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课堂讲授后,学生互相检査,反复练习、基本掌握对心脏、血管的正确检査 方法。 二、通过临床实习,由教师指导进行心脏检查,听取异常心音、额外心音及心脏 杂音 三、通过临床实习并结合教具(录音带、录像、模拟人杂音)逐步掌握心脏及血 管常见的体征及临床意义。 四、实习后写出心、血管检査记录,包括病史及体征。 第八章腹部检查 目的要求: 掌握腹部检査方法,重点为触诊,特别是肝、脾、胆囊,了解体表划线、分 区与腹腔内脏的对应关系 熟悉得部常见体征及其临床意义 教学内容 、腹部的体表标志及分区。 二、腹部检査。 1、视诊 (1)腹部外形,(2)呼吸运动,(3)腹壁静脉,(4)胃肠型和蠕动波,(5)腹 壁其它情况 2、触诊 (1)触诊方法 (2)触诊内容:腹壁紧张度、压痛及反跳痛,脏器触诊、腹部包块、液波震颤 振水音。 3、叩诊 叩诊内容:腹部叩诊音、肝及胆囊叩诊、胃泡鼓音区及脾叩诊、移动性浊音、脊 肋角叩痛、膀胱叩诊。 4、听诊 听诊内容:肠鸣音、血管杂音、磨擦音。 腹部常见的主要症状及体征:胃、十二指肠溃汤、急性腹膜炎、肝硬化一、课堂讲授后,学生互相检查,反复练习、基本掌握对心脏、血管的正确检查 方法。 二、通过临床实习,由教师指导进行心脏检查,听取异常心音、额外心音及心脏 杂音。 三、通过临床实习并结合教具(录音带、录像、模拟人杂音)逐步掌握心脏及血 管常见的体征及临床意义。 四、实习后写出心、血管检查记录,包括病史及体征。 第八章 腹部检查 目的要求: 一、掌握腹部检查方法,重点为触诊,特别是肝、脾、胆囊,了解体表划线、分 区与腹腔内脏的对应关系。 二、熟悉得部常见体征及其临床意义。 教学内容: 一、腹部的体表标志及分区。 二、腹部检查。 1、视诊 (1)腹部外形,(2)呼吸运动,(3)腹壁静脉,(4)胃肠型和蠕动波,(5)腹 壁其它情况。 2、触诊 (1)触诊方法: (2)触诊内容:腹壁紧张度、压痛及反跳痛,脏器触诊、腹部包块、液波震颤、 振水音。 3、叩诊 叩诊内容:腹部叩诊音、肝及胆囊叩诊、胃泡鼓音区及脾叩诊、移动性浊音、脊 肋角叩痛、膀胱叩诊。 4、听诊 听诊内容:肠鸣音、血管杂音、磨擦音。 腹部常见的主要症状及体征:胃、十二指肠溃汤、急性腹膜炎、肝硬化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