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学术月刊2007·7 凶。《系辞》所谓“参伍以变,错综其数,通其变,遂成为核心推演出的哲学概念,层层递进,前后关联,皆以 天地之文;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爻象动乎内,吉阴阳概念作为直接或间接的中介维系。如,从阴阳引 凶见乎外,功业见乎变,圣人之情见乎辞”,说的即是申出“道的哲学概念,然后由“道”推衍出乾坤天地 此意。在这个意义上,卦爻符号不仅表现和替代客观道内含阴阳阴阳未分道产生阴阳,这个阴阳就是天 世界,更支配了物质世界。既然卦爻象作为一种高度地。为了进一步区分道与万物,《易传》又提出了形而 抽象的符号具有象征性和指代性,可以再现、取代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道产生阴阳之后,阴阳 支配所谓的客观世界,那么,《易传》对于卦爻符号的处于变化当中,于是提出“变”的概念;变化神秘莫测, 理解和解释,其实质就是对于世界意义或者道的意义又提出“神”的概念。如此,由道而善、而性生、变、 的理解和解释。 神几、象、器通法、事、大业、盛德,从而建立了不同 为了更好地理解《周易》符号的意蕴,凸显其深奥于先秦其他儒家的哲学体系,对后世哲学尤其是宋明 的哲学意义,《易传》又从构成《周易》卦爻象的最基本理学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符号—阴阳中,引申和演绎出一整套哲学概念和理 《易传》不仅从阴阳符号引申出由概念构成的贯 论 通天人的哲学体系,而且以阴阳符号为基石,建构出一 谈到哲学概念,人们自然会想到西方哲学尤其套具有易学特色的阴阳理论。《周易》文辞记录的大多 是19世纪康德、黑格尔等人的哲学。黑格尔和康德是具体事情,并无阴阳概念。只有《中孚》“鸣鹤在阴” 等人的哲学是从概念出发,建立了以哲学概念为基之辞,但此阴”是“”的通假字,并无阴阳之阴的意义 石富于思辨逻辑的严密的哲学体系。而中国早期的而《易传》(尤其是《象传》以阴阳符号为工具对这些反 《易传》虽然未能以哲学概念建立极其严密的哲学体映具体事物的卦爻辞进行解释,赋予《周易》文辞以抽 系但是其哲学体系基于哲学概念却也是不争的事象的阴阳意义形成了以阴阳生物、阴阳互变阴阳不 实。《易传》中的《系辞》篇最为突出。《系辞》提出了易阴阳感应、阴阳守中阴阳趋时和阴阳居位等为主 道生、乾坤(阴阳)、善、性、易变、神、几、通、象、器、要内容的比较完备的阴阳理论,并以这种理论详细解 性、命法、事业、盛德等概念,并对这些概念作了释了宇宙的生成演化过程、事物内在的结构和秩序大 明确规定。如“一阴一阳之谓道”,“形而上者谓之千世界生生不息的动因、人性问题、天人合一的基础、 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成象之谓乾”,社会稳定及发展趋势等中国哲学史上重大的哲学问 “效法之谓坤”“阖户谓之坤,辟户谓之乾”“天地之题,从而实现了从符号的解释到哲学的转换 大德曰生”;“生生之谓易”;“化而裁之谓之变”,“一阖 总之,《易传》在“唯变所适和“见仁见知”的易学 辟谓之变”“阴阳不测之谓神”“民咸用之谓之解释学原则的支配下,通过对《周易》文本的创造性解 神”“唯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神也者,妙万释,实现了易学解释学的转向。一言以蔽之,易学转 物而为言者也”“几者动之微”“见乃谓之象”“形乃向的实质是由卜筮、文字和符号解释转向哲学解释 谓之器”“形而下者谓之器”“往来不穷谓之通”推即道的解释。按照《易传》的解说道或易道分为三才 而行之存乎通”“制而用之谓之法”“通变之谓事”之道。《易传》关于德性的解释是人道解释:由文字解 “圣人之大宝曰位”“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释上升为普遍意义的解释是天地之道的解释由卦爻 等等。 符号功用到本身意义的解释乃至哲学概念和理论的 这些概念,表面看来似乎与《周易》文本毫不相演绎,则是整个符号哲学的解释,也是对道总体的解 干,但若仔细研究,可以发现这些概念绝非《易传》作 《易传》解 者凭空杜撰,而正是《易传》作者依据自己的理解从学。这种解释学已经具有了西方哲学解释学的某种 周易)卦行号推演出的。具体地说《易传》把(周意味。“感通”、唯变所适”、“见仁见知”的思想接近 易》的-、一符号概括为存在于宇宙中的“阴阳”然 于海德格尔、伽德默尔等人关于理解和解释的观点①。 后以“阴阳”为基础提出这些哲学概念。因此,《易传》 中的这些概念都与“阴阳”有着种种联系。如《系辞》 然而,这种解释学既不是西方早期文字意义的解释学 提出“道”将道规定为一阴一阳,显然是对《周易》的 阴阳符号的凝炼。而由道派生出的其他概念诸如善 ①“感通”与伽达默尔的“视域融合”有相类似之处;“唯变所适”和 见仁见知”则与海德格尔的“前理解”和伽达默尔的“偏见”相类 性生天、地变、神等,无不与阴阳发生联系。以道 201994-2010ChinaAcademicJourm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凶。《系辞》所谓“参伍以变 ,错综其数 ,通其变 ,遂成 天地之文;极其数 ,遂定天下之象”“, 爻象动乎内 ,吉 凶见乎外 ,功业见乎变 ,圣人之情见乎辞”,说的即是 此意。在这个意义上 ,卦爻符号不仅表现和替代客观 世界 ,更支配了物质世界。既然卦爻象作为一种高度 抽象的符号具有象征性和指代性 ,可以再现、取代和 支配所谓的客观世界 ,那么《, 易传》对于卦爻符号的 理解和解释 ,其实质就是对于世界意义或者道的意义 的理解和解释。 为了更好地理解《周易》符号的意蕴 ,凸显其深奥 的哲学意义《, 易传》又从构成《周易》卦爻象的最基本 符号 ———阴阳中 ,引申和演绎出一整套哲学概念和理 论。 谈到哲学概念 ,人们自然会想到西方哲学 ,尤其 是 19 世纪康德、黑格尔等人的哲学。黑格尔和康德 等人的哲学是从概念出发 ,建立了以哲学概念为基 石、富于思辨逻辑的严密的哲学体系。而中国早期的 《易传》虽然未能以哲学概念建立极其严密的哲学体 系 ,但是 ,其哲学体系基于哲学概念却也是不争的事 实。《易传》中的《系辞》篇最为突出。《系辞》提出了 道、生、乾坤 (阴阳) 、善、性、易、变、神、几、通、象、器、 性、命、法、事、大业、盛德等概念 ,并对这些概念作了 明确规定。如“一阴一阳之谓道”;“形而上者谓之 道”“; 继之者 ,善也。成之者 ,性也”“; 成象之谓乾”, “效法之谓坤”“; 阖户谓之坤 ,辟户谓之乾”“; 天地之 大德曰生”“; 生生之谓易”“; 化而裁之谓之变”“; 一阖 一辟谓之变”“; 阴阳不测之谓神”;“民咸用之谓之 神”“; 唯神也 ,故不疾而速 ,不行而至”“; 神也者 ,妙万 物而为言者也”“; 几者动之微”“; 见乃谓之象”“; 形乃 谓之器”“; 形而下者谓之器”“; 往来不穷谓之通”“; 推 而行之存乎通”“; 制而用之谓之法”“; 通变之谓事”; “圣人之大宝曰位”“; 富有之谓大业 ,日新之谓盛德” 等等。 这些概念 ,表面看来似乎与《周易》文本毫不相 干 ,但若仔细研究 ,可以发现这些概念绝非《易传》作 者凭空杜撰 ,而正是《易传》作者依据自己的理解 ,从 《周易》卦爻符号推演出的。具体地说《, 易传》把《周 易》中的22 、—符号概括为存在于宇宙中的“阴阳”,然 后以“阴阳”为基础提出这些哲学概念。因此《, 易传》 中的这些概念都与“阴阳”有着种种联系。如《系辞》 提出“道”,将道规定为一阴一阳 ,显然是对《周易》的 阴阳符号的凝炼。而由道派生出的其他概念诸如善、 性、生、天、地、变、神等 ,无不与阴阳发生联系。以道 为核心推演出的哲学概念 ,层层递进 ,前后关联 ,皆以 阴阳概念作为直接或间接的中介维系。如 ,从阴阳引 申出“道”的哲学概念 ,然后由“道”推衍出乾坤天地 : 道内含阴阳 ,阴阳未分 ,道产生阴阳 ,这个阴阳就是天 地。为了进一步区分道与万物《, 易传》又提出了形而 上者谓之道 ,形而下者谓之器 ,道产生阴阳之后 ,阴阳 处于变化当中 ,于是提出“变”的概念;变化神秘莫测 , 又提出“神”的概念。如此 ,由道而善、而性、生、变、 神、几、象、器、通、法、事、大业、盛德 ,从而建立了不同 于先秦其他儒家的哲学体系 ,对后世哲学尤其是宋明 理学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易传》不仅从阴阳符号引申出由概念构成的、贯 通天人的哲学体系 ,而且以阴阳符号为基石 ,建构出一 套具有易学特色的阴阳理论。《周易》文辞记录的大多 是具体事情 ,并无阴阳概念。只有《中孚》“鸣鹤在阴” 之辞 ,但此“阴”是“荫”的通假字 ,并无阴阳之阴的意义。 而《易传》(尤其是《象传》)以阴阳符号为工具 ,对这些反 映具体事物的卦爻辞进行解释 ,赋予《周易》文辞以抽 象的阴阳意义 ,形成了以阴阳生物、阴阳互变、阴阳不 易、阴阳感应、阴阳守中、阴阳趋时和阴阳居位等为主 要内容的比较完备的阴阳理论 ,并以这种理论详细解 释了宇宙的生成演化过程、事物内在的结构和秩序、大 千世界生生不息的动因、人性问题、天人合一的基础、 社会稳定及发展趋势等中国哲学史上重大的哲学问 题 ,从而实现了从符号的解释到哲学的转换。 总之《, 易传》在“唯变所适”和“见仁见知”的易学 解释学原则的支配下 ,通过对《周易》文本的创造性解 释 ,实现了易学解释学的转向。一言以蔽之 ,易学转 向的实质 ,是由卜筮、文字和符号解释转向哲学解释 , 即道的解释。按照《易传》的解说 ,道或易道分为三才 之道。《易传》关于德性的解释是人道解释;由文字解 释上升为普遍意义的解释是天地之道的解释;由卦爻 符号功用到本身意义的解释乃至哲学概念和理论的 演绎 ,则是整个符号哲学的解释 ,也是对道总体的解 释。这就是《易传》解释学 ,也就是中国早期的解释 学。这种解释学已经具有了西方哲学解释学的某种 意味。“感通”“、唯变所适”“、见仁见知”的思想 ,接近 于海德格尔、伽德默尔等人关于理解和解释的观点 ①。 然而 ,这种解释学既不是西方早期文字意义的解释学 · 64 · 学术月刊 2007 ·7 ① “感通”与伽达默尔的“视域融合”有相类似之处;“唯变所适”和 “见仁见知”则与海德格尔的“前理解”和伽达默尔的“偏见”相类 似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