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930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第31卷 游生产作业计划安排、设备条件等快速优化形成合 i块DHCR板坯产出时刻、到达加热炉前时刻、实际 理的专用炉模式下的混装作业调度的方法, 装炉时刻及实际出炉时刻,=1,2,…,n 1问题描述及建模 CCTj、CUT,一分别表示C中第j块CCR板坯 实际装炉时刻、实际出炉时刻,=1,2,…,m 1.1问题描述 CCRT、DT一分别表示冷装板坯、热装板坯必须 某大型钢铁联合企业有两台铸机向热轧供料, 的在炉加热时间,与钢种和工艺有关 但由于受企业品种钢生产组织影响,正常情况下只 HL一加热炉允许的连续出钢长度 能有一台铸机生产可热装(或DHCR)板坯,另外一 GH:一第i与i+1块DHCR板坯在装炉后炉 台铸机生产不可热装板坯(需下线冷却后装炉生 内板坯间距, 产)·该企业热轧生产线有三座步进式加热炉,板坯 GC,一第j与j十1块CCR板坯在装炉后炉内 在炉加热时间与板坯材质、出炉温度和入炉温度等 板坯间距 有关,轧线采用2十7工艺布置方式,具体铸轧间工 △GH一热坯装炉时最小板坯间隔, 艺布置如图1所示, BS:一板坯i装炉时炉内板坯平均前移速度 定义 2CCF道 H,H:+1O≤HUT+1-HUT:≤△R Hi,Ci O≤HUT:-CUT≤AR 板坏堆放 S(H,C)= Cj,Hi 0≤CUT-HUT≤△R E辊道 1CC==里 C,C+10≤CUT+1-CUT≤△R 表示混装板坯出炉顺序需满足条件,其中△R为轧 ◆DHCR板坯输送路线 线允许加热炉出钢时间间隔, 定义 图1铸轧间工艺布置示意图 W(H:,H+1)=D(H:)一D(H+1) Fig-1 Schematic of process layout between the continuous caster and hot rolling mill 表示H:,H+1相邻两板坯对应成品宽度跳跃函数, 类似的定义厚度函数T(H:,H+1)、硬度跳跃函数 如图1所示,冷装(或热装)模式下,1#CC或 R(H:,H:+1)其中w(H:)表示第i块板坯宽度 2#CC产出板坯下线堆垛后,根据轧制作业计划安 类似定义t(H:)和r(H:)分别表示第i块板坯厚度 排上料,分别装入三个加热炉进行加热后按轧制顺 和硬度, 序要求出钢,送向轧线进行轧制,目前为实现节能 1.2.2专用炉混装轧制计划优化模型定义 降耗,提高轧线生产效益,希望将可DHCR板坯直 为保证实现专用炉混装后轧制作业能够满足轧 接经辊道送向3加热炉进行加热,并与1#、2节加热 制技术规程,优化模型的目标函数为: 炉中冷装入炉板坯按一定模式、比例送往轧线进行 object 轧制生产, min∑K1w[s(H,C]+ 由于工艺设备的原因,为保证最终热轧产品质 HUC 量,目前轧线不支持自由轧制工艺,但允许一定程度 K2T[S(H,C)]+K3R[S(H,C)](1) 约束释放.如何在多约束条件下,尤其是一体化考 式中,K1、K2和K3分别为宽度跳跃系数、厚度跳 虑连铸、加热和轧制约束条件下编制出合理的冷、热 跃系数和硬度跳跃系数 板坯装出炉计划成为生产组织的难题之一, s.t. 1.2专用炉混装轧制作业计划优化模型建模 i∈{1,2,…,n},j∈1,2,…,m满足: 1.2.1符号定义 (l)HFT:≥HT:十trani,其中trani是第i块 H一混装作业计划中n块DHCR板坯组成的 DHCR板坯必要的传输时间; 集合,H:表示其中第i块热装板坯, (2)HCT≥HFT:; C一混装计划中m块CCR板坯组成的集合, (3)HCT+1≥HCT:+[w(H)+△GH]/BS:; C表示其中第j块冷装板坯 (4)双流铸机供料时HT+2>HT:和HT+1≥ HT、HFT:、HCT:和HUT:一分别表示H中第 HT,单流铸机供料时HT+1>HT;游生产作业计划安排、设备条件等快速优化形成合 理的专用炉模式下的混装作业调度的方法. 1 问题描述及建模 1∙1 问题描述 某大型钢铁联合企业有两台铸机向热轧供料‚ 但由于受企业品种钢生产组织影响‚正常情况下只 能有一台铸机生产可热装(或 DHCR)板坯‚另外一 台铸机生产不可热装板坯(需下线冷却后装炉生 产).该企业热轧生产线有三座步进式加热炉‚板坯 在炉加热时间与板坯材质、出炉温度和入炉温度等 有关‚轧线采用2+7工艺布置方式‚具体铸轧间工 艺布置如图1所示. 图1 铸轧间工艺布置示意图 Fig.1 Schematic of process layout between the continuous caster and hot rolling mill 如图1所示‚冷装(或热装)模式下‚1# CC 或 2#CC 产出板坯下线堆垛后‚根据轧制作业计划安 排上料‚分别装入三个加热炉进行加热后按轧制顺 序要求出钢‚送向轧线进行轧制.目前为实现节能 降耗‚提高轧线生产效益‚希望将可 DHCR 板坯直 接经辊道送向3#加热炉进行加热‚并与1#、2#加热 炉中冷装入炉板坯按一定模式、比例送往轧线进行 轧制生产. 由于工艺设备的原因‚为保证最终热轧产品质 量‚目前轧线不支持自由轧制工艺‚但允许一定程度 约束释放.如何在多约束条件下‚尤其是一体化考 虑连铸、加热和轧制约束条件下编制出合理的冷、热 板坯装出炉计划成为生产组织的难题之一. 1∙2 专用炉混装轧制作业计划优化模型建模 1∙2∙1 符号定义 H—混装作业计划中 n 块 DHCR 板坯组成的 集合‚Hi 表示其中第 i 块热装板坯. C—混装计划中 m 块 CCR 板坯组成的集合‚ Cj 表示其中第 j 块冷装板坯. HT i、HFT i、HCT i 和 HUT i—分别表示 H 中第 i 块 DHCR 板坯产出时刻、到达加热炉前时刻、实际 装炉时刻及实际出炉时刻‚i=1‚2‚…‚n. CCT j、CUT j—分别表示 C 中第 j 块 CCR 板坯 实际装炉时刻、实际出炉时刻‚j=1‚2‚…‚m. CCRT、DT—分别表示冷装板坯、热装板坯必须 的在炉加热时间‚与钢种和工艺有关. HL—加热炉允许的连续出钢长度. GHi—第 i 与 i+1块 DHCR 板坯在装炉后炉 内板坯间距. GC j—第 j 与 j+1块 CCR 板坯在装炉后炉内 板坯间距. ΔGH—热坯装炉时最小板坯间隔. BS i—板坯 i 装炉时炉内板坯平均前移速度. 定义 S( H‚C)= Hi‚Hi+1 0≤HUT i+1—HUT i≤ΔR Hi‚Cj 0≤HUT i—CUT j≤ΔR Cj‚Hi 0≤CUT j—HUT i≤ΔR Cj‚Cj+1 0≤CUT j+1—CUT j≤ΔR 表示混装板坯出炉顺序需满足条件‚其中ΔR 为轧 线允许加热炉出钢时间间隔. 定义 W( Hi‚Hi+1)= w( Hi)— w( Hi+1) 表示 Hi‚Hi+1相邻两板坯对应成品宽度跳跃函数‚ 类似的定义厚度函数 T ( Hi‚Hi+1)、硬度跳跃函数 R( Hi‚Hi+1).其中 w ( Hi)表示第 i 块板坯宽度. 类似定义 t( Hi)和 r( Hi)分别表示第 i 块板坯厚度 和硬度. 1∙2∙2 专用炉混装轧制计划优化模型定义 为保证实现专用炉混装后轧制作业能够满足轧 制技术规程‚优化模型的目标函数为: object min ∑H∪ C K1W [ S( H‚C)]+ K2T [ S( H‚C)]+ K3R [ S( H‚C)] (1) 式中‚K1、K2 和 K3 分别为宽度跳跃系数、厚度跳 跃系数和硬度跳跃系数. s.t. ∀ i∈{1‚2‚…‚n}‚∀ j∈{1‚2‚…‚m}满足: (1) HFT i ≥HT i +trani‚其中 trani 是第 i 块 DHCR 板坯必要的传输时间; (2) HCT i≥HFT i; (3) HCT i+1≥HCT i+[ w( Hi)+ΔGH]/BS i; (4) 双流铸机供料时 HT i+2>HT i 和 HT i+1≥ HT i‚单流铸机供料时 HT i+1>HT i; ·930· 北 京 科 技 大 学 学 报 第31卷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