商品经济不发达所决定 的。在奴隶社会时期,希腊的铸币币材是白银;罗马在公元前 3 世纪以前用铜,以后用白银。西欧 中世纪的铸币币材也主要是银。在中国,从春秋到清末的两千多年时间里,铸币币材主要是铜,白 银虽然广泛使用,但仍是称量货币。 (二)铸币铸造具有分散性,流通具有区域性 奴隶社会的希腊几乎每一城邦都铸造自己的铸币,当时曾有 1500-2000 所造币局。中世纪的欧 洲经济和政治割据,铸币的铸造权极端分散。德国当时属于各封建领主的造币局有 600 多所,此外 还有很多独立的城邦有造币权。我国古代铸造铸币也是分散于各地,如先秦的刀币和布币是各城邑 铸造的,币面多标明地名;唐朝的开元钱,明朝的大中、洪武等铸币,以及清朝通用两百多年的钱 币,都是由各州、各省或各局分别铸造的,铸币背面有州名、省名或局名。 铸币铸造上的分散决定了流通的区域性。在一个封建国家内,各城邦、各省(州)均使用自己铸 造的铸币。如我国宋朝,京东、京西使用铜钱,成都一带使用铁钱,陕西一带则铜、铁钱兼用。 (三)铸币不断贬值 铸币的重量经过长期流通会因磨损而减少,成为不足值货币。磨损较小并不影响流通。这里存 在着巨大的利益诱使私铸泛滥,例如汉武帝时,因私铸罪判死刑的有十几万人,仍无法完全杜绝私 铸。国家为了维持庞大的财政开支,经常有意识降低铸币的成色和重量,铸造不足值铸币。雅典在 公元前 407-406 年曾发行仅镀一层白银的铜铸币。罗马曾铸造仅含 2%白银的“银币”。中国汉初把 12 铢重的“半两”钱减轻为重 3 铢的五铢钱。南北朝出现的“鹅眼钱”,1000 文积起来还不到 3 寸。 英国在 1290 年用 1 镑白银铸 240 个便士,到 1616 年则铸成 792 个便士。中外这样的实例举不胜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