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求什么、经历什么以及它对所经历事物的理解方式( Huber,1991),因此对于裂变新创企业而 言,它的生存和发展可能与其所继承的知识有紧密的关联( Uzunca,2016)。知识基础理论为理 解组织裂变过程中团队的形成以及母体企业和裂变新创企业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强有力的解释 机制,但这方面的研究也有待进一步拓展。 (三)代理理论 代理理论( agency theory)描述了这样一个委托一代理的过程,即代理人/机构受雇于委托 人,通过签订合同开展工作从而达到委托人的预期目标,这一过程可能会存在一定的代理问 题,即由于委托代理双方都寻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但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的风险偏好可能不 同,一旦双方出现利益分歧,代理人可能会出现一些不当行为( Dalton等,2007)。 组织裂变是解决代理问题的一种有效手段。Aron(1991)从代理理论的视角提出,当业务 部门隶属于母公司时,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存在可能会混淆市场对其价值的评估,但一旦该部广 被剥离出去形成独立的企业进行运营,信息不对称问题会得以缓解( Sorheim等,2011)。同时, 组织裂变也可以作为公司管理者激励部门经理的一种手段,部门经理成为裂变新创企业的主 要经营者之后拥有更大的自主决策权,会有更强烈的动机对企业进行经营管理。 Feldman等 (2014)也提出组织裂变往往发生在市场和企业所有者之间存在高度信息不对称问题的企业, 而裂变是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有效方式( Krishnaswami和 Subramaniam,1999)。另外 Alln等(1995)认为组织裂变甚至可以充当一个“纠错机制”来修正之前的并购行为,当投资者 对并购的反应是负面时可以通过宣告裂变加以改善。而母公司对裂变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其对 裂变新创企业的控制程度( Semadeni和 Cannella,20ll;lto和Rose,2010)。当一部分业务单元被 剥离出去之后,由于母公司了解子公司的运营状况并掌握专业知识,因此母公司在董事会层面 对子公司的监测会减少大多数公司治理情境中所包含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从而有利于裂变新 创企业绩效的提升( Rubera和Teli,2014)。但是如果母公司对子公司保留所有权是为了对子 公司进行控制,那么裂变后母公司如果继续拥有所有权或者对子公司过度监测则会负向影响 裂变新创企业的绩效( Ferretti等,2018)代理理论很好地阐释了裂变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为 后续研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四)交易成本理论 交易成本理论( transaction- cost theory)假设人总是表现出机会主义行为。交易成本理论的 核心思想是管理者为寻求节省交易成本而进行组织变革( Williamson,2002)。交易成本逻辑最 初被提出作为一种理论来定义市场和等级制度之间的界限( Coase,1937),为解释组织的多部 门结构和纵向一体化提供了一个主要的理论基础。 在组织裂变的情境下,母公司可以通过对组织进行重构来提高业务的集中程度,将一部分 业务单元剥离出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母体企业的监管成本( Feldman,2016b),但对于裂变 新创企业而言,从母体企业剥离出去却是一把“双刃剑”。 Semadeni((2003)认为根据交易成本理 论,与母体企业业务处于横向嵌入关系的裂变新创企业将会遭受最大程度的经济损失(例如规 模效应、整合效应和内部资本市场);其次是与母体企业业务结构处于纵向整合关系的裂变新 创企业;再次则是与母体企业处于不相关关系的裂变新创企业。尽管裂变新创企业可能会遭受 定的经济损失( Feldman,2016a),但同时也将享受官僚成本减少带来的收益以及管理自主性 的增加,裂变新创企业必须依靠自身的能力在资本市场占据一席之地,借助于债务和股本手段 进行业务融资,而不是从母公司的内部资本市场进行融资。另外, Bergh等(2008)在研究公司重 组方案的决策制定过程时发现,企业对于主要或相关性高的业务资产会选择通过组织裂变进 行重组,而对于处于次要或相关性低的业务资产将选择通过出售的方式进行重组( Bergh和 145 组织裂变研究进展探析与未来研究展望求什么、经历什么以及它对所经历事物的理解方式(Huber,1991),因此对于裂变新创企业而 言,它的生存和发展可能与其所继承的知识有紧密的关联(Uzunca,2016)。知识基础理论为理 解组织裂变过程中团队的形成以及母体企业和裂变新创企业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强有力的解释 机制,但这方面的研究也有待进一步拓展。 (三)代理理论 代理理论(agency theory)描述了这样一个委托—代理的过程,即代理人/机构受雇于委托 人,通过签订合同开展工作从而达到委托人的预期目标,这一过程可能会存在一定的代理问 题,即由于委托代理双方都寻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但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的风险偏好可能不 同,一旦双方出现利益分歧,代理人可能会出现一些不当行为(Dalton等,2007)。 组织裂变是解决代理问题的一种有效手段。Aron(1991)从代理理论的视角提出,当业务 部门隶属于母公司时,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存在可能会混淆市场对其价值的评估,但一旦该部门 被剥离出去形成独立的企业进行运营,信息不对称问题会得以缓解(Sørheim等,2011)。同时, 组织裂变也可以作为公司管理者激励部门经理的一种手段,部门经理成为裂变新创企业的主 要经营者之后拥有更大的自主决策权,会有更强烈的动机对企业进行经营管理。Feldman等 (2014)也提出组织裂变往往发生在市场和企业所有者之间存在高度信息不对称问题的企业, 而裂变是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有效方式(Krishnaswami和Subramaniam,1999)。另外, Allen等(1995)认为组织裂变甚至可以充当一个“纠错机制”来修正之前的并购行为,当投资者 对并购的反应是负面时可以通过宣告裂变加以改善。而母公司对裂变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其对 裂变新创企业的控制程度(Semadeni和Cannella,2011;Ito和Rose,2010)。当一部分业务单元被 剥离出去之后,由于母公司了解子公司的运营状况并掌握专业知识,因此母公司在董事会层面 对子公司的监测会减少大多数公司治理情境中所包含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从而有利于裂变新 创企业绩效的提升(Rubera和Tellis,2014)。但是如果母公司对子公司保留所有权是为了对子 公司进行控制,那么裂变后母公司如果继续拥有所有权或者对子公司过度监测则会负向影响 裂变新创企业的绩效(Ferretti等,2018)。代理理论很好地阐释了裂变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为 后续研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四)交易成本理论 交易成本理论(transaction-cost theory)假设人总是表现出机会主义行为。交易成本理论的 核心思想是管理者为寻求节省交易成本而进行组织变革(Williamson,2002)。交易成本逻辑最 初被提出作为一种理论来定义市场和等级制度之间的界限(Coase,1937),为解释组织的多部 门结构和纵向一体化提供了一个主要的理论基础。 在组织裂变的情境下,母公司可以通过对组织进行重构来提高业务的集中程度,将一部分 业务单元剥离出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母体企业的监管成本(Feldman,2016b),但对于裂变 新创企业而言,从母体企业剥离出去却是一把“双刃剑”。Semadeni(2003)认为根据交易成本理 论,与母体企业业务处于横向嵌入关系的裂变新创企业将会遭受最大程度的经济损失(例如规 模效应、整合效应和内部资本市场);其次是与母体企业业务结构处于纵向整合关系的裂变新 创企业;再次则是与母体企业处于不相关关系的裂变新创企业。尽管裂变新创企业可能会遭受 一定的经济损失(Feldman,2016a),但同时也将享受官僚成本减少带来的收益以及管理自主性 的增加,裂变新创企业必须依靠自身的能力在资本市场占据一席之地,借助于债务和股本手段 进行业务融资,而不是从母公司的内部资本市场进行融资。另外,Bergh等(2008)在研究公司重 组方案的决策制定过程时发现,企业对于主要或相关性高的业务资产会选择通过组织裂变进 行重组,而对于处于次要或相关性低的业务资产将选择通过出售的方式进行重组(Bergh和 组织裂变研究进展探析与未来研究展望 145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