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157· 张威,等:室外未知环境下的AGV地貌主动探索感知 第1期 进、0.6ms前进、0.8ms前进、0.2m/s后退、0.4m/s 下的振动数据,如图6、7所示为10种运动模式下 后退、0.6m/s后退和0.8m/s后退10种运动模式 的信号反馈,其他13种地形也分别依次采集。 2.0 2.0 2.0 2.0 2.0 1.5 1.5 1.5 1.5 1.5 1.0 1 1.0 1.0 05 0.5 0.5 0.5 0.5 0 500 0 500 500 500 0 500 样本序列 样本序列 样本序列 样本序列 样本序列 (a)左转弯LT (b)右转弯(RT) (c)0.2m/s前进(LSF) (d0.4ms前进(MSF)(e)0.6m/s前进(MHSF) 2.0 2.0 2.0 2.0 2.0 1.5 1.5 1.5 1.5 1.5 1.0 1.0 1.0 1.0 0.5 0.5 0.5 0.5 0.5 500 500 500 0 500 0 500 样本序列 样本序列 样本序列 样本序列 样本序列 (①0.8m/s前进HSF) (g)0.2m/s后退LSB) (h)0.4m/s后退(MSB)(①)0.6m/s后退(MHSB))0.8m/s后退HSB) 图6落叶覆盖的土壤中10种运动方式振动信号对比 Fig.6 Comparison of vibration signals of 10 motion modes in two deciduous soil 2.0 2.0 2.0 2.0 2.0 15 1.5 1 1.5 1.0 1.0 .0 1.0 0.5 0.5 0.5 0.5 500 500 0 500 500 0 500 样本序列 样本序列 样本序列 样本序列 样本序列 (a)左转弯(LT) (b)右转弯(RT) (c)0.2m/s前进(LSF) (d)0.4m/s前进(MSF)(e)0.6m/s前进(MHSF) 2.0 2.0 2.0 2.0 2.0 1.5 1.5 1.5 1.5 1.5 1.0 1.0 1.0 1.0 0.5 0.5 0.5 0.5 0.5 0 500 0 500 0 500 0 500 0 500 样本序列 样本序列 样本序列 样本序列 样本序列 (①0.8m/s前进(HSF)(g)0.2ms后退(LSB) h)0.4m/s后退(MSB)(i))0.6m/s后退(MHSB)G0.8m/s后退HSB) 图7粗石子中10种运动方式振动信号对比 Fig.7 Comparison of vibration signals of 10 motion modes in two coarse stones 3.2.3对采集的交互振动数据进行预处理 4实验结果 对实验中采集的各种场景下的三维振动信号 4.1识别结果 只选取Z轴振动信号进行分段和滤波处理;实验 本文将所有的地貌类别采集的数据输入模型 中为了确保数据的可靠稳定,在分类前将移动机 中计算得到所有执行动作的表现。在经过每一次 器人初始启动以及停止等时间段采集的振动信号 实验之后,都替换新的识别目标和初始化动作以 去掉,保留了168万个数据点,再将其数据信号分 进行新目标的实验测试。根据在模型中的每一种 割成段,然后通过截止频率为10Hz的高通滤波 类别识别得到的平均表现精度作为最终结果。同 器去除采集的Z轴振动信号中因重力和加速度计 时,也使用了顺序策略和随机策略实验与主动探 漂移导致的干扰噪声,得到14种地貌的样本数据 索方法相比较,其中随机策略是在每个识别类别 集,如图6、7所示为落叶土壤和粗石子对应的10 中都使用均匀概率的方式挑选下一个动作得到的 种运动状况下的振动信号;将上述预处理后的所 振动数据序列,而顺序策略是在每一个类别的实 有运动状态数据和交互振动数据共同构成地貌数 验中均利用相同的顺序规则挑选下一个动作得到 据库,每一运动状态分别与一交互振动数据相对应。 的振动数据序列;和被动方法的实验结果相比,进、0.6 m/s 前进、0.8 m/s 前进、0.2 m/s 后退、0.4 m/s 后退、0.6 m/s 后退和 0.8 m/s 后退 10 种运动模式 下的振动数据,如图 6、7 所示为 10 种运动模式下 的信号反馈,其他 13 种地形也分别依次采集。 500 样本序列 500 样本序列 0 0.5 1.0 1.5 2.0 加速度/(m·s−2 ) 0 0.5 1.0 1.5 2.0 加速度/(m·s−2 ) (a) 左转弯 (LT) (f) 0.8 m/s 前进 (HSF) 样本序列 500 500 样本序列 0 0.5 1.0 1.5 2.0 加速度/(m·s−2 ) 0 0.5 1.0 1.5 2.0 加速度/(m·s−2 ) (b) 右转弯 (RT) (g) 0.2 m/s 后退 (LSB) 500 样本序列 500 样本序列 0 0.5 1.0 1.5 2.0 加速度/(m·s−2 ) 0 0.5 1.0 1.5 2.0 加速度/(m·s−2 ) (c) 0.2 m/s 前进 (LSF) (h) 0.4 m/s 后退 (MSB) 500 样本序列 500 样本序列 0 0.5 1.0 1.5 2.0 加速度/(m·s−2 ) 0 0.5 1.0 1.5 2.0 加速度/(m·s−2 ) (d) 0.4 m/s 前进 (MSF) (i) 0.6 m/s 后退 (MHSB) 500 样本序列 500 样本序列 0 0.5 1.0 1.5 2.0 加速度/(m·s−2 ) 0 0.5 1.0 1.5 2.0 加速度/(m·s−2 ) (e) 0.6 m/s 前进 (MHSF) (j) 0.8 m/s 后退 (HSB) 图 6 落叶覆盖的土壤中 10 种运动方式振动信号对比 Fig. 6 Comparison of vibration signals of 10 motion modes in two deciduous soil 500 样本序列 500 样本序列 0 0.5 1.0 1.5 2.0 0 0.5 1.0 1.5 2.0 0 0.5 1.0 1.5 2.0 0 0.5 1.0 1.5 2.0 0 0.5 1.0 1.5 2.0 加速度/(m·s−2 ) 0 0.5 1.0 1.5 2.0 0 0.5 1.0 1.5 2.0 0 0.5 1.0 1.5 2.0 0 0.5 1.0 1.5 2.0 0 0.5 1.0 1.5 2.0 加速度/(m·s−2 ) (a) 左转弯 (LT) (f) 0.8 m/s 前进 (HSF) 500 样本序列 500 样本序列 加速度/(m·s−2 ) 加速度/(m·s−2 ) (b) 右转弯 (RT) (g) 0.2 m/s 后退 (LSB) 500 样本序列 500 样本序列 加速度/(m·s−2 ) 加速度/(m·s−2 ) (c) 0.2 m/s 前进 (LSF) (h) 0.4 m/s 后退 (MSB) 500 样本序列 500 样本序列 加速度/(m·s−2 ) 加速度/(m·s−2 ) (d) 0.4 m/s 前进 (MSF) (i) 0.6 m/s 后退 (MHSB) 500 样本序列 500 样本序列 加速度/(m·s−2 ) 加速度/(m·s−2 ) (e) 0.6 m/s 前进 (MHSF) (j) 0.8 m/s 后退 (HSB) 图 7 粗石子中 10 种运动方式振动信号对比 Fig. 7 Comparison of vibration signals of 10 motion modes in two coarse stones 3.2.3 对采集的交互振动数据进行预处理 对实验中采集的各种场景下的三维振动信号 只选取 Z 轴振动信号进行分段和滤波处理;实验 中为了确保数据的可靠稳定,在分类前将移动机 器人初始启动以及停止等时间段采集的振动信号 去掉,保留了 168 万个数据点,再将其数据信号分 割成段,然后通过截止频率为 10 Hz 的高通滤波 器去除采集的 Z 轴振动信号中因重力和加速度计 漂移导致的干扰噪声,得到 14 种地貌的样本数据 集,如图 6、7 所示为落叶土壤和粗石子对应的 10 种运动状况下的振动信号;将上述预处理后的所 有运动状态数据和交互振动数据共同构成地貌数 据库,每一运动状态分别与一交互振动数据相对应。 4 实验结果 4.1 识别结果 本文将所有的地貌类别采集的数据输入模型 中计算得到所有执行动作的表现。在经过每一次 实验之后,都替换新的识别目标和初始化动作以 进行新目标的实验测试。根据在模型中的每一种 类别识别得到的平均表现精度作为最终结果。同 时,也使用了顺序策略和随机策略实验与主动探 索方法相比较,其中随机策略是在每个识别类别 中都使用均匀概率的方式挑选下一个动作得到的 振动数据序列,而顺序策略是在每一个类别的实 验中均利用相同的顺序规则挑选下一个动作得到 的振动数据序列;和被动方法的实验结果相比, ·157· 张威,等:室外未知环境下的 AGV 地貌主动探索感知 第 1 期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