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 文化。建设符合中国发展要求的网络文化,还要发挥 重要诱因,必须成立专门的管理、监督机构来规范、引 民族传统文化优势资源,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导青少年的上网行为,对其不健康及非法的行为作出 反对庸俗、低俗、媚俗的做法以及不负责任的言行,注 反应。二是成立专门的反网络犯罪领导、协调机构。 重理性表达情感、理性爱国,提高青少年网民的责任 该机构统一协调各个司法机关打击网络犯罪的行动, 心和公德心,自觉营造和谐的网络社会环境,使互联 对网络信息系统安全进行管理,做好对网络事件或网 网成为广大网民的精神家园。 络犯罪案件的监察工作。三是提高反网络犯罪专业 (三)加快互联网络立法 人员的整体素质。目前公安机关吸收大量计算机专 我国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出台了一批专门针 业技术人员作为网络警察,维护网络安全、打击网络 对信息网络安全的法律、法规及行政规章。如刑法典 犯罪活动。但由于队伍组建时间短,实战欠缺经验, 285、286、287,全国人大常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网 数量也比较少,面对年平均数以万计的网络犯罪和不 安全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国务 断翻新的犯罪手法,显然难以应对。四是加强学校对 院《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公安部关于《计算机 网络系统的有效监管。学校可以加强计算机管理,采 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等。这些法 用网络技术手段对那些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 律、规章为我国处理相关网络问题时提供了重要的法 网站进行屏蔽,对青少年使用网络的情况有条件地进 律依据。从司法实践的角度看,这些法律、规章也存 行监控。五是建立网络犯罪的前科数据库。吸收国 在问题:一是现行刑事立法对于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 外近年来网络犯罪的防范以及对犯罪人的追踪管理 的保护范围过于狭窄,罪名设置较少,导致司法实践 的最新成果,建立我国的网络犯罪的前科登记制度。 中刑事法律规范可操作性差,对于很多新型网络犯罪 对于已经发生或者已经侦破的网络犯罪,根据犯罪行 如对于“非恶意攻击网络”等行为缺乏规范。二是规 为、犯罪对象以及犯罪人技术特点,分门别类地加以 章的立法层次低、立法部门化、强调政府对网络的管 登记,建立国内网络犯罪的专业数据库,从而有助于 制而漠视相关网络主体权利的保护等,其规范内容基 网络犯罪案件的侦破。 本限于网络内外的安全保护或准人准出问题。总而 对于加强网络技术防控,有学者将防范措施概括 言之,与国外有关国家的网络立法相比,我国网络法 为即软件分析技术、利用防火墙、身份识别以及出口 的体系尚未形成。 控制。①也有学者将保护网络安全的技术措施细化 笔者认为针对在网络中新的犯罪行为,首先应及 为:改进、完善网络运行环境:堵塞网络系统和用户应 时对《刑法》中一些条文进行修改和补充,或者做好 用系统的技术设计漏洞;防止网络和计算机系统口令 司法解释工作,以不断完善我国刑法体系。其次是针 被盗窃;实施访问控制(存取控制),进行身份认证, 对网络犯罪取证难,加快电子证据的立法,构建切实 防止协议出错、认证出错;防止电磁辐射造成信息泄 可行的电子证据规则。包括电子证据的采信规则和 露;建立网络安全防火墙,并以安全为目的优化网络 采集程序,电子证据法律效力的认定,电子证据的安 结构;定时进行系统备份和数据备份;采取信息传输 全保障制度等。再次是从民事权利保护的角度,规范 加密算法和电子签名,加强密钥管理等。②笔者认 网络主体、网络服务商和网站、网络使用者的权利和 为,加强网络技术防控应采取以下措施:一是数据加 义务,规范他们的网络行为,规定网络违法的民事责 密。加密的作用是保障信息被人截获后不能读懂其 任。第四是从行政规章的角度,完善网络利用中的法 含义,防止计算机网络病毒,安装网络防病毒系统;二 律问题。主要对人们使用网络的活动、规范网络行 是网络隔离。网络隔离包括采用硬件隔离卡和采用 为、保障网络安全等等作出规定,规定应当遵守哪些 隔离软件的技术方法;三是访问控制。访问控制是对 规则,出现纠纷应该适用哪些规则处理等。 用户访问网络资源的权限进行认证和控制,如进行用 (四)加强网络管理和网络技术防控 户身份认证、对口令加密,设置用户访问的权限,控制 加强网络管理,一是要加强对网络用户的管理和 网络设备配置的权限等;其他措施。包括信息过滤、 引导。网络不良信息是青少年进行网络违法犯罪的 容错、数据镜像、数据备份和审计等。 ①杨经德,胡于龙:《浅议网络犯罪的防范与花制》,栽《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②杨力平:《计算机犯罪与防治》,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年,第337页。 96 万方数据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 文化。建设符合中国发展要求的网络文化,还要发挥 民族传统文化优势资源,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反对庸俗、低俗、媚俗的做法以及不负责任的言行,注 重理性表达情感、理性爱国,提高青少年网民的责任 心和公德心,自觉营造和谐的网络社会环境,使互联 网成为广大网民的精神家园。 (三)加快互联网络立法 我国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出台了一批专门针 对信息网络安全的法律、法规及行政规章。如刑法典 285、286、287,全国人大常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网 安全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国务 院《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公安部关于《计算机 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等。这些法 律、规章为我国处理相关网络问题时提供了重要的法 律依据。从司法实践的角度看,这些法律、规章也存 在问题:一是现行刑事立法对于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 的保护范围过于狭窄,罪名设置较少,导致司法实践 中刑事法律规范可操作性差,对于很多新型网络犯罪 如对于“非恶意攻击网络”等行为缺乏规范。二是规 章的立法层次低、立法部门化、强调政府对网络的管 制而漠视相关网络主体权利的保护等,其规范内容基 本限于网络内外的安全保护或准人准出问题。总而 言之,与国外有关国家的网络立法相比,我国网络法 的体系尚未形成。 笔者认为针对在网络中新的犯罪行为,首先应及 时对《刑法》中一些条文进行修改和补充,或者做好 司法解释工作,以不断完善我国刑法体系。其次是针 对网络犯罪取证难,加快电子证据的立法,构建切实 可行的电子证据规则。包括电子证据的采信规则和 采集程序,电子证据法律效力的认定,电子证据的安 全保障制度等。再次是从民事权利保护的角度,规范 网络主体、网络服务商和网站、网络使用者的权利和 义务,规范他们的网络行为,规定网络违法的民事责 任。第四是从行政规章的角度,完善网络利用中的法 律问题。主要对人们使用网络的活动、规范网络行 为、保障网络安全等等作出规定,规定应当遵守哪些 规则,出现纠纷应该适用哪些规则处理等。 (四)加强网络管理和网络技术防控 加强网络管理,一是要加强对网络用户的管理和 引导。网络不良信息是青少年进行网络违法犯罪的 重要诱因,必须成立专门的管理、监督机构来规范、引 导青少年的上网行为,对其不健康及非法的行为作出 反应。二是成立专门的反网络犯罪领导、协调机构。 该机构统一协调各个司法机关打击网络犯罪的行动, 对网络信息系统安全进行管理,做好对网络事件或网 络犯罪案件的监察工作。三是提高反网络犯罪专业 人员的整体素质。目前公安机关吸收大量计算机专 业技术人员作为网络警察,维护网络安全、打击网络 犯罪活动。但由于队伍组建时间短,实战欠缺经验, 数量也比较少,面对年平均数以万计的网络犯罪和不 断翻新的犯罪手法,显然难以应对。四是加强学校对 网络系统的有效监管。学校可以加强计算机管理,采 用网络技术手段对那些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 网站进行屏蔽,对青少年使用网络的情况有条件地进 行监控。五是建立网络犯罪的前科数据库。吸收国 外近年来网络犯罪的防范以及对犯罪人的追踪管理 的最新成果,建立我国的网络犯罪的前科登记制度。 对于已经发生或者已经侦破的网络犯罪,根据犯罪行 为、犯罪对象以及犯罪人技术特点,分门别类地加以 登记,建立国内网络犯罪的专业数据库,从而有助于 网络犯罪案件的侦破。 对于加强网络技术防控,有学者将防范措施概括 为即软件分析技术、利用防火墙、身份识别以及出口 控制。①也有学者将保护网络安全的技术措施细化 为:改进、完善网络运行环境;堵塞网络系统和用户应 用系统的技术设计漏洞;防止网络和计算机系统口令 被盗窃;实施访问控制(存取控制),进行身份认证, 防止协议出错、认证出错;防止电磁辐射造成信息泄 露;建立网络安全防火墙,并以安全为目的优化网络 结构;定时进行系统备份和数据备份;采取信息传输 加密算法和电子签名,加强密钥管理等。②笔者认 为,加强网络技术防控应采取以下措施:一是数据加 密。加密的作用是保障信息被人截获后不能读懂其 含义,防止计算机网络病毒,安装网络防病毒系统;二 是网络隔离。网络隔离包括采用硬件隔离卡和采用 隔离软件的技术方法;三是访问控制。访问控制是对 用户访问网络资源的权限进行认证和控制,如进行用 户身份认证、对口令加密,设置用户访问的权限,控制 网络设备配置的权限等;其他措施。包括信息过滤、 容错、数据镜像、数据备份和审计等。 ①杨经德,胡子龙:《浅议网络犯罪的防范与控制》,栽《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08年第l期。 ②杨力平:《计算机犯罪与防治》,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年,第337页。 万方数据
<<向上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