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第一章概述 用,不得挪作他用。正确核算预算资金的收入,管理、控制预算资金的使用,是机关事业 单位会计的职责 第三节会计假设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一、会计假设 会计假设,又称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对会计核算所处的时间、空间环境所作的合 理设定。会计核算对象的确定、会计方法的选择、会计数据的收集都要以这一系列的基本 前提为依据。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又称为会计实体、会计个体,是指会计信息所反映的特定单位,它规范了 会计工作的空间范围 会计工作的目的是反映一个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为包括投资者在 内的各个方面作出决策服务。会计所要反映的总是特定的对象,只有明确规定会计核算的 对象,将会计所要反映的对象与包括所有者在内的其他经济实体区别开来,才能保证会计 核算工作的正常开展,实现会计的目标 在会计主体前提下,企业应当对其本身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 报告。会计主体为会计人员在日常的会计核算中对各项交易或事项作出正确判断、对会计 处理方法和会计处理程序作出正确选择提供了依据 首先,明确会计主体,才能划定会计所要处理的各项交易或事项的范围。在会计核算 工作中,只有那些影响企业本身经济利益的各项交易或事项才能加以确认和计量,那些不 影响企业本身经济利益的各项交易或事项则不能加以确认和计量。会计核算工作中通常所 讲的资产、负债的确认,收入的取得,费用的发生,都是针对特定会计主体而言的 其次,明确会计主体,才能把握会计处理的立场。企业作为一个会计主体,对外销售 商品时(不涉及税金),一方面形成一笔收入,同时增加一笔资产或者减少一笔负债,而不 是相反;采购材料时,一方面导致现金减少、存货增加,或者债务增加、存货增加,而不 是相反 最后,明确会计主体,才能将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与会计主体所有者的经济活动区分 开来。例如,由自然人所创办的独资企业或合伙企业,不具有法人资格,企业的资产和负 债在法律上被视为业主或合伙人的资产和负债,但在会计核算上必须将企业作为一个会计 主体,以便将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与会计主体所有者的经济活动区分开来。这主要是因 为,无论是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还是会计主体所有者的经济活动,都最终影响所有者的7 第一章  概 述 用,不得挪作他用。正确核算预算资金的收入,管理、控制预算资金的使用,是机关事业 单位会计的职责。 第三节 会计假设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一、会计假设 会计假设,又称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对会计核算所处的时间、空间环境所作的合 理设定。会计核算对象的确定、会计方法的选择、会计数据的收集都要以这一系列的基本 前提为依据。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一) 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又称为会计实体、会计个体,是指会计信息所反映的特定单位,它规范了 会计工作的空间范围。 会计工作的目的是反映一个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为包括投资者在 内的各个方面作出决策服务。会计所要反映的总是特定的对象,只有明确规定会计核算的 对象,将会计所要反映的对象与包括所有者在内的其他经济实体区别开来,才能保证会计 核算工作的正常开展,实现会计的目标。 在会计主体前提下, 企业应当对其本身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 报告。会计主体为会计人员在日常的会计核算中对各项交易或事项作出正确判断、对会计 处理方法和会计处理程序作出正确选择提供了依据。 首先,明确会计主体,才能划定会计所要处理的各项交易或事项的范围。在会计核算 工作中,只有那些影响企业本身经济利益的各项交易或事项才能加以确认和计量,那些不 影响企业本身经济利益的各项交易或事项则不能加以确认和计量。会计核算工作中通常所 讲的资产、负债的确认,收入的取得,费用的发生,都是针对特定会计主体而言的。 其次,明确会计主体,才能把握会计处理的立场。企业作为一个会计主体,对外销售 商品时(不涉及税金),一方面形成一笔收入,同时增加一笔资产或者减少一笔负债,而不 是相反;采购材料时,一方面导致现金减少、存货增加,或者债务增加、存货增加,而不 是相反。 最后,明确会计主体,才能将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与会计主体所有者的经济活动区分 开来。例如,由自然人所创办的独资企业或合伙企业,不具有法人资格,企业的资产和负 债在法律上被视为业主或合伙人的资产和负债,但在会计核算上必须将企业作为一个会计 主体,以便将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与会计主体所有者的经济活动区分开来。这主要是因 为,无论是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还是会计主体所有者的经济活动,都最终影响所有者的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