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1)课前培训,试讲后择优准入 实行教师开课培训及准入制度,包括申请”、"初选〃、"培训”、"考核后准入″等环 节。通过初选的青年教师必须先听课、参与教学活动,完成一些教学辅助工作。承担 段时间助教后,在课程教学负责人和其他教师组成的考核小组面前ν试讲″,通过后 进入后备教师队伍。 (2)随课学习,共同备课 首先由老教师带教青年教师,搭班组合上课,从部分章节的教学讲授开始 要求阅读相关资料,理解消化,进一步深化对课程内容及课程教学目标的理解;与老 教师共同备课,讨论授课内容、方式等 (3)随堂听课,及时交流讨论 青年教师逐步承担讲课任务后,组织老教师随堂听课,课间课后及时交流,在准 备教案、讲课技巧、语言表达以及考试等各个环节进行具体指导 (4)组织教学研究活动 举行分析化学学科研讨会议和教学小组学期例会活动,对分析化学课程建设、教 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讨论,增进交流,互相切磋,使青年教师得益非浅。同时,组 织参加全国性会议交流、各有关科学技术讲座,从中吸取营养 (5)鼓励投入教学研究与科学研究 鼓励青年教师参加教学研究与创新,发表教学论文,参与课程建设和教学讨论, 「推动年轻教师在教学研究上作出成绩。同时,鼓励青年教师积极投入科学研究,在取 得科研成果的同时,使业务水平快速提高,这也是师资培养的必要途径。 近年来多名青年教师走上讲台授课,获得良好教学效果 学缘结构:即学缘构成,这里指本教学队伍中,从不同学校或科研单 位取得相同(或相近)学历(或学位)的人的比例。 4,课程描述 1本课程校内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 分析化学课程是为化学类、生命科学类等本科生开设的一门重要基础课,开课历史已 久 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分析化学课程仅包括定量化学分析及定性化学分析(含实验),由 蔡淑莲主持,教材使用前苏联阿列克谢也夫斯基著的《定量分析》及阿列克谢也夫著的 《定性分析》中译本。 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进行课程改革,从60年起本课程中定性化学分析部分包括实验 并入无机化学课程中,并根据化学学科及分析化学的发展,设立分析化学(一)(内容为 定量化学分析及实验,周学时为3+6)和分析化学(二)(内容为仪器分析及实验,周学时 为3+4)两门课程,由陶增宁主讲分析化学(一),使用教材为汪葆浚编写的《分析化 学》,陈国亮主持实验,使用自编教材:由朱世盛主讲分析化学(二),陈剑鋐主持实 验,使用教材均是自行编写的讲义。复旦大学是国内综合大学化学系中第一所把仪器分析 内容列入基础课的学校(国内综合大学化学系直至80年代初才列入)。两课程直至1966年 停开。 1977年恢复高考招生之后,继续按60年代格局开设课程,但在内容上作了调整、充 实、更新,更名为定量分析及仪器分析两门,相应的实验单独设课。两门课程都重新编写 教材,分别于1983年、1984年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定量分析课程(周学时为3)由陶增 宁主持,使用陶增宁、柴华丽、唐尚明编写的《定量分析》教材。仪器分析课程(周学时 为3)由朱世盛主持,使用朱世盛编写的《仪器分析》教材。相应的实验课程单独设课。80 年代初仪器分析课程的开设及教材的出版,引起了国内同行的注意,课程教学处在国内领先 地位。(1) 课前培训,试讲后择优准入 实行教师开课培训及准入制度,包括“申请”、“初选”、“培训”、“考核后准入”等环 节。通过初选的青年教师必须先听课、参与教学活动,完成一些教学辅助工作。承担 一段时间助教后,在课程教学负责人和其他教师组成的考核小组面前“试讲”,通过后 进入后备教师队伍。 (2) 随课学习,共同备课     首先由老教师带教青年教师,搭班组合上课,从部分章节的教学讲授开始, 要求阅读相关资料,理解消化,进一步深化对课程内容及课程教学目标的理解;与老 教师共同备课,讨论授课内容、方式等。 (3) 随堂听课,及时交流讨论 青年教师逐步承担讲课任务后,组织老教师随堂听课,课间课后及时交流,在准 备教案、讲课技巧、语言表达以及考试等各个环节进行具体指导。 (4) 组织教学研究活动 举行分析化学学科研讨会议和教学小组学期例会活动,对分析化学课程建设、教 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讨论,增进交流,互相切磋,使青年教师得益非浅。同时,组 织参加全国性会议交流、各有关科学技术讲座,从中吸取营养。 (5) 鼓励投入教学研究与科学研究 鼓励青年教师参加教学研究与创新,发表教学论文,参与课程建设和教学讨论, 推动年轻教师在教学研究上作出成绩。同时,鼓励青年教师积极投入科学研究,在取 得科研成果的同时,使业务水平快速提高,这也是师资培养的必要途径。 近年来多名青年教师走上讲台授课,获得良好教学效果 学缘结构:即学缘构成,这里指本教学队伍中,从不同学校或科研单 位取得相同(或相近)学历(或学位)的人的比例。 4.课程描述 4-1 本课程校内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 分析化学课程是为化学类、生命科学类等本科生开设的一门重要基础课,开课历史已 久。 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分析化学课程仅包括定量化学分析及定性化学分析(含实验),由 蔡淑莲主持,教材使用前苏联阿列克谢也夫斯基著的《定量分析》及阿列克谢也夫著的 《定性分析》中译本。 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进行课程改革,从60年起本课程中定性化学分析部分包括实验 并入无机化学课程中,并根据化学学科及分析化学的发展,设立分析化学(一)(内容为 定量化学分析及实验, 周学时为3+6)和分析化学(二)(内容为仪器分析及实验, 周学时 为3+4)两门课程,由陶增宁主讲分析化学(一),使用教材为汪葆浚编写的《分析化 学》,陈国亮主持实验,使用自编教材;由朱世盛主讲分析化学(二),陈剑鋐主持实 验,使用教材均是自行编写的讲义。复旦大学是国内综合大学化学系中第一所把仪器分析 内容列入基础课的学校 (国内综合大学化学系直至80年代初才列入) 。两课程直至1966年 停开。 1977年恢复高考招生之后,继续按60年代格局开设课程,但在内容上作了调整、充 实、更新,更名为定量分析及仪器分析两门,相应的实验单独设课。两门课程都重新编写 教材,分别于1983年、1984年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定量分析课程(周学时为3)由陶增 宁主持,使用陶增宁、柴华丽、唐尚明编写的《定量分析》教材。仪器分析课程(周学时 为3)由朱世盛主持,使用朱世盛编写的《仪器分析》教材。相应的实验课程单独设课。80 年代初仪器分析课程的开设及教材的出版, 引起了国内同行的注意, 课程教学处在国内领先 地位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