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基础会计(第2版) 经济利益,但是,会计核算工作只涉及会计主体范围内的经济活动。为了真实地反映会计 主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必须将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与会计主体所有者的 经济活动区别开来 会计主体不同于法律主体。一般来说,法律主体往往是一个会计主体。例如,一个企 业作为一个法律主体,应当建立会计核算体系,独立地反映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 流量。但是,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例如,在企业集团中,一个母公司拥有若干个 子公司,企业集团在母公司的统一领导下开展生产经营活动。母、子公司虽然是不同的法 律主体,但是为了全面反映企业集团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就有必要将这个 企业集团作为一个会计主体,编制合并会计报表。 (二)持续经营 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 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在持续经营前提下,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 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 企业是否持续经营,在会计原则、会计方法的选择上有很大差别。一般情况下,应当 假定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明 确这个基本前提,就意味着会计主体将按照既定用途使用资产,按照既定的合约条件淸偿 债务,会计人员就可以在此基础上选择会计原则和会计方法。例如,一般情况下,企业的 固定资产可以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发挥作用,如果可以判断企业会持续经营,就可以假定企 业的固定资产会在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过程中长期发挥作用,并服务于生产经营过程,固 定资产就可以根据历史成本进行记录,并采用折旧的方法,将历史成本分摊到各个会计期 间或相关产品的成本中。如果判断企业不会持续经营,固定资产就不应采用历史成本进行 记录并按期计提折旧 由于持续经营是根据企业发展的一般情况所作的设定,而任何企业都存在破产、清算 的风险,也就是说,企业不能持续经营的可能性总是存在的。为此,需要企业定期对其持 续经营基本前提作出分析和判断。如果可以判断企业不会持续经营,就应当改变会计核算 的原则和方法,并在企业财务会计报告中作相应披露。 (三)会计分期 会计分期,又称会计期间,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 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 会计分期的目的是将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成连续、相等的期间,据以结算盈 亏,按期编报财务会计报告,从而及时向各方面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 流量的信息 在会计分期前提下,会计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会 88 基础会计(第2版) 经济利益,但是,会计核算工作只涉及会计主体范围内的经济活动。为了真实地反映会计 主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必须将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与会计主体所有者的 经济活动区别开来。 会计主体不同于法律主体。一般来说,法律主体往往是一个会计主体。例如,一个企 业作为一个法律主体,应当建立会计核算体系,独立地反映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 流量。但是,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例如,在企业集团中,一个母公司拥有若干个 子公司,企业集团在母公司的统一领导下开展生产经营活动。母、子公司虽然是不同的法 律主体,但是为了全面反映企业集团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就有必要将这个 企业集团作为一个会计主体,编制合并会计报表。 (二) 持续经营 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 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在持续经营前提下,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 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 企业是否持续经营,在会计原则、会计方法的选择上有很大差别。一般情况下,应当 假定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明 确这个基本前提,就意味着会计主体将按照既定用途使用资产,按照既定的合约条件清偿 债务,会计人员就可以在此基础上选择会计原则和会计方法。例如,一般情况下,企业的 固定资产可以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发挥作用,如果可以判断企业会持续经营,就可以假定企 业的固定资产会在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过程中长期发挥作用,并服务于生产经营过程,固 定资产就可以根据历史成本进行记录,并采用折旧的方法,将历史成本分摊到各个会计期 间或相关产品的成本中。如果判断企业不会持续经营,固定资产就不应采用历史成本进行 记录并按期计提折旧。 由于持续经营是根据企业发展的一般情况所作的设定,而任何企业都存在破产、清算 的风险,也就是说,企业不能持续经营的可能性总是存在的。为此,需要企业定期对其持 续经营基本前提作出分析和判断。如果可以判断企业不会持续经营,就应当改变会计核算 的原则和方法,并在企业财务会计报告中作相应披露。 (三) 会计分期 会计分期,又称会计期间,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 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 会计分期的目的是将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成连续、相等的期间,据以结算盈 亏,按期编报财务会计报告,从而及时向各方面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 流量的信息。 在会计分期前提下,会计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会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