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史通通释 羊舌肸《外传》《晋语》:悼公问德义,司马侯曰:“诸 侯之为,日在君侧,以其善行,以其晋戒,可谓德义矣。”公 曰:“孰能?”曰:“羊舌肸习于春秋。”乃召叔向,使传太 子彪。 竹书纪年杜氏《左传后序》:余成《春秋释例》及《经传 集解》讫记,会汲郡汲县有发其界内旧冢者,大得古书,皆简 编,科斗文字,多杂碎怪妄,不可训知。《纪年》最为分了, 起自夏、殷、周,皆三代王事,无诸国别也。唯特记晋事,起 自殇叔,次文侯、昭侯,以至曲沃庄伯。庄伯之十一年十一月 鲁隐公之元年正月也。皆用夏正建寅之月为岁首,编年相次 晋国灭,独记魏事,下至魏哀王之二十年,盖魏国之史记也 推校哀王二十年,太岁在壬戌,是周赧王之十六年,秦昭王之 八年,韩襄王之十三年,赵武灵王之二十七年,楚怀王之三十 年,燕昭王之十三年,齐泯王之二十五年也。哀王二十三年乃 卒,故特不称谥,谓之今王。其著书文意大似《春秋经》,推 此足见古者国史策书之常也。按:汲冢书有目,详后《申左》 篇 百国春秋北平黄氏《补注》:《公羊》《传疏》云:昔孔 子受端门之命,制《春秋》之义,使子夏等求周史记,得百二 十国实书。则墨子言百国春秋,当即是书也 周礼旧法杜《序》:周德既衰,官失其守,上之人不能使 《春秋》昭明。仲尼因鲁史策书成文,考其真伪而志其典礼, 上以遵周公之制,下以明将来之法。 微婉志晦杜《序》:为例之情有五:一曰微而,二曰志而 晦,三曰婉而成章,四曰尽而不污,五曰惩恶而劝善。 《系月》《系日》语见杜氏《序》。 包夏兼冬杜《序》:史之所记,必表年以始事,年有四时,史通通释 ·8· 羊舌肸《外传》《晋语》:悼公问德义,司马侯曰:“诸 侯之为,日在君侧,以其善行,以其晋戒,可谓德义矣。”公 曰:“孰能?”曰:“羊舌肸习于春秋。”乃召叔向,使传太 子彪。 竹书纪年杜氏《左传后序》:余成《春秋释例》及《经传 集解》讫记,会汲郡汲县有发其界内旧冢者,大得古书,皆简 编,科斗文字,多杂碎怪妄,不可训知。《纪年》最为分了, 起自夏、殷、周,皆三代王事,无诸国别也。唯特记晋事,起 自殇叔,次文侯、昭侯,以至曲沃庄伯。庄伯之十一年十一月, 鲁隐公之元年正月也。皆用夏正建寅之月为岁首,编年相次。 晋国灭,独记魏事,下至魏哀王之二十年,盖魏国之史记也。 推校哀王二十年,太岁在壬戌,是周赧王之十六年,秦昭王之 八年,韩襄王之十三年,赵武灵王之二十七年,楚怀王之三十 年,燕昭王之十三年,齐泯王之二十五年也。哀王二十三年乃 卒,故特不称谥,谓之今王。其著书文意大似《春秋经》,推 此足见古者国史策书之常也。按:汲冢书有目,详后《申左》 篇。 百国春秋北平黄氏《补注》:《公羊》《传疏》云:昔孔 子受端门之命,制《春秋》之义,使子夏等求周史记,得百二 十国实书。则墨子言百国春秋,当即是书也。 周礼旧法杜《序》:周德既衰,官失其守,上之人不能使 《春秋》昭明。仲尼因鲁史策书成文,考其真伪而志其典礼, 上以遵周公之制,下以明将来之法。 微婉志晦杜《序》:为例之情有五:一曰微而,二曰志而 晦,三曰婉而成章,四曰尽而不污,五曰惩恶而劝善。 《系月》《系日》语见杜氏《序》。 包夏兼冬杜《序》:史之所记,必表年以始事,年有四时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