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吴汝康魏敦瑞对北京猿人化石的研究及其人类演化理 163 他认为人类演化的早先各期,是巨人的系统,然后到爪哇猿人、梭罗人、瓦贾克人、最后 到澳洲土著,这是一个系统,其发展方向是单向的,与其他地区的演化无关。另一系统是 中国猿人,它的头骨显示一系列蒙古人种早期原始的特征,是蒙古人种的祖先,但他认为 在早期演化过程中,仍有混杂的可能,中国猿人的特征,也可能出现于现今其他人种身上。 巨人起源说,根据现有的资料是不能成立的。至于现代人的起源,目前多地区起源说 与单一地区起源说正在激烈争论之中 他在形态学方面的深入研究表现在:早在皮尔唐遗骨被证实为骗局之前,他早就认为 它是人的头骨和猿的下颌骨相结合的怪物 北京猿人长时期来被认为是开“食人之风”的始祖北京猿人有吃人风气的说法是魏 敦瑞首先提出的,他在1943年发表的《中国猿人头骨》专著中说,猿人“猎取他们自己的 亲族正像他猎取其他动物一样,也用对待动物的方式同样来对待他的受害者”。至于为什么 打开颅骨,魏敦瑞认为可能是一种礼俗,或者是为了取食脑子。由于魏敦瑞在古人类学界 的权威地位,他的这种论点发生了很大的影响。有人从而认为北京猿人的化石,头骨较多, 头骨的原始性质明显,而肢骨很少,形态较为现代化,头骨代表原始的猿人,而肢骨代表 另一种较进步的人,猿人是较进步的人猎食的对象。 我们认为在人类进化过程中,体质形态存在着发展不平衡的现象,首先是直立行走,四 肢向现代人的方向发展,而后是脑的扩大和头骨的发展,所以猿人头骨的形态落后于四肢 造成猿人的形态简单地来说,像是猿的头配着近似现代人的身躯。周口店猿人洞的化石并 不代表两种人,而只属于一种人,就是猿人 认为猿人有吃人风气的根据是:头骨的颅底部分破裂,是敲破取食脑子的。这种根据 也是不确定的。 头骨颅底部分的破裂可以是由于颅底结构的弱点而造成的。颅底有许多供神经和血管 通过的孔道,骨质厚薄有很大的差别,因此受压后易于破碎而解体。而头盖骨部分由于它 的穹窿形,厚薄较为一致,受外来压力而不易破碎,即使破碎,也是裂成较大而平扁的骨 片,比较容易被保存下来。面骨部分也比较脆弱,容易破碎,因而在人类化石中也常缺损 参考文献 Weidenreich F. 1936a The mand ibles of s inan throp us pek inensis: a com parative study. Pal Sin Ser D, Vol 7, Fasc Weidenreich F. 1936b Observatons on the fom and proportions of the endocran al casts of s inanthrp us pekinensis, other hom nis, and the great apes: a comparative study of bran sie Pal Sin Ser D, Vol 7, Fasc 4: 1-50 W eidenreich F. 1937 The dentin on of s inanthrqp us pek inensis: a com parative odontography of the hom nis Pal Sin New SerD,1:1-180 Weidenreich F. 1938a The ram if iat on of the m iddle m en ngeal artery in fo ssil hom in is and its bear ing upon phy bgeneti roblems pal sin new ser d. No 3: 1-22 W eidenreich F. 1939 i lectures on S inanthrp us pek inensis and related Problem s Bull Geol Soc China, 19: 1-110 W eidenreich F. 1940 Some problem s dealing w ith ancient man Am A nthropoL, 421: 375-383 Weidenreich F. 1941. The extrem ity bones of s inanthrp us pekinensis Pal Sin New Ser D, 5: 1-150 W eidenreich F. 1943 The skull of s inan throp us pekinensis: a com parative study on a prm itive hom ind skull Pal Sin New SerD,10:1-484 W eidenreich F. 1945 Gant early man from Java and South China Anthropol Papers Am M us N at H ist, 40: 1--134 W eidenreich F. 1946 Apes, Gints, and Early M an Chicago: U 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o1994-2006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他认为人类演化的早先各期, 是巨人的系统, 然后到爪哇猿人、梭罗人、瓦贾克人、最后 到澳洲土著, 这是一个系统, 其发展方向是单向的, 与其他地区的演化无关。另一系统是 中国猿人, 它的头骨显示一系列蒙古人种早期原始的特征, 是蒙古人种的祖先, 但他认为 在早期演化过程中, 仍有混杂的可能, 中国猿人的特征, 也可能出现于现今其他人种身上。 巨人起源说, 根据现有的资料是不能成立的。至于现代人的起源, 目前多地区起源说 与单一地区起源说正在激烈争论之中。 他在形态学方面的深入研究表现在: 早在皮尔唐遗骨被证实为骗局之前, 他早就认为 它是人的头骨和猿的下颌骨相结合的 怪物 。 北京猿人长时期来被认为是开“食人之风”的始祖, 北京猿人有吃人风气的说法是魏 敦瑞首先提出的, 他在 1943 年发表的《中国猿人头骨》专著中说, 猿人“猎取他们自己的 亲族正像他猎取其他动物一样, 也用对待动物的方式同样来对待他的受害者”。至于为什么 打开颅骨, 魏敦瑞认为可能是一种礼俗, 或者是为了取食脑子。由于魏敦瑞在古人类学界 的权威地位, 他的这种论点发生了很大的影响。有人从而认为北京猿人的化石, 头骨较多, 头骨的原始性质明显, 而肢骨很少, 形态较为现代化, 头骨代表原始的猿人, 而肢骨代表 另一种较进步的人, 猿人是较进步的人猎食的对象。 我们认为在人类进化过程中, 体质形态存在着发展不平衡的现象, 首先是直立行走, 四 肢向现代人的方向发展, 而后是脑的扩大和头骨的发展, 所以猿人头骨的形态落后于四肢, 造成猿人的形态简单地来说, 像是猿的头配着近似现代人的身躯。周口店猿人洞的化石并 不代表两种人, 而只属于一种人, 就是猿人。 认为猿人有吃人风气的根据是: 头骨的颅底部分破裂, 是敲破取食脑子的。这种根据 也是不确定的。 头骨颅底部分的破裂可以是由于颅底结构的弱点而造成的。颅底有许多供神经和血管 通过的孔道, 骨质厚薄有很大的差别, 因此受压后易于破碎而解体。而头盖骨部分由于它 的穹窿形, 厚薄较为一致, 受外来压力而不易破碎, 即使破碎, 也是裂成较大而平扁的骨 片, 比较容易被保存下来。面骨部分也比较脆弱, 容易破碎, 因而在人类化石中也常缺损。 参 考 文 献 W eidenreich F. 1936a. T he m andibles of S inanth rop us p ek inensis: a comparative study. Pal Sin Ser D , V o l. 7, Fasc. 3: 1—162. W eidenreich F. 1936b. O bservations on the fo rm and p ropo rtions of the endocranial casts of S inanth rop us p ek inensis, o ther hom inids, and the great apes: a comparative study of brain size. Pal Sin Ser D , V o l. 7, Fasc. 4: 1—50. W eidenreich F. 1937. T he dentition of S inanth rop us p ek inensis: a comparative odontography of the hom inids. Pal Sin N ew Ser D , 1: 1—180. W eidenreich F. 1938a. T he ram ification of the m iddle m eningeal artery in fo ssil hom inids and its bearing upon phylogenetic p roblem s. Pal Sin N ew Ser D , N o. 3: 1—22. W eidenreich F. 1938b. D iscovery of the fem ur and hum erus of S inanth rop us p ek inensis. N ature, 141: 614—617. W eidenreich F. 1939. Six lectures on S inanth rop us p ek inensis and related P roblem s. Bull Geo l Soc Ch ina, 19: 1—110. W eidenreich F. 1940. Som e p roblem s dealing w ith ancient m an. Am A nth ropo l, 421: 375—383. W eidenreich F. 1941. T he extrem ity bones of S inanth rop us p ek inensis. Pal Sin N ew Ser D , 5: 1—150. W eidenreich F. 1943. T he skull of S inanth rop us p ek inensis: a comparative study on a p rim itive hom inid skull. Pal Sin N ew Ser D , 10: 1—484. W eidenreich F. 1945. Giant early m an from Java and South Ch ina. A nth ropo l Papers Am M us N at H ist, 40: 1—134. W eidenreich F. 1946. A pes, Giants, and Early M an. Ch icago: U niversity of Ch icago P ress. 3 期 吴汝康: 魏敦瑞对北京猿人化石的研究及其人类演化理论 · 361 ·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