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Brown等发现I2名人格障碍患者的脑脊液中NE的主要代谢 这一观点有推测的成分,W itkkin等(1976)提出虽然有报道 产物3一甲氧基一4一羟基苯乙醇酸(MHPG)与过去攻击行为 XXY基因型在违法犯罪者中多见,但也有研究发现此基因型者 史呈正相关,而Virkkumen等报道在暴力犯罪和冲动纵火犯的 的犯罪率仅轻度升高,且这些罪行一般并非暴力性质,Kaplan CSF中3一甲氧基一4一羟基苯。乙醇酸比健康志愿者低, 等(1994)提出有些反社会行为罹患原因可能具有遗传性。另外 四、雄激素和攻击 一些遗传代谢性疾病对神经系统有影响,如Sanfilippo's综合 Baron等(1994)提出世界上总的趋势是男性比女性更易出 征,Vog1综合征己表明和一些人格类型有关,包括攻击倾向, 现攻击行为.在美国因杀人而遭逮捕男女之比为5:1。研究表 总之,虽然不同的神经解剖结构和脑区、神经递质系统、激 明在外显攻击行为中雄激素起重要作用。动物研究表明,雄性 素、遗传因素已表明对攻击有调节作用,但这些因素单个的或 间的攻击行为在性成熟后显著增加.McKinney和Desjardins 总的作用机制还不清楚,在一定意义上,将来治疗学可能为不 (1973)研究提出鼠类攻击行为开始于青春期.予未成熟鼠使用 同神经生物学因素对攻击暴力行为的作用机制提供清晰的认 雄激素后攻击水平明显增加,Rosenzweig等(2002)研究提出: 识。 阉割后雄激素水平降低,雄性间攻击行为也显著减少:阉割后 参考文献 通过注射恢复睾酮水平则又增加攻击行为,Bean and Conner (1978)提出阉割后的雄性鼠在视前区植入睾酮恢复雄性间的 1 van Elst LT,Woermann FG,Lemieux L et al.Affective ag- 攻击水平,雌性哺乳动物的攻击也是生殖激素的作用有关,至 gression in patients with temporal lobe epilepsy:a quantita- 少部分是,Goy(1970)研究提出幼年雌性猴若其母亲在妊娠 tive M RI study of the amy gdala.Brain.2000;123(P12):234 期间使用睾酮则其社会行为的特征和成熟前的雄性猴很相 -243 似,同样地.Meyer一Bahlburg和Ehrhardt(1982)提出年轻女 2 Tateno A.Jorge RE Robinson RG.Clinical correlates of ag- 孩在母亲妊娠期间因母亲的肾上腺功能紊乱而处于高水平睾 gressive behavior after traumatic brain injury.Neuropsychi 酮环境中,她倾向于和男孩一样的行为表现比她的女性同胞 atry Neurosci2003:15(2):155~160 易出现争斗行为, 3 Felip CM,Rodriguez Arias M,Aguilar MA,et aL Antiag- 攻击和雄激素有关,但在人类仍存争议,尽管Dabs和 gressive and motor effects of the DA release inhibitor CGS Morris(1990)对退伍老兵调查研究表明.睾酮和反社会行为有 10746B.Aggressive Behavior 2001;27(5):382 ~390 关Pinel(20O0)多项研究显示暴力罪犯的睾酮水平较非暴力罪4 Navarro JF,LnaG.Pedraza C.Behavioral profile of L一 犯轻度升高,0weus(1986)研究表明在正常男性青少年自我报 741.741,a selective D4 dopamine receptor antagonist.in so- 告的攻击水平和体内的睾酮水平相关然而Bernstein和Gor- cial encounters betw een male mice.Aggressive Behavion don(1974),Lloyd(1971)均认为以上这些研究结果必须能在不 2003.29(6):552-557 同种族得到证实,因各自的社会生活环境不同,攻击和此也相5 Hales RE,Silver JM,Yudofsky SC,et al Aggression and 关联 agitation.In:MG Wise JR Rundell eds The American 五,遗传和攻击 psychiatric publishing textbook of consultation liaison psy- 尽管调查研究结果并不一致,Miles和Garey(1997)对孪生 chiat ry:Psychiatry in the medically ill(2 nded.)Washing- 和寄养研究作mta分析显示,在攻击人格测试中遗传率为 ton DC:American Psy chiatric Publishing 2002:149~161 50%.Rushton等(1986)通过对单卵双生和双卵双生比较研究6 Blair RJR.The neurobiology of aggression.In DS Charney 后提出,在自我报告的攻击性上单卵双生者之间更相似,在男 EJ Nestler eds Neurobiology of mental illness(2 nd 性和女性均是如此.DiLalla和Gottesman(1991)通过孪生和寄 ed.)New York:0 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1076~1085 养研究也显示犯罪和遗传相关Carducei(1998)、Mednick等 7 Krakow ski M.Violence and serotonin Influence of impulse (1982)研究表明单卵双生较双卵双生在犯罪记录和罪刑上有 control,affect regulation and social functioning.Neuropsy- 更高的相似性。 chiat ry Clin Neurosci.2003;15:(3)294~305 Cloninger等(1982)提出养父母犯罪的寄养者的犯罪率为 8 Sakaue M,Ago Y,Mruakami C.et al.Involvement of benzodinz- 一般人群的4倍.而寄养者和其养父母犯相同罪行是一般人群 epine binding sites in and antiaggressive effect by 5-HT(1A) 的2倍,生父母养父母中均有一犯罪的寄养者犯罪率是一般人 receptor activation in isolation mice.Eur J Phamacol.2001;432 的14倍。再者,Glueck和G血eck(1969)研究表明祖父母有反 (2-3):163 社会行为史的儿童更可能表现反社会行为, (2005-11-21收稿 200603-20修回) 攻击及暴力和XYY基因型的第二条Y染色体存在联系 ?1994-2014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Br ow n 等发现 12 名人格障碍患者的脑脊液中 NE 的主要代谢 产物 3-甲氧基-4 -羟基苯乙醇酸(M HPG)与过去攻击行为 史呈正相关, 而 Virkkumen 等报道在暴力犯罪和冲动纵火犯的 CSF 中 3 -甲氧基-4-羟基苯。 乙醇酸比健康志愿者低。 四、雄激素和攻击 Bar on 等(1994)提出世界上总的趋势是男性比女性更易出 现攻击行为。 在美国因杀人而遭逮捕男女之比为 5:1 。 研究表 明在外显攻击行为中雄激素起重要作用。 动物研究表明, 雄性 间的攻击行为在性成熟后显著增加。 McKinney 和 Desja rdins (1973)研究提出鼠类攻击行为开始于青春期, 予未成熟鼠使用 雄激素后攻击水平明显增加。 Rosenzweig 等(2002)研究提出: 阉割后雄激素水平降低, 雄性间攻击行为也显著减少;阉割后 通过注射恢复睾酮水平则又增加攻击行为。 Bean and Conner (1978)提出阉割后的雄性鼠在视前区植入睾酮恢复雄性间的 攻击水平。 雌性哺乳动物的攻击也是生殖激素的作用有关, 至 少部分是。Goy(1970)研究提出幼年雌性猴, 若其母亲在妊娠 期间使用睾酮, 则其社会行为的特征和成熟前的雄性猴很相 似。 同样地, Mey er -Bahlburg 和 Ehrhardt(1982)提出年轻女 孩在母亲妊娠期间因母亲的肾上腺功能紊乱而处于高水平睾 酮环境中, 她倾向于和男孩一样的行为表现, 比她的女性同胞 易出现争斗行为。 攻击和雄激素有关, 但在人类仍存争议。 尽管 Dabbs 和 Morris(1990)对退伍老兵调查研究表明, 睾酮和反社会行为有 关, Pinel(2000)多项研究显示暴力罪犯的睾酮水平较非暴力罪 犯轻度升高, Olw eus(1986)研究表明在正常男性青少年自我报 告的攻击水平和体内的睾酮水平相关, 然而 Bernstein 和 Gor￾don(1974)、Llo yd(1971)均认为以上这些研究结果必须能在不 同种族得到证实, 因各自的社会生活环境不同, 攻击和此也相 关联。 五、遗传和攻击 尽管调查研究结果并不一致, Miles 和 Ga rey(1997)对孪生 和寄养研究作 meta 分析显示, 在攻击人格测试中遗传率为 50 %。 Rushton 等(1986)通过对单卵双生和双卵双生比较研究 后提出, 在自我报告的攻击性上单卵双生者之间更相似 , 在男 性和女性均是如此。 DiLalla 和 Go ttesman(1991)通过孪生和寄 养研究也显示犯罪和遗传相关, Carducci(1998)、Mednick 等 (1982)研究表明单卵双生较双卵双生在犯罪记录和罪刑上有 更高的相似性。 Cloninge r 等(1982)提出养父母犯罪的寄养者的犯罪率为 一般人群的 4 倍, 而寄养者和其养父母犯相同罪行是一般人群 的 2 倍, 生父母养父母中均有一犯罪的寄养者犯罪率是一般人 的 14 倍。 再者, Glueck 和 Glueck(1969)研究表明祖父母有反 社会行为史的儿童更可能表现反社会行为。 攻击及暴力和 XYY 基因型的第二条 Y 染色体存在联系, 这一观点有推测的成分。 Witkkin 等(1976)提出虽然有报道 XXY 基因型在违法犯罪者中多见, 但也有研究发现此基因型者 的犯罪率仅轻度升高, 且这些罪行一般并非暴力性质。 Kaplan 等(1994)提出有些反社会行为罹患原因可能具有遗传性, 另外 一些遗传代谢性疾病对神经系统有影响, 如 Sanfilippo' s 综合 征、Vo g t 综合征已表明和一些人格类型有关, 包括攻击倾向。 总之, 虽然不同的神经解剖结构和脑区、神经递质系统、激 素、遗传因素已表明对攻击有调节作用, 但这些因素单个的或 总的作用机制还不清楚。 在一定意义上, 将来治疗学可能为不 同神经生物学因素对攻击暴力行为的作用机制提供清晰的认 识。 参 考 文 献 1 van Elst LT , Woermann FG , Lemieux L, e t a l.Affectiv e ag￾g ressio n in patients w ith tempo ral lobe epilepsy:a quantita￾tive M RI study of the amy gdala.Br ain , 2000 ;123(Pt2):234 ~ 243 2 Tateno A , Jo rge RE, Robinson RG .Clinical co rrelates of ag￾g ressive behavio r after traumatic brain injury.Neuropsychi￾a try Neuro sci, 2003 ;15(2):155~ 160 3 Felip CM , Ro drig uez Arias M , Ag uilar MA , et a l.Antiag￾g ressive and mo tor effects o f the DA relea se inhibito r CGS 10746B.Agg ressive Behavio r, 2001;27(5):382 ~ 390 4 Nav arr o JF, Luna G, Pedraza C .Behavio ral profile o f L - 741 , 741 , a selective D4 do pamine recepto r antag onist , in so￾cia l encounters be tw een male mice.Agg ressive Behavio r, 2003;29(6):552~ 557 5 H ales RE , Silver JM , Yudofsky SC , et al.Ag g ression a nd agitation .In :MG Wise & JR Rundell, eds.The Ame rican psy chia tric publishing tex tbo ok of consultatio n-liaiso n psy￾chiat ry:Psy chiatry in the medically ill(2 nded .).Washing￾to n, DC :America n Psy chiatric Publishing , 2002;149~ 161 6 Blair RJR.The neur obiolog y of ag gr essio n.In:DS Char ney & EJ Nestle r, eds.Neuro biolog y of mental illness( 2 nd ed.).New Yo rk :Oxfo rd University Pr ess, 2004;1076 ~ 1085 7 Krakow ski M .Violence and sero to nin:Inf luence of impulse co ntrol , affect reg ulatio n, and social functioning.Neuropsy￾chiat ry Clin Neuro sci , 2003 ;15:(3)294 ~ 305 8 Sakaue M , Ag o Y, Mruakami C , et al.Involvement of benzodinz￾epine binding sites in and antiagg ressive effect by 5 -H T(1A) receptor activation in isolation mice.Eur J Pharmacol , 2001;432 (2~ 3):163 (2005-11-21 收稿 2006-03-20 修回)
<<向上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