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剥削本质。 值得注意的是,每章的结构布局都以艰辛劳动作铺垫开始,继之以难以按捺的愤怒责问,而最后则 是不屈却又不乏无奈的嘲讽作收束。这反映出当时劳动人民地位低下,尚无力量对抗统治者的社会现实。 3、特点指要 (1)“赋、比、兴”是《诗经》的基本表现手法。《伐檀》中运用了“赋”,它反复描写伐木者的艰 辛劳动,以及剥削者占有百姓丰硕的劳动成果的情况,直截了当地抒写了对统治阶级的不满。兴,是借 助其他事物开个头,以引起所要抒发的内容。《伐檀》中对河水的描写就是兴,借描写河水之清反衬出 对统治阶级之浊的不满 (2)《伐檀》采用分章换韵的形式,即反复咏唱的三章中,只有少量押韵的字有所改变,其余整体 都无变化,从而造成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这种结构形式,也称为“重章叠韵”。《诗经》中的民歌常采 用这种反复咏叹的形式,来开拓诗的意境,充实诗的内容,加强诗的音乐性和感染力,并借此强化感情 的抒发。后来的民歌中也学习并惯用了这种反复的咏叹的方法 三、教学提示 教学方法建议 (1)营造诗歌诵读氛围:组织学生在老师朗诵的过程中品味诗意及韵律。 (2)设置问题:组织学生预习一些思考题。例如关于主题、字词、诗眼、“不素餐”含义等 2、作家作品资料选辑 (1)《诗经》的来源:《诗经》有305首诗,它代表的是距今2500多年前约500多年间的中国诗歌 创作:它大部分取自民间歌谣。现在的《诗经》是当年孔子亲自选编的儒家教材,原名《诗》,因被后 人尊奉为经典而成为《诗经》。它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相传当时国家定期派专人在民间采集诗歌,其目的是“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即采取改进措施。)”。 那时的诗歌与礼乐密不可分,因此它就成为人们交往处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因此成为当时贵族阶级学 诗的重要目的。《诗经》按音乐形式分为风、雅、颂三类。风是各地民歌;雅是正的意思,即官话雅言 之歌:颂是用于宗庙祭祀的乐歌。 (2)《诗经》的数字学:《诗经》中有一些知识与数字密切相关。兹择要列举如下: ①诗三百。孔子编的教材,共收集了305首诗,其中国风160首,大、小雅106首,颂39首。诗 三百,是举其成数而言。 ②《诗经》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风雅颂是其音乐上分类;赋比兴是指其艺术表现手 ③十五国风:《诗经》中的国风包括《周南》、《召南》、《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郑风》、2 剥削本质。 值得注意的是,每章的结构布局都以艰辛劳动作铺垫开始,继之以难以按捺的愤怒责问,而最后则 是不屈却又不乏无奈的嘲讽作收束。这反映出当时劳动人民地位低下,尚无力量对抗统治者的社会现实。 3、特点指要 (1)“赋、比、兴”是《诗经》的基本表现手法。《伐檀》中运用了“赋”,它反复描写伐木者的艰 辛劳动,以及剥削者占有百姓丰硕的劳动成果的情况,直截了当地抒写了对统治阶级的不满。兴,是借 助其他事物开个头,以引起所要抒发的内容。《伐檀》中对河水的描写就是兴,借描写河水之清反衬出 对统治阶级之浊的不满。 (2)《伐檀》采用分章换韵的形式,即反复咏唱的三章中,只有少量押韵的字有所改变,其余整体 都无变化,从而造成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这种结构形式,也称为“重章叠韵”。《诗经》中的民歌常采 用这种反复咏叹的形式,来开拓诗的意境,充实诗的内容,加强诗的音乐性和感染力,并借此强化感情 的抒发。后来的民歌中也学习并惯用了这种反复的咏叹的方法。 三、教学提示 1、教学方法建议 (1)营造诗歌诵读氛围:组织学生在老师朗诵的过程中品味诗意及韵律。 (2)设置问题:组织学生预习一些思考题。例如关于主题、字词、诗眼、“不素餐”含义等。 2、作家作品资料选辑 (1)《诗经》的来源:《诗经》有 305 首诗,它代表的是距今 2500 多年前约 500 多年间的中国诗歌 创作;它大部分取自民间歌谣。现在的《诗经》是当年孔子亲自选编的儒家教材,原名《诗》,因被后 人尊奉为经典而成为《诗经》。它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相传当时国家定期派专人在民间采集诗歌,其目的是“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即采取改进措施。)”。 那时的诗歌与礼乐密不可分,因此它就成为人们交往处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因此成为当时贵族阶级学 诗的重要目的。《诗经》按音乐形式分为风、雅、颂三类。风是各地民歌;雅是正的意思,即官话雅言 之歌;颂是用于宗庙祭祀的乐歌。 (2)《诗经》的数字学:《诗经》中有一些知识与数字密切相关。兹择要列举如下: ①诗三百。孔子编的教材,共收集了 305 首诗,其中国风 160 首,大、小雅 106 首,颂 39 首。诗 三百,是举其成数而言。 ②《诗经》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风雅颂是其音乐上分类;赋比兴是指其艺术表现手 法。 ③十五国风:《诗经》中的国风包括《周南》、《召南》、《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郑风》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