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绝大多数的丙糖和丁糖都是合成的化合物,自然界存在很少 天然的戊醛糖有:L(+)-阿拉伯糖(存在于阿拉伯胶及樱桃树胶内),D(+)-木糖(存在 于木胶及半纤维素中),D(+)-阿拉伯糖(存在于某些配糖体内),D(一)-核糖(存在于核酸 内)。而戊霾糖则不存在于自然界中。 己醛糖的16个异构体都是已知的,但只有D(+)-葡萄糖,D+)-甘露糖和D(+)-半乳糖 是天然的已醛糖。这16个异构体中有12个构型是化学家Fischer及学生确定的。1885年, Fischer首先从葡萄糖着手,耗时3年,确定了葡萄糖的构型,并于1902年获诺贝尔化学奖。 8个己糖的异构体中只有D(一)-果糖存在于自然界。D(-)-果糖的Fischer投影式 如下: CH2OH CH2OH =0 =0 HO-H 卧 OH CH2OH CH2OH 二、单糖的环状结构 尽管Fischer证实了D(+)-葡萄糖的构型是: CHO CHO 其它单糖的结构也可以用类似于葡萄糖的开链式表示。而且一OH 单糖可以酰化、谜化、氧化、还原及形成5,确实具有醛翻H0H 或一 一OH 荻基和醇羟基的性质。但是深入一步探讨单糖的性质时,发什一0H 现有些实验现象无法用单糖的链状结构加以解释: CH20H CH2OH (1)D(+)-葡萄糖+饱和NaHSO,→× +品红试剂·× (2)从醛的性质可和,醛能与两分子醇反应生成缩醛。但葡萄糖在无水氯化氢的催化下, 只能与一分子甲醇反应,生成含一个甲基的化合物 (3)变旋现象 从乙醇水溶液在常温下结晶→葡萄糖(mp.=146℃)一→溶于水,【z]从+112.2°→+52.7 在较高温度下从啶中结晶一葡萄糖(mp.=150℃)→溶于水,[z]从+18.7°→+52.7 这种旋光度不断改变最后达到平衡值的现象在糖化学上称为变旋现象(Mutarotation)。 由于许多化学家的研究结果,于1895年得到了D(+)-萄糖氧环结构的描述,后经用 Haworth(英国化学家,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用化学方法证实六元氧环是普遍存在的D(+) 4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