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36.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第32卷 量的马氏体,通过对比图6(a)、(c)可以看出,再结 100 晶先于奥氏体的形成而发生,奥氏体在再结晶的细 80H 小铁素体晶粒边界和碳化物处形核,如图6(c)所 滋 示,可以看出奥氏体的晶粒尺寸是由铁素体十马氏 体十贝氏体初始显微组织的变形加速再结晶、奥氏 体在再结晶的细小铁素体晶粒边界形核以及以未溶 碳化物为核心形成奥氏体共同控制的),这为得到 20 细小的马氏体和铁素体组织提供了充足的条件,从 920 760 800840 880 750℃时初始组织为铁素体十珠光体试样的淬火组 温度℃ 织中可以看出,组织已经发生完全再结晶,并且有少 图8两相区不同温度时奥氏体含量变化趋势 量的马氏体生成,如图6(d)所示,与铁素体十马氏 Fig8 Change trend of austenite content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in 体十贝氏体初始显微组织试样相比,铁素体珠光 the critical zone 体初始显微组织中的铁素体再结晶晶粒明显要大, 析认为,膨胀曲线中初始阶段奥氏体含量增长缓慢 说明铁素体十珠光体初始显微组织中发生再结晶的 的原因是由于氮的存在使得碳氨化钒的溶解被严重 形核点比铁素体十马氏体十贝氏体组织中少,随着 阻碍,碳在Y-Fe中的扩散激活能也被提高,减缓了 温度的升高,再结晶晶粒迅速长大且碳化物发生溶 碳的扩散,对Y-Fe的形成有一定的阻碍作用,而奥 解,减少了奥氏体形核点 氏体初始长大阶段是由碳的扩散来控制的,因 3.3钒在超细晶双相钢中的作用 此初始阶段奥氏体增长缓慢,根据计算,该成分的 依据杠杆定律计算了实验钢在两相区中奥 钢中碳化钒(VC)的完全溶解温度为816℃,由于钢 氏体和铁素体的含量,实验钢以10℃·s的加热速 中锰元素的存在,会加速VC的溶解,因此当温度达 度进行加热时的热膨胀曲线如图7所示,实验钢在 到800℃,奥氏体开始快速增加时,可以认为VC已 加热过程中两相区不同温度时奥氏体的含量变化趋 经完全溶解,完全溶解后引起碳的快速扩散,同时随 势如图8所示, 着温度的增加碳的扩散速度也在增加,从而出现了 0.012 奥氏体快速增加的阶段;840℃以后基本完成了碳 的扩散,此时钒主要依靠降低表面自由能差来阻滞 0.010F Y-Fe晶粒的长大),并且锰在奥氏体中的扩散速 度要比在铁素体中的扩散速度低三个数量级,这些 原因降低了奥氏体形成量的增加速度,从而可以看 0.008f 出,钒通过阻碍碳的扩散和降低表面自由能来阻碍 奥氏体的长大,扩大了两相区的温度范围,提高了钢 0.006 400 的工艺稳定性,在低于800℃进行退火时,可以有效 600 800 1000 温度℃ 细化奥氏体的晶粒尺寸,在随后的冷却过程中由于 图7双相钢完全奥氏体化热膨胀曲线(加热速度:10℃·s) N的存在促进了碳氮化钒在奥氏体铁素体相界面 Fig 7 Themal expansion curve of DP steel in coplete austenitized stae(heating mate 10'℃,gl) 的析出,有效地阻止了铁素体晶粒长大,起到细化铁 素体晶粒尺寸的作用, 实验钢在加热过程中,进入两相区后,随着温度 通过对双相钢中析出物的观察,试样中的析出 升高,奥氏体的含量缓慢增加,当温度达到800℃ 物为钒的析出物,平均尺寸为12.9mm由于VC在 时,奥氏体含量快速增加,820~840℃时奥氏体增 奥氏体中的固溶度积很高,而其在铁素体中的固溶 长速度最快,840℃以后奥氏体的增加速度开始 度积非常小,因此也就为其在→α相变过程中发 降低, 生相间析出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在加热过程中,析 合金元素的加入并不改变奥氏体的形成机制, 出物阻碍了奥氏体的长大,随着温度的升高,钒的析 但会影响奥氏体的形成速度,合金元素一般会改变 出物发生了回溶,在随后的冷却过程中重新析出,由 珠光体向奥氏体转变的临界点,并影响碳在奥氏体 于临界区退火发生的是部分奥氏体化,在缓冷过程 中的扩散速度,从而影响到奥氏体的形成速度,分 中会有附生铁素体生成,在相变过程中发生相间析北 京 科 技 大 学 学 报 第 32卷 量的马氏体‚通过对比图 6(a)、(c)可以看出‚再结 晶先于奥氏体的形成而发生‚奥氏体在再结晶的细 小铁素体晶粒边界和碳化物处形核‚如图 6(c)所 示.可以看出奥氏体的晶粒尺寸是由铁素体 +马氏 体 +贝氏体初始显微组织的变形加速再结晶、奥氏 体在再结晶的细小铁素体晶粒边界形核以及以未溶 碳化物为核心形成奥氏体共同控制的 [12]‚这为得到 细小的马氏体和铁素体组织提供了充足的条件.从 750℃时初始组织为铁素体 +珠光体试样的淬火组 织中可以看出‚组织已经发生完全再结晶‚并且有少 量的马氏体生成‚如图 6(d)所示‚与铁素体 +马氏 体 +贝氏体初始显微组织试样相比‚铁素体 +珠光 体初始显微组织中的铁素体再结晶晶粒明显要大‚ 说明铁素体 +珠光体初始显微组织中发生再结晶的 形核点比铁素体 +马氏体 +贝氏体组织中少‚随着 温度的升高‚再结晶晶粒迅速长大且碳化物发生溶 解‚减少了奥氏体形核点. 3∙3 钒在超细晶双相钢中的作用 依据杠杆定律 [13]计算了实验钢在两相区中奥 氏体和铁素体的含量‚实验钢以 10℃·s —1的加热速 度进行加热时的热膨胀曲线如图 7所示‚实验钢在 加热过程中两相区不同温度时奥氏体的含量变化趋 势如图 8所示. 图 7 双相钢完全奥氏体化热膨胀曲线 (加热速度:10℃·s—1) Fig.7 ThermalexpansioncurveofDPsteelincompleteaustenitized state(heatingrate:10℃·s—1) 实验钢在加热过程中‚进入两相区后‚随着温度 升高‚奥氏体的含量缓慢增加‚当温度达到 800℃ 时‚奥氏体含量快速增加‚820~840℃时奥氏体增 长速度最快‚840℃以后奥氏体的增加速度开始 降低. 合金元素的加入并不改变奥氏体的形成机制‚ 但会影响奥氏体的形成速度.合金元素一般会改变 珠光体向奥氏体转变的临界点‚并影响碳在奥氏体 中的扩散速度‚从而影响到奥氏体的形成速度.分 图 8 两相区不同温度时奥氏体含量变化趋势 Fig.8 Changetrendofaustenitecontentatdifferenttemperaturesin thecriticalzone 析认为‚膨胀曲线中初始阶段奥氏体含量增长缓慢 的原因是由于氮的存在使得碳氮化钒的溶解被严重 阻碍‚碳在 γ--Fe中的扩散激活能也被提高‚减缓了 碳的扩散‚对 γ--Fe的形成有一定的阻碍作用‚而奥 氏体初始长大阶段是由碳的扩散来控制的 [11‚14]‚因 此初始阶段奥氏体增长缓慢.根据计算‚该成分的 钢中碳化钒 (VC)的完全溶解温度为 816℃‚由于钢 中锰元素的存在‚会加速 VC的溶解‚因此当温度达 到 800℃‚奥氏体开始快速增加时‚可以认为 VC已 经完全溶解‚完全溶解后引起碳的快速扩散‚同时随 着温度的增加碳的扩散速度也在增加‚从而出现了 奥氏体快速增加的阶段;840℃以后基本完成了碳 的扩散‚此时钒主要依靠降低表面自由能差来阻滞 γ--Fe晶粒的长大 [15]‚并且锰在奥氏体中的扩散速 度要比在铁素体中的扩散速度低三个数量级‚这些 原因降低了奥氏体形成量的增加速度.从而可以看 出‚钒通过阻碍碳的扩散和降低表面自由能来阻碍 奥氏体的长大‚扩大了两相区的温度范围‚提高了钢 的工艺稳定性‚在低于 800℃进行退火时‚可以有效 细化奥氏体的晶粒尺寸‚在随后的冷却过程中由于 N的存在促进了碳氮化钒在奥氏体--铁素体相界面 的析出‚有效地阻止了铁素体晶粒长大‚起到细化铁 素体晶粒尺寸的作用. 通过对双相钢中析出物的观察‚试样中的析出 物为钒的析出物‚平均尺寸为 12∙9nm‚由于 VC在 奥氏体中的固溶度积很高‚而其在铁素体中的固溶 度积非常小‚因此也就为其在 γ→α相变过程中发 生相间析出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在加热过程中‚析 出物阻碍了奥氏体的长大‚随着温度的升高‚钒的析 出物发生了回溶‚在随后的冷却过程中重新析出‚由 于临界区退火发生的是部分奥氏体化‚在缓冷过程 中会有附生铁素体生成‚在相变过程中发生相间析 ·36·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