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中译本序 先验感性论阐明,只有通过人的感性认识能力(接受能力)所 先天具有的直观形式即空间和时间去整理由自在之物刺激感官而 引起的感觉材料,才能获得确定的感性知识,空间和时间的先天直 观形式是数学知识的普遍必然性的根据和条件。 先验逻辑的导言阐明感性必须与知性结合,直观必须与思维 结合,才能产生关于对象的知识即自然科学知识,因而必须有一门 不同于形式逻辑的先验逻辑来探讨知性的结构及其运用于经验对 象时的各种原理,包括这种运用的限度。先验逻辑立足于知识与 对象的关系,即知识的内容,而不是单纯的思维形式,这标志着辩 证逻辑在近代的萌芽。 先验分析论(真理的逻辑)中阐明了知性的先天概念和先天 原理是自然科学知识之所以可能的根据和条件。在概念分析论 中,通过对知性在判断巾的逻辑机能(形式逻辑巾·般判断形式 的分类)的分析,康德发现了知性的十二个(对)先天的纯粹概念 即范畴;通过对范畴的“先验演绎”则阐明了,知性从自我意识的 先验统一出发,运用范畴去综合感性提供的经验材料,这是一切可 能的经验和经验对象之所以可能的条件,从而证明了范畴在经验 即现象的范畴内的普遍必然的有效性。原理分析论主要阐明了知 性指导判断力把范畴运用于现象的法规:判断力是用普遍(规则) 去统摄特殊(事例)的能力;范畴运用于现象必须以时间图型为中 介;通过时间图型把先天感性要素统摄于范畴之下所产生的先天 综合判断就是知性的先天原理,亦即判断力的法规。依照范畴表, 知性先天原理的体系由“直观的公理”、“知觉的预测”、“经验的类 比”和“一般经验思维的公设”所构成,而经验的类比中的“实体的 持存性原理”、“按照因果律的时间相继的原理”和“按照交互作用 律(在空间中)并存的原理”是作为自然科学的最根本的基础的三 条最普遍的原理,也就是自然界(作为现象)的三条最普遍的规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