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政干部学刊2011年第10期 哲学研究 中国奇迹与意识形态范式变迁 郭忠义 (辽宁大学,辽宁沈阳110036) [摘要]30多年来中国经济高速稳定持续增长,即便是在经济转轨和2008全球金融危机中也辉煌依旧, 这是世界经济史上的奇迹,西方的正统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都不能解释中国奇迹的成因,诺思的制度变迁模型 可以为我们提供启示。本文认为,在自上而下的制度变迁中,意识形态决定有效率的产权制度的供给,决定界定 和保护产权的国家的意志,因此,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基石。中国经济奇迹的关键原因是作为党和国家意志的意 识形态的范式变革,即实现了由政治中心到经济中心、由革命至上到改革开放、由教条主义到实事求是的历史 [关键词]中国奇迹;制度变迁;理念;意识形态范式 [中图分类号]B0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26(2011)10-0003-04 “中国奇迹”越来越为世界瞩目,而人吃惊:中国的GDP在过去的十年以多数发展中国家不仅没有实现预期的 西方的各种理论对此却无法解读,于平均8%以上的速率增长,而俄罗斯、中增长反而相继陷入“发展困境”。相反 是,迫切需要我们用西方听得懂的语言东欧国家在过去的四年却经历了15%上述核心要素在中国30年中都以国家 向世界“讲述自己的故事”。本文借助于到50%不等的生产下降”。几乎所有转战略和经济政策的形式推动了经济增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诺思的制度变迁轨国家都经历了激烈的经济衰退。俄罗长。因此,以林毅夫为代表的一些学者 理论,并完善其经济增长模型,提出“意斯为首的独联体国家更是经历了现代将中国奇迹归因于中国政府采取了适 识形态范式”的概念并解释中国奇迹的经济史上最为长久的经济萧条,有的国合国情的具有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口 历史创生。 家至今尚未走出经济低迷、政治动荡的然而,为什么中国政府能够采取这样的 转轨困局。相反,同时面临着现代化和发展战略呢? 一、中国奇迹及其流行解释的市场化两大历史难题的中国,却创造了耶鲁大学教授陈志武认为,中国的 转型增长的经济奇迹。包括一些诺贝尔持续增长在于搭上了经济全球化的便 奖得主在内的多数学者,将绩效差异的车,全球化成就了中国的经济奇迹。同 “中国奇迹”是1994年林毅夫首主要原因归之于中俄转轨路径上“双轨样持经济自由主义观点的香港学者张 次从学术角度提出的概念,如今成为世制”过渡和“休克疗法”的差异,但是,为五常将中国奇迹归结为县域竞争制度 界热议的重要论题。其不断丰富的内涵什么独有中国拒斥“华盛顿共识”,选择归结为经济自由,并将这种制度视为中 可概括为三点:一是在20世纪末的世了独特的转轨道路呢? 国竞争力的关键因素。阿几乎所有新自 界性经济转轨大潮中,中国在绩效上取 西方的理论经济学不能解释一个由主义经济学家,都以不同的方式说明 得了伟大的领先;二是中国实现了世界经济体为何持续30多年高速增长而没中国的经济增长在于自由与竞争。确 经济史上30年GDP年均递增近10%有出现大的经济波动。也就是说中国的实,没有市场经济制度就没有中国奇 的空前经济增长,GDP总量上涨30多改革经验与西方正统经济学的理论逻迹,但是,上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新经 倍,2亿多人脱贫,外汇储备和外贸出口辑不一致。早在1993年,这种不一致就济自由主义的主导经济理念与政策,似 世界第一,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三被英国剑桥大学的彼得·诺兰称为“中乎与中国经济政策的主导原则是矛盾 是在2008全球金融危机中辉煌依旧 国之谜”。20世纪的发展经济学也无的,中国的改革理论与政策中凯因斯主 中国的经济转轨令世界称奇。由市法解释“中国之谜”。它曾依次提出了推义的理论元素明显多于哈耶克的理论 场经济国家组成的经合组织(OECD)的动现代经济增长的各种核心要素:资元素。政府似乎成为市场制度供给、市 发展中心在1994年出版了以中国经济本、劳动力、技术、教育与技能培训、资场环境营造、市场主体培育、市场秩序 改革为主要内容的论文集,主编雷森和源生产率、创新企业家、产业结构调整,维护的关键。 李在导言中写道“不管什么原因,两种80年代后又引入了产权制度。但是,在 清华大学教授秦晖等人沿着林毅 改革方式之间生产反应的差异实在令这些理论影响下,除亚洲“四小龙”外,夫的思路,用初始条件来说明中国的经 [作者简介]郭忠义(1956-),男,山东临朐人,辽宁大学哲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主要为经济哲学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经济奇迹的意识形态原因“(O8BKS056)、辽宁大学“211工程”三期子项目“马克思哲学与现时代”的阶 91994-2012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党政干部学刊 2011 年第 10 期 ※ 哲学研究 “中国奇迹”越来越为世界瞩目,而 西方的各种理论对此却无法解读 ,于 是,迫切需要我们用西方听得懂的语言 向世界“讲述自己的故事”。 本文借助于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诺思的制度变迁 理论,并完善其经济增长模型,提出“意 识形态范式”的概念并解释中国奇迹的 历史创生。 一、中国奇迹及其流行解释的 缺陷 “中国奇迹”[1] 是 1994 年林毅夫首 次从学术角度提出的概念,如今成为世 界热议的重要论题。 其不断丰富的内涵 可概括为三点: 一是在 20 世纪末的世 界性经济转轨大潮中,中国在绩效上取 得了伟大的领先;二是中国实现了世界 经 济 史 上 30 年 GDP 年 均 递 增 近 10% 的 空 前 经 济 增 长,GDP 总 量 上 涨 30 多 倍,2 亿多人脱贫,外汇储备和外贸出口 世界第一, 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三 是在 2008 全球金融危机中辉煌依旧。 中国的经济转轨令世界称奇。 由市 场经济国家组成的经合组织(OECD)的 发展中心在 1994 年出版了以中国经 济 改革为主要内容的论文集,主编雷森和 李在导言中写道“不 管 什 么 原 因,两 种 改革方式之间生产反应的差异实在令 人吃惊: 中国的 GDP 在过去的十年以 平均 8%以上的速率增长,而俄罗斯、中 东欧国家在过去的四年却经历了 15% 到 50%不等的生产下降”。 [2] 几乎所有转 轨国家都经历了激烈的经济衰退。 俄罗 斯为首的独联体国家更是经历了现代 经济史上最为长久的经济萧条, 有的国 家至今尚未走出经济低迷、政治动荡的 转轨困局。 相反,同时面临着现代化和 市场化两大历史难题的中国,却创造了 转型增长的经济奇迹。 包括一些诺贝尔 奖得主在内的多数学者,将绩效差异的 主要原因归之于中俄转轨路径上“双轨 制”过渡和“休克疗法”的差异,但是,为 什么独有中国拒斥“华盛顿共识”,选择 了独特的转轨道路呢? 西方的理论经济学不能解释一个 经济体为何持续 30 多年高速增长而没 有出现大的经济波动。 也就是说中国的 改革经验与西方正统经济学的理论逻 辑不一致。 早在 1993 年,这种不一致就 被英国剑桥大学的彼得·诺兰称为 “中 国之谜”。 [3] 20 世纪的发展经济学也 无 法解释“中国之谜”。 它曾依次提出了推 动现代经济增长的各种核心要素 :资 本、劳 动 力、技 术、教育与技能培训、资 源生产率、创新企业家、产业结构调整, 80 年代后又引入了产权制度。 但是,在 这些理论影响下,除 亚 洲“四 小 龙”外, 多数发展中国家不仅没有实现预期的 增长反而相继陷入“发展困境”。 相反, 上述核心要素在中国 30 年中都以国家 战略和经济政策的形式推动了经济增 长。 因此,以林毅夫为代表的一些学者, 将中国奇迹归因于中国政府采取了适 合国情的具有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 [4] 然而,为什么中国政府能够采取这样的 发展战略呢? 耶鲁大学教授陈志武认为,中国的 持续增长在于搭上了经济全球化的便 车,全球化成就了中国的经济奇迹。 [5] 同 样持经济自由主义观点的香港学者张 五常将中国奇迹归结为县域竞争制度, 归结为经济自由,并将这种制度视为中 国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6] 几乎所有新自 由主义经济学家,都以不同的方式说明 中国的经济增长在于自由与竞争。 确 实, 没有市场经济制度就没有中国奇 迹,但是,上世纪 70 年代以来西方新经 济自由主义的主导经济理念与政策,似 乎与中国经济政策的主导原则是矛盾 的,中国的改革理论与政策中凯因斯主 义的理论元素明显多于哈耶克的理论 元素。 政府似乎成为市场制度供给、市 场 环 境 营 造、市 场 主 体 培 育、市 场 秩 序 维护的关键。 清华大学教授秦晖等人沿着林毅 夫的思路,用初始条件来说明中国的经 中国奇迹与意识形态范式变迁 郭忠义 (辽宁大学,辽宁 沈阳 110036) [摘 要]30 多年来中国经济高速稳定持续增长,即便是在经济转轨和 2008 全球金融危机中也辉煌依旧, 这是世界经济史上的奇迹,西方的正统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都不能解释中国奇迹的成因,诺思的制度变迁模型 可以为我们提供启示。 本文认为,在自上而下的制度变迁中,意识形态决定有效率的产权制度的供给,决定界定 和保护产权的国家的意志,因此,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基石。 中国经济奇迹的关键原因是作为党和国家意志的意 识形态的范式变革,即实现了由政治中心到经济中心、由革命至上到改革开放、由教条主义到实事求是的历史 转变。 [关键词]中国奇迹;制度变迁;理念;意识形态范式 [中图分类号]B0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1)10-0003-04 [作者简介]郭忠义(1956- ),男,山东临朐人,辽宁大学哲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主要为经济哲学。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经济奇迹的意识形态原因”(08BKS056)、辽宁大学“211 工程”三期子项目“马克思哲学与现时代”的阶 段成果。 3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