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nomics and Applied Biology 析,其中台湾鲻科的分类研究是一篇会议论文;关于科( Nectriaceae)和腐霉科( Pythiaceae)的腐霉属(F)th 贝类的论文5篇,分别研究中国近海习见头足类、四ium)的DNA条形码,研究论文2篇,一篇是研究丛赤 角蛤蜊、蚌类、中国沿海缀锦蛤亚科( Tapetinae)以及壳科( Nectriaceae)的会议论文成果的正式发表,另 贻贝科( Mytilidae)等;其余4篇为关于龟鳖类、海参篇则是关于蓝舌病病毒的条形码和鉴定方面的研究。 和岩礁海藻附植动物等的研究论文和综述。这些动 3.2国外DNA条形码文献 物DNA条形码研究论文基本上是应用COI基因的 序列进行分析的,极少数采用了COⅡ基因,肯定了 2011年12月4日,分别在Ncbi(http:/www DNA条形码在这些物种中的有效性 ncbinlmnih.gov/pubmed)fSciencedirect(http://www 3.1.2国内植物DNA条形码文献 sciencedirect. com)网上查询2003年至今的DNA条 形码文献,在NCB中共查题目中含有“ barcoding”或 国内的植物类DNA条形码论文共35篇,其中 者“ barcode的DNA条形码论文165篇,其中研究论 综述13篇,硕士论文1篇。综述文章主要论述的是 文122篇,综述43篇:在 Sciencedirect中共查到题目 DNA条形码技术在整个植物类群中的应用,仅仅涉 及苔藓植物或者大型海洋藻类的综述各1篇,有2篇 或者摘要中含有“ barcoding”或者" barcode”的DNA 综述为DNA条形码在中药鉴定中的应用,还有1篇条形码论文138篇,其中研究论文116篇,综述22 为DNA条形码在植物检疫中的应用。21篇研究论篇。无论是NCBI还是 Sciencedirect,研究论文在 文中,研究海水生绿潮藻的论文1篇,以IS和rps4 2008年以前数量呈逐渐增加趋势,但是论文数量增加 序列研究地衣和苔藓条形码的论文3篇,应用叶绿较慢,2009年论文和2010年研究论文数量显著增加, 体 trnH-psbA序列研究石杉科论文1篇:其余均是关截至2011年12月初,研究论文有一定的增加,但是 于被子植物的研究,尤以姜科( Zingiberaceae)植物的增加数量不大。综述论文均呈起伏不定状态,没有表 研究较多,有4篇论文,其余为研究百合科(Lⅲ-现出明显的增加或者减少趋势,而且自200年起与 acae芸香科( Rutaceae)、锦葵科( Malvaceae、景天属研究论文数量的差距一直较大(图2.相比较而言,国 Scdm、石斛属( Dendrobium黄芪属( Astragalus)、重内查询到的条形码研究论文数量2009年以前的变化 楼属(Pai)龙胆科植物秦艽( Gentiana macrophylla较缓,2010年才显著增加:另一方面,国内研究论文数 Pal)l、毛茛科威灵仙( Clematis chinensis osbeck)、大量相对较少而综述相对较多 戟科京大戟(Eψ phobia pekinensis)、柑橘及其近缘属 NCB研究论文 植物条形码论文。 article 最近,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等国内19个 科研院所和高校组建了中国植物条形码研究团队 ( China Plant bol group),研究了42目75科141属 1757种共约6286个样本种子植物质体的tbL、10 maK、 trnH-psbA序列和核糖体的Is序列( China Plant BOL Group,2011)结果显示:3个质体DNA标 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 记的通用性高达87.1%927%,而IS在被子植物 Year 中的通用性也高达79%,但是在裸子植物中较低;图2国外NCBI和 Sciendirect期刊查找的关于DNA条形码 IS的物种分辩率最高,其与任何一个质体DNA标论文数量 记组合的物种鉴别水平为699%79.1%,显著高于 Figure2 Paper numbers about dNa barcoding searched from bcL+maK组合的497%,IS全序列难以获取时, 其部分序列IIS2也是物种鉴别的很好选择。据此, NCBI的条形码文献中仅仅涉及植物、动物和真 该文认为SI2应与已经广泛采用的质体rbcL菌的文献分别有33篇、79篇和10篇,其它的43篇则 和maK结合,共同作为种子植物的核心条形码 可能是关于多类生物或者DNA条形码的开发、软件 3.1.3国内真菌和微生物等DNA条形码文献 应用等。 Sciencedirect的条形码文献中仅仅涉及植物 真菌和微生物等论文较少,仅有7篇。其中,综动物和真菌的文献分别有29篇、77篇和7篇,其余 述论文3篇,介绍DNA条形码在真菌分类和病毒鉴25篇涉及两类以上生物以及条形码研究的取样数量 别中的应用;会议论文2篇分别研究真菌的丛赤壳估计等。有关动物条形码的论文较多,超过植物的相 91994-2012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Genomics and Applied Biology 析,其中台湾鲻科的分类研究是一篇会议论文;关于 贝类的论文 5 篇,分别研究中国近海习见头足类、四 角蛤蜊、蚌类、中国沿海缀锦蛤亚科(Tapetinae)以及 贻贝科(Mytilidae)等;其余 4 篇为关于龟鳖类、海参 和岩礁海藻附植动物等的研究论文和综述。这些动 物 DNA 条形码研究论文基本上是应用 COⅠ基因的 序列进行分析的,极少数采用了 COⅡ基因,肯定了 DNA 条形码在这些物种中的有效性。 3.1.2 国内植物 DNA 条形码文献 国内的植物类 DNA 条形码论文共 35 篇,其中 综述 13 篇,硕士论文 1 篇。综述文章主要论述的是 DNA 条形码技术在整个植物类群中的应用,仅仅涉 及苔藓植物或者大型海洋藻类的综述各 1 篇,有 2篇 综述为 DNA 条形码在中药鉴定中的应用,还有 1 篇 为 DNA 条形码在植物检疫中的应用。21 篇研究论 文中,研究海水生绿潮藻的论文 1 篇,以 ITS 和 rps4 序列研究地衣和苔藓条形码的论文 3 篇,应用叶绿 体 trnH-psbA 序列研究石杉科论文 1 篇;其余均是关 于被子植物的研究,尤以姜科(Zingiberaceae)植物的 研究较多,有 4 篇论文,其余为研究百合科(Lili￾aceae)、芸香科(Rutaceae)、锦葵科(Malvaceae)、景天属 (Sedum)、石斛属(Dendrobium)、黄芪属(Astragalus)、重 楼属(Paris)、龙胆科植物秦艽(Gentiana macrophylla Pall.)、毛茛科威灵仙(Clematis chinensis Osbeck)、大 戟科京大戟(Euphorbia pekinensis)、柑橘及其近缘属 植物条形码论文。 最近,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等国内 19 个 科研院所和高校组建了中国植物条形码研究团队 (China Plant BOL Group),研究了 42 目 75 科 141 属 1 757 种共约 6 286 个样本种子植物质体的 rbcL、 matK、trnH-psbA 序 列 和 核 糖 体 的 ITS 序 列(China Plant BOL Group, 2011)。结果显示:3 个质体 DNA 标 记的通用性高达 87.1%~92.7%,而 ITS 在被子植物 中的通用性也高达 79%,但是在裸子植物中较低; ITS 的物种分辩率最高,其与任何一个质体 DNA 标 记组合的物种鉴别水平为 69.9%~79.1%,显著高于 rbcL+matK 组合的 49.7%,ITS 全序列难以获取时, 其部分序列 ITS2 也是物种鉴别的很好选择。据此, 该文认为 ITS/ITS2 应与已经广泛采用的质体 rbcL 和 matK 结合,共同作为种子植物的核心条形码。 3.1.3 国内真菌和微生物等 DNA 条形码文献 真菌和微生物等论文较少,仅有 7 篇。其中,综 述论文 3 篇,介绍 DNA 条形码在真菌分类和病毒鉴 别中的应用;会议论文 2 篇分别研究真菌的丛赤壳 科(Nectriaceae)和腐霉科(Pythiaceae)的腐霉属(Fyth￾ium)的 DNA 条形码,研究论文 2 篇,一篇是研究丛赤 壳科(Nectriaceae)的会议论文成果的正式发表,另一 篇则是关于蓝舌病病毒的条形码和鉴定方面的研究。 3.2 国外 DNA 条形码文献 2011 年 12 月 4 日,分别在 NCBI (http://www. ncbi.nlm.nih.gov/pubmed/)和 Sciencedirect (http://www. sciencedirect.com/)网上查询 2003 年至今的 DNA 条 形码文献,在 NCBI 中共查题目中含有“barcoding”或 者“barcode”的 DNA 条形码论文 165 篇,其中研究论 文 122 篇,综述 43 篇;在 Sciencedirect 中共查到题目 或者摘要中含有“barcoding”或者“barcode”的 DNA 条形码论文 138 篇,其中研究论文 116 篇,综述 22 篇。无论是 NCBI 还是 Sciencedirect,研究论文在 2008 年以前数量呈逐渐增加趋势,但是论文数量增加 较慢,2009 年论文和 2010 年研究论文数量显著增加, 截至 2011 年 12 月初,研究论文有一定的增加,但是 增加数量不大。综述论文均呈起伏不定状态,没有表 现出明显的增加或者减少趋势,而且自 2009 年起与 研究论文数量的差距一直较大(图 2)。相比较而言,国 内查询到的条形码研究论文数量 2009 年以前的变化 较缓,2010 年才显著增加;另一方面,国内研究论文数 量相对较少而综述相对较多。 NCBI 的条形码文献中仅仅涉及植物、动物和真 菌的文献分别有 33 篇、79 篇和 10 篇,其它的 43 篇则 可能是关于多类生物或者 DNA 条形码的开发、软件 应用等。Sciencedirect 的条形码文献中仅仅涉及植物、 动物和真菌的文献分别有 29 篇、77 篇和 7 篇,其余 25 篇涉及两类以上生物以及条形码研究的取样数量 估计等。有关动物条形码的论文较多,超过植物的相 图 2 国外 NCBI 和 Sciendirect 期刊查找的关于 DNA 条形码 论文数量 Figure 2 Paper numbers about DNA barcoding searched from NCBI and Sciencedirect 752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