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育种学I》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 01001019作物育种学I(The breeding of crops I) 二、开课对像 农学专业四年制本科。 三、课程的性质 必修、专业核心课。 四、教学目的和任务 作物育种学是研究选育及繁殖作物优良品种的理论与方法的科学。总论介绍作物育种基本的、一般的、共同的理论和方法。其基本任 务是在研究和掌握作物性状遗传变异规律的基础上,发据、研究和利用各有关作物种植资源:并根据各该地区的育种目标和原有品种 基础,采用适当的育种途径和方法,选育适于该地区生产发展需要的高产、稳产、优质、抗(耐)病虫害及环境胁迫、生育期适当 适应性较广的优良品种或杂种以及新作物:还在其繁殖、推广过程中,保持和提高其种性,提供数量多、质量好、成本低的生产用 种,促进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发展。 五、基本要求 1、掌握育种目标的制订及实现目标的相应策略: 2、掌握种质资源的搜集、保存、研究评价、利用及创新: 3、了解选择的理论与方法: 4、掌握人工创造新变异的途径,方法及技术: 5、掌握杂种优势利用的途径与方法: 6、了解目标性状的遗传、鉴定及选有方法: 7、掌握作物育种各阶段的田间试验技术: 8、了解新品种的审定推广和种子生产。 六、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作物育种学是作物人工进化的科学,是一门以遗传学、进化论为主要基础的综合性应用科学,它涉及植物学、植物生态学、植物生理 学、生物化学、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学、农业气象学、生物统计与试验设计、生物技术、农产品加工学等领域的知识与研究方法。 作物育种学与作物栽培学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作物生产科学的两个不可偏缺的主要学科。 七、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学分:4 学时:64,其中理论学时54、实验学时10。 (一)绪论(理论2学时)》 1、作物进化与遗传改良 2、作物育种学的意义与发展 3、作物品种及其在作物生产中的作用 4、国内外作物育种的成就与展望 (二)作物的繁殖方式及品种类型(理论4学时) 1、作物的繁殖方式 2、自交和异交的遗传效应 3、作物的品种类型及其特点 (三)种植资源(理论2学时,实验学时4) 1、种植资源的重要性《作物育种学Ⅰ》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 01001019 作物育种学Ⅰ(The breeding of crops Ⅰ) 二、开课对象 农学专业四年制本科。 三、课程的性质 必修、专业核心课。 四、教学目的和任务 作物育种学是研究选育及繁殖作物优良品种的理论与方法的科学。总论介绍作物育种基本的、一般的、共同的理论和方法。其基本任 务是在研究和掌握作物性状遗传变异规律的基础上,发掘、研究和利用各有关作物种植资源;并根据各该地区的育种目标和原有品种 基础,采用适当的育种途径和方法,选育适于该地区生产发展需要的高产、稳产、优质、抗(耐)病虫害及环境胁迫、生育期适当、 适应性较广的优良品种或杂种以及新作物;还在其繁殖、推广过程中,保持和提高其种性,提供数量多、质量好、成本低的生产用 种,促进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发展。 五、基本要求 1、掌握育种目标的制订及实现目标的相应策略; 2、掌握种质资源的搜集、保存、研究评价、利用及创新; 3、了解选择的理论与方法; 4、掌握人工创造新变异的途径,方法及技术; 5、掌握杂种优势利用的途径与方法; 6、了解目标性状的遗传、鉴定及选育方法; 7、掌握作物育种各阶段的田间试验技术; 8、了解新品种的审定推广和种子生产。 六、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作物育种学是作物人工进化的科学,是一门以遗传学、进化论为主要基础的综合性应用科学,它涉及植物学、植物生态学、植物生理 学、生物化学、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学、农业气象学、生物统计与试验设计、生物技术、农产品加工学等领域的知识与研究方法。 作物育种学与作物栽培学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作物生产科学的两个不可偏缺的主要学科。 七、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学分:4 学时:64,其中理论学时54、实验学时10。 (一)绪论(理论2学时) 1、作物进化与遗传改良 2、作物育种学的意义与发展 3、作物品种及其在作物生产中的作用 4、国内外作物育种的成就与展望 (二)作物的繁殖方式及品种类型(理论4学时) 1、作物的繁殖方式 2、自交和异交的遗传效应 3、作物的品种类型及其特点 (三)种植资源(理论2学时,实验学时4) 1、种植资源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