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李尚信先生指出,上篇是从纯红黑对待到红黑和合,其分界由《大畜》的尾符“匚”标 示。下篇是从红黑相杂符的红黑对待到红黑和合,其分界符由《旅》卦尾符“匚”标示。上 篇是从阳到阴到阴阳的和合,下篇是从阴到阳再到阴然后达到阴阳的最后和合。上篇意 味着天道演化的三个阶段,而下篇则表示人类演化的四个阶段。表明“阳三阴四”(《乾凿 度》)的观念先秦已有。李先生进一步指出,如果这种分析成立,那么楚竹书《周易》的特殊 符号,是通过运用今本卦序对宇宙天地、万物与人类的演化与发展所作的表述。我们将发 现“一种前所未见的在阴阳学说统摄下的包含‘三段论’四段论’以至‘七段论’为一体的 丰富、系统而又独特的事物发展阶段论”(第27页)040 通过各位学者对楚竹书《周易》卦序的排定,我们发现由于楚竹书《周易》的不完整, 以及符号的模糊,我们似乎很难确证其卦序,包括如何分篇的问题等都只能作某种推测 至于各种对符号的排序背后所具有的不同原则以及不同的思想意义,也因之只是一种推 测。在2004年12月山东大学“出土文献学术研讨会”上,王振复先生和谢金良先生对各 种推测之疏漏多有指明。王振复先生认为,濮茅左先生这种关于“对立成组”之易卦因各 自首符尾符必相同而得出的所谓体现“对立与统一”的结论,以及这种思想是否为楚竹书 《周易》所本具,都值得商榷。因为这是通过对一些残失符号作出假设而实现的,且有将周 易思想现代化之嫌。仍然由于符号认定的问题,王振复先生认为“匚”符并非只出现两次, 因而他认为匚符也不是楚竹书《周易》具有“上、下部分”的证明。3谢金良先生提出了特 殊符号的多种可能组合以及与之有关的一些问题。但仍然不得不承认,“由于楚竹书《周 易》残缺不全的缘故,致使其中特殊符号的排列构不成有机的系统,即使似乎有规律可寻, 但却很难知其然再知其所以然”,不过它所存在的问题可以给研究者以有益的启示30 六、楚竹书《周易》的版本价值及其它相关问题 楚竹书《周易》为我们提供了目前所能见到的最早的《周易》版本,它不但涉及版本问 题,还涉及易学史上其它问题,如爻题问题、卦画问题等。 (-)版本问题 楚竹书《周易》无疑将使我们对某些卦爻辞的理解更加深入,无疑有助于我们了解先 秦《易》的原貌。但此一版本的《周易》从总体上对其它版本的《周易》有多大的冲击呢?林 忠军先生撰有专文谈《周易》版本价值问题。他认为,“战国楚简与今本《周易》无论是卦 符、卦名,还是卦爻辞,整体内容和文辞意义都没有很大的差别”,他主要通过考察今本《周 易》的版本之源,比较今本和楚简本的用字异同,认为“今本仍然是《周易》各种版本中最重 要的版本,今本整体上优胜于战国本和其他本,其权威性并没有因为近几年许多《周易》文 本的出土而削弱和动摇”(第16页)37。他着重例举了今本《颐》卦六二爻辞作“颠颐”,无 “曰”字,而战国简本、帛本都有“曰”字。他认为今本未必是逸“曰”字,而是在版本流传过 程中,由于不符合《周易》卦爻辞体例而被整理者“有意删去”(第20页)。因为“日”字 是吸收卜辞、《归藏》文辞时的遗存,删去“曰”字更顺畅和规范。谢金良先生认为今本《周 易》最完整,且经过了至少两千多年的流传与考验,因而他同意林忠军先生认为今本在整 体上优于他本,仍是最权威版本的看法。姜广辉先生认为与今本《周易》相近的《周易》 201994-2009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李 尚信先生 指 出 , 上 篇是从 纯 红 黑对 待 到红黑 和合 , 其分界 由《大畜 》的尾 符 “ 二 ”标 示 。 下 篇是从红黑相 杂符的红黑对 待到红黑 和合 , 其分界 符 由《旅 》卦尾 符 “ 二 ” 标 示 。 上 篇是从 阳 到阴 到 阴阳 的和合 , 下篇是从 阴到 阳再 到 阴然 后 达 到 阴阳 的最 后 和合 。 上 篇 意 味着天 道 演化 的三个 阶段 , 而下篇则表示人类 演化 的 四个 阶段 。 表 明 “ 阳三 阴 四 ” 乾 凿 度 的观念先 秦已 有 。 李先生进 一 步指 出 , 如果这 种分析成立 , 那 么楚竹 书《周易 》的特殊 符号 , 是通 过运 用今本卦序对宇宙天 地 、 万 物与人类的演化与发展 所作 的表述 。 我们将发 现 “ 一 种前所 未见 的在阴 阳学说统摄下 的包含 ‘ 三段论 ’‘ 四 段论 ’ 以 至 ‘ 七 段论 ’为一 体 的 丰富 、 系统而 又独特的事物发展 阶段论 ” 第 页 川 。 通 过各位学者对楚竹 书《周易 》卦序的排定 , 我们发 现 , 由于 楚竹 书《周 易 》的不 完整 , 以及符号 的模糊 , 我们似乎很难确证其卦序 , 包 括如何分篇的 问题 等都只能作某种 推测 。 至 于各种对符号 的排序背后 所具有 的不 同原则 以及 不 同的思 想 意义 , 也 因之 只是 一 种 推 测 。 在 年 月 山东大学 “ 出土 文献学术研 讨会 ”上 , 王 振 复先 生 和谢 金 良先 生对 各 种推测 之疏漏多有指 明 。 王 振复先生认 为 , 淮 茅左 先生 这种关 于 “ 对 立 成组 ”之 易 卦 因各 自首符尾 符必 相 同而 得 出的所 谓体现 “ 对立 与统一 ” 的结 论 , 以及 这 种 思 想 是 否 为楚竹 书 《周易 》所 本具 , 都值得商榷 。 因为这是通过对 一些残失符号作 出假设而 实现 的 , 且有将周 易思 想 现代化 之嫌 。 仍然 由于符号认定 的问题 , 王 振复先生认 为 “ 二 ”符并非 只 出现 两 次 , 因而他认 为 〔符也不 是楚竹 书《周 易 》具 有 “ 上 、 下 部分 ” 的证 明 。 郎 〕谢金 良先 生 提 出 了 特 殊符号 的多种 可 能组 合以及 与之有关 的一 些 问题 。 但仍然 不 得 不 承认 , “ 由于楚 竹 书《周 易 》残 缺不 全 的缘故 , 致使其 中特殊符号 的排列 构不 成有机 的系统 , 即使似乎有规律可 寻 , 但却很难知其然再知其所 以然 ” , 不 过它所存在的问题 可 以给研究者 以有益 的启示 。 〕 六 、 楚竹书《周易 》的版本价值及其它相关问题 楚竹 书《周易 》为我们提供 了 目前所 能见 到 的最 早 的《周易 》版 本 , 它不 但 涉及 版本 问 题 , 还 涉及 易学史上其它 问题 , 如艾题 问题 、 卦 画 问题 等 。 一 版 本 问题 楚 竹书《周 易 》无 疑将使我们对 某 些卦交 辞 的理解 更 加 深人 , 无 疑 有 助 于我 们 了解 先 秦《易 》的原貌 。 但此一 版本 的《周易 》从总体上对其它 版本 的《周易 》有 多大 的冲击 呢 林 忠军先 生撰 有专文谈《周 易 》版本 价 值 问题 。 他 认 为 , “ 战 国楚 简 与今 本《周 易 》无 论是 卦 符 、 卦名 , 还是 卦交辞 , 整体 内容 和文辞意义都没有很 大的差 别 ” , 他 主要 通过考察今本《周 易 》的版本 之源 , 比较今本和楚简本 的用 字异 同 , 认 为 “ 今本仍然 是《周易 》各种版本 中最重 要 的版本 , 今本整体上优胜 于战 国本 和其他本 , 其权威性并 没有 因为近几 年许多《周易 》文 本 的 出土而 削 弱和动 摇 ” 第 页 川 。 他着重 例举 了今本《颐 》卦六 二 艾 辞 作 “ 颠 颐 ” , 无 “ 曰 ”字 , 而 战 国简本 、 帛本都有 “ 曰 ” 字 。 他认 为今 本 未 必 是 逸 “ 曰 ” 字 , 而是 在 版 本 流传 过 程 中 , 由于不 符合《周 易 》卦交辞体例 而被整 理者 “ 有 意删 去 ” 第 页 〕 。 因为 “ 曰 ” 字 是 吸 收 卜辞 、《归藏 》文辞 时 的遗存 , 删去 “ 曰 ” 字更 顺 畅和规 范 。 谢金 良先 生认 为今 本《周 易 》最完整 , 且 经过 了至少两 千多年 的流传与考验 , 因而他 同意林 忠军 先 生 认 为今本 在 整 体上 优 于他本 , 仍 是最权威 版本 的看法 〕 。 姜广辉先生认为与今 本《周 易 》相 近 的《周 易 》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