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2.权利与义务关系不同(2分) 社会保险强调受保的劳动者个人缴纳部分保险费,并以此作为其享受待遇的前提条件,其体现 的是部分义务对应全部权利的关系:社会救助却不需要受保障者履行缴费义务,实现的是受益者单 方面的权利:在社会福利中,各种福利设施是部分免费,部分实行低收费,福利生产则需要受益者 付出劳动代价,国家给予政策扶持和减免税待遇。 3.保障水平不同(2分) 社会保险的待遇与军人保障的待遇一样,是整个社会保障体系中较高的:而社会救助的水平则 是最低的,社会福利往往只能照顾受益者本人,目的是减轻受益者的家庭负担。从发展趋势来看, 部分福利服务项目将达到高水平,但这种高水平将需要受益者付出一定的经济代价。 4.管理与实施方式不同(2分) 社会保险必须是能够在全国范围内流动的,从而必须由政府统一管理并按统一标准加以实施, 以统一、强制性为基本特征:而社会救助、社会福利虽然也要由政府统一管理,但更多的是采取官 民结合的方式加以实施。 5.保障的目标和手段不同(3分) 社会救助的目标是保障最低生活,其采用的是“选择性”的“须经家庭经济调查”的手段:社 会保险的目标是保障基本生活,其采用的是“投入一一返还”式的“与就业关联”的手段:社会福 利的目标则是提高生活质量,其采用的是“普遍性”的“按人头发放”的手段。 六、案例分析题:(每题15分,共30分。任选其中的两道题回答,多答不加分) 1、答:本题属于开放性题目,无标准答案,根据所写内容的多少、结合实际的情况以及认识的 深度酌情给分。(15分) 2、答: (1)在本案例中,该企业犯了两个错误: ①我国工伤保险是由国家立法强制实施的,《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 各类企业、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均应当依照本条例规定参加工伤保险,为本单位全部职工或者雇 工缴纳工伤保险费。(3分) 该国有企业属于我国工伤保险的参保范围,却没有参加工伤保险,违反了国家的法律、法规。 (2分) ②工伤保险应遵循“无过失补偿”原则,即工伤事故发生后,不论事故的责任在雇主或者第三 者或职工本人,均应对受害者进行补偿。无论工人在事故中是否负有责任,雇主都应承担全部责任, 给予足额赔偿。(4分) 企业以张某是事故的主要责任者为由,只给予少量的一次性赔偿,不支付工伤保险待遇是不合理 行为。(2分)2.权利与义务关系不同 (2 分) 社会保险强调受保的劳动者个人缴纳部分保险费,并以此作为其享受待遇的前提条件,其体现 的是部分义务对应全部权利的关系;社会救助却不需要受保障者履行缴费义务,实现的是受益者单 方面的权利;在社会福利中,各种福利设施是部分免费,部分实行低收费,福利生产则需要受益者 付出劳动代价,国家给予政策扶持和减免税待遇。 3.保障水平不同 (2 分) 社会保险的待遇与军人保障的待遇一样,是整个社会保障体系中较高的;而社会救助的水平则 是最低的,社会福利往往只能照顾受益者本人,目的是减轻受益者的家庭负担。从发展趋势来看, 部分福利服务项目将达到高水平,但这种高水平将需要受益者付出一定的经济代价。 4.管理与实施方式不同 (2 分) 社会保险必须是能够在全国范围内流动的,从而必须由政府统一管理并按统一标准加以实施, 以统一、强制性为基本特征;而社会救助、社会福利虽然也要由政府统一管理,但更多的是采取官 民结合的方式加以实施。 5.保障的目标和手段不同 (3 分) 社会救助的目标是保障最低生活,其采用的是“选择性”的“须经家庭经济调查”的手段;社 会保险的目标是保障基本生活,其采用的是“投入——返还”式的“与就业关联”的手段;社会福 利的目标则是提高生活质量,其采用的是“普遍性”的“按人头发放”的手段。 六、案例分析题:(每题 15 分,共 30 分。任选其中的两道题回答,多答不加分) 1、答:本题属于开放性题目,无标准答案,根据所写内容的多少、结合实际的情况以及认识的 深度酌情给分。(15 分) 2、答: (1)在本案例中,该企业犯了两个错误: ① 我国工伤保险是由国家立法强制实施的,《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 各类企业、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均应当依照本条例规定参加工伤保险,为本单位全部职工或者雇 工缴纳工伤保险费。(3 分) 该国有企业属于我国工伤保险的参保范围,却没有参加工伤保险,违反了国家的法律、法规。 (2 分) ② 工伤保险应遵循“无过失补偿”原则,即工伤事故发生后,不论事故的责任在雇主或者第三 者或职工本人,均应对受害者进行补偿。无论工人在事故中是否负有责任,雇主都应承担全部责任, 给予足额赔偿。(4 分) 企业以张某是事故的主要责任者为由,只给予少量的一次性赔偿,不支付工伤保险待遇是不合理 行为。(2 分)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