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天津开放大学:《社会保障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2007年-2008年度第一学期社会保障学期末考试模拟试题(答案)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DOC,文档页数:4,文件大小:36KB,团购合买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

往届试题答案 天津广播电视大学二OO七~二OO八学年度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A)参考答案 考试科目:社会保障学 试卷号:5075 考试时间:2008年1月 使用专业:行政管理(本) 考试方式:闭卷 答卷时间:90分钟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2分) 1、社会保障:是国家或社会依法建立的、具有经济福利性的、社会化的国民生活保障系统。在 中国,社会保障则是各种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军人福利、医疗保障、福利服务以及各 种政府或企业补助、社会互助等社会措施的总称。 2、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是指国家为实施社会保障事业而规定的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种社会保障管 理机构、管理原则和管理机制的总和。 3、社会保障基金:是国家依法筹集并用于保障国民基本生活和增进国民福利的专项资金,它是 社会保障制度的物质基础。 4、社会福利:是国家和社会为增进与完善社会成员尤其是困难者的社会生活而实施的一种社会 制度,旨在通过提供资金和服务,保证社会成员一定的生活水平并尽可能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4分) 1、社会稳定法和社会调节法 2、后付制:预付制 3、就业保障;消极的事后救助:积极的就业促进 4、工伤预防 三、不定项选择题:(一个或一个以上正确答案,多选、少选、不选均不得分。每 题2分,共20分) 1、D 2、ABCD 3、ADE 4、B 5、C 6、ACD 7、ABCD 8、C 9、D 10、ADE

往届试题答案 天津广播电视大学二○○七~二○○八学年度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A)参考答案 考试科目:社会保障学 试卷号:5075 考试时间:2008 年 1 月 使用专业:行政管理(本) 考试方式:闭卷 答卷时间:90 分钟 一、名词解释:(每题 3 分,共 12 分) 1、社会保障:是国家或社会依法建立的、具有经济福利性的、社会化的国民生活保障系统。在 中国,社会保障则是各种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军人福利、医疗保障、福利服务以及各 种政府或企业补助、社会互助等社会措施的总称。 2、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是指国家为实施社会保障事业而规定的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种社会保障管 理机构、管理原则和管理机制的总和。 3、社会保障基金:是国家依法筹集并用于保障国民基本生活和增进国民福利的专项资金,它是 社会保障制度的物质基础。 4、社会福利:是国家和社会为增进与完善社会成员尤其是困难者的社会生活而实施的一种社会 制度,旨在通过提供资金和服务,保证社会成员一定的生活水平并尽可能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二、填空题:(每空 2 分,共 14 分) 1、社会稳定法和社会调节法 2、后付制; 预付制 3、就业保障; 消极的事后救助; 积极的就业促进 4、工伤预防 三、不定项选择题:(一个或一个以上正确答案,多选、少选、不选均不得分。每 题 2 分,共 20 分) 1、D 2、ABCD 3、ADE 4、B 5、C 6、ACD 7、ABCD 8、C 9、D 10、ADE

四、简答题:(每题6分,共12分) 1、答:对早期的社会保障活动可以作出如下评价: (1)性质上是居高临下的施舍型 (1分) (2)根本目的是防止被统治者反抗 (1分) (3)保障项目是极端有限型 (1分) (4)保障水平是极端低下型 (1分) (5)保障效果是不良型 (1分) 从上述分析可见,从慈善事业时代发展到济贫制度确立与发展的时代,社会保障经过数千年的 孕育,确实在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但慈善事业时代只能算是社会保障的起源,而济贫制度的确 立亦只不过是社会保障由非制度化向制度化发展的一个过渡,它们均因非制度性和非权利性,只能 算是社会保障发展进程中的初级阶段。(1分) 2、答:二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 第一,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一般是政府强制实施的、统一的养老金计划,管理机构的经费纳入财 政预算由政府统一安排,政府机构进行管理。企业年金计划在大多数国家一般由企业自愿决定是否 建立,并自主选择管理和运作方式。(1分) 第二,社会养老保险的养老金是公共产品,而企业年金属于私人产品。因此,政府对企业年金 一般不直接承担责任。政府对企业年金的作用主要表现在立法、税收政策和监管三个方面。(1分) 第三,基本养老保险筹资模式一般采取现收现付制,通过代际赡养来提供养老保障:而企业年 金则大多采用积累制,实行个人保障。(1分) 第四,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由政府机构管理和营运,保值增值的手段通常是银行储蓄和购买国债, 同时也可以投向证券市场,但确保安全性为第一原则:而企业年金主要是通过资本市场,如各种金 融机构来运作,投资手段更多样化,更重视基金的投资收益性。(2分) 第五,基本养老保险注重公平原则,收入再分配的色彩突出:而企业年金更注重效率原则,在 企业内部人力资源战略中是具有激励机制的福利手段。(1分) 五、论述题:(共12分) 答:三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1.对象不同(3分) 社会保险的保障对象是具有活力和创造力的劳动者:社会救济的对象通常是指那些没有固定收 入,或失去生活来源或无法维持最低生活的老、弱、病、残、孤儿、鳏、寡、孤、独者:社会福利 的保障对象是全体社会成员,其中包括对鳏寡孤独、盲聋哑残、精神病人以及其他需要帮助和保护 的公民提供物质帮助和福利服务

四、简答题:(每题 6 分,共 12 分) 1、答:对早期的社会保障活动可以作出如下评价: (1)性质上是居高临下的施舍型 (1 分) (2)根本目的是防止被统治者反抗 (1 分) (3)保障项目是极端有限型 (1 分) (4)保障水平是极端低下型 (1 分) (5)保障效果是不良型 (1 分) 从上述分析可见,从慈善事业时代发展到济贫制度确立与发展的时代,社会保障经过数千年的 孕育,确实在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但慈善事业时代只能算是社会保障的起源,而济贫制度的确 立亦只不过是社会保障由非制度化向制度化发展的一个过渡,它们均因非制度性和非权利性,只能 算是社会保障发展进程中的初级阶段。(1 分) 2、答:二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 第一,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一般是政府强制实施的、统一的养老金计划,管理机构的经费纳入财 政预算由政府统一安排,政府机构进行管理。企业年金计划在大多数国家一般由企业自愿决定是否 建立,并自主选择管理和运作方式。(1 分) 第二,社会养老保险的养老金是公共产品,而企业年金属于私人产品。因此,政府对企业年金 一般不直接承担责任。政府对企业年金的作用主要表现在立法、税收政策和监管三个方面。(1 分) 第三,基本养老保险筹资模式一般采取现收现付制,通过代际赡养来提供养老保障;而企业年 金则大多采用积累制,实行个人保障。(1 分) 第四,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由政府机构管理和营运,保值增值的手段通常是银行储蓄和购买国债, 同时也可以投向证券市场,但确保安全性为第一原则;而企业年金主要是通过资本市场,如各种金 融机构来运作,投资手段更多样化,更重视基金的投资收益性。(2 分) 第五,基本养老保险注重公平原则,收入再分配的色彩突出;而企业年金更注重效率原则,在 企业内部人力资源战略中是具有激励机制的福利手段。(1 分) 五、论述题:(共 12 分) 答: 三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1.对象不同 (3 分) 社会保险的保障对象是具有活力和创造力的劳动者;社会救济的对象通常是指那些没有固定收 入,或失去生活来源或无法维持最低生活的老、弱、病、残、孤儿、鳏、寡、孤、独者;社会福利 的保障对象是全体社会成员,其中包括对鳏寡孤独、盲聋哑残、精神病人以及其他需要帮助和保护 的公民提供物质帮助和福利服务

2.权利与义务关系不同(2分) 社会保险强调受保的劳动者个人缴纳部分保险费,并以此作为其享受待遇的前提条件,其体现 的是部分义务对应全部权利的关系:社会救助却不需要受保障者履行缴费义务,实现的是受益者单 方面的权利:在社会福利中,各种福利设施是部分免费,部分实行低收费,福利生产则需要受益者 付出劳动代价,国家给予政策扶持和减免税待遇。 3.保障水平不同(2分) 社会保险的待遇与军人保障的待遇一样,是整个社会保障体系中较高的:而社会救助的水平则 是最低的,社会福利往往只能照顾受益者本人,目的是减轻受益者的家庭负担。从发展趋势来看, 部分福利服务项目将达到高水平,但这种高水平将需要受益者付出一定的经济代价。 4.管理与实施方式不同(2分) 社会保险必须是能够在全国范围内流动的,从而必须由政府统一管理并按统一标准加以实施, 以统一、强制性为基本特征:而社会救助、社会福利虽然也要由政府统一管理,但更多的是采取官 民结合的方式加以实施。 5.保障的目标和手段不同(3分) 社会救助的目标是保障最低生活,其采用的是“选择性”的“须经家庭经济调查”的手段:社 会保险的目标是保障基本生活,其采用的是“投入一一返还”式的“与就业关联”的手段:社会福 利的目标则是提高生活质量,其采用的是“普遍性”的“按人头发放”的手段。 六、案例分析题:(每题15分,共30分。任选其中的两道题回答,多答不加分) 1、答:本题属于开放性题目,无标准答案,根据所写内容的多少、结合实际的情况以及认识的 深度酌情给分。(15分) 2、答: (1)在本案例中,该企业犯了两个错误: ①我国工伤保险是由国家立法强制实施的,《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 各类企业、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均应当依照本条例规定参加工伤保险,为本单位全部职工或者雇 工缴纳工伤保险费。(3分) 该国有企业属于我国工伤保险的参保范围,却没有参加工伤保险,违反了国家的法律、法规。 (2分) ②工伤保险应遵循“无过失补偿”原则,即工伤事故发生后,不论事故的责任在雇主或者第三 者或职工本人,均应对受害者进行补偿。无论工人在事故中是否负有责任,雇主都应承担全部责任, 给予足额赔偿。(4分) 企业以张某是事故的主要责任者为由,只给予少量的一次性赔偿,不支付工伤保险待遇是不合理 行为。(2分)

2.权利与义务关系不同 (2 分) 社会保险强调受保的劳动者个人缴纳部分保险费,并以此作为其享受待遇的前提条件,其体现 的是部分义务对应全部权利的关系;社会救助却不需要受保障者履行缴费义务,实现的是受益者单 方面的权利;在社会福利中,各种福利设施是部分免费,部分实行低收费,福利生产则需要受益者 付出劳动代价,国家给予政策扶持和减免税待遇。 3.保障水平不同 (2 分) 社会保险的待遇与军人保障的待遇一样,是整个社会保障体系中较高的;而社会救助的水平则 是最低的,社会福利往往只能照顾受益者本人,目的是减轻受益者的家庭负担。从发展趋势来看, 部分福利服务项目将达到高水平,但这种高水平将需要受益者付出一定的经济代价。 4.管理与实施方式不同 (2 分) 社会保险必须是能够在全国范围内流动的,从而必须由政府统一管理并按统一标准加以实施, 以统一、强制性为基本特征;而社会救助、社会福利虽然也要由政府统一管理,但更多的是采取官 民结合的方式加以实施。 5.保障的目标和手段不同 (3 分) 社会救助的目标是保障最低生活,其采用的是“选择性”的“须经家庭经济调查”的手段;社 会保险的目标是保障基本生活,其采用的是“投入——返还”式的“与就业关联”的手段;社会福 利的目标则是提高生活质量,其采用的是“普遍性”的“按人头发放”的手段。 六、案例分析题:(每题 15 分,共 30 分。任选其中的两道题回答,多答不加分) 1、答:本题属于开放性题目,无标准答案,根据所写内容的多少、结合实际的情况以及认识的 深度酌情给分。(15 分) 2、答: (1)在本案例中,该企业犯了两个错误: ① 我国工伤保险是由国家立法强制实施的,《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 各类企业、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均应当依照本条例规定参加工伤保险,为本单位全部职工或者雇 工缴纳工伤保险费。(3 分) 该国有企业属于我国工伤保险的参保范围,却没有参加工伤保险,违反了国家的法律、法规。 (2 分) ② 工伤保险应遵循“无过失补偿”原则,即工伤事故发生后,不论事故的责任在雇主或者第三 者或职工本人,均应对受害者进行补偿。无论工人在事故中是否负有责任,雇主都应承担全部责任, 给予足额赔偿。(4 分) 企业以张某是事故的主要责任者为由,只给予少量的一次性赔偿,不支付工伤保险待遇是不合理 行为。(2 分)

(2)应从两方面纠正其错误行为: ①该企业应尽快按规定参加工伤保险,及时足额缴纳保险费。 (2分) ②该企业应按工伤保险待遇支付标准给予张某赔偿,以保障职工今后的生活。(2分) 3、答: (1)目标:克服现实中的贫困,帮助社会成员达到基本的生活水平。(1分) 原则:生存权保障原则(1分) 普遍性原则 (1分)》 “保底”原则(1分) 法制化原则 (1分) (2)本部分属于开放性题目,无标准答案,根据所写内容的多少、结合实际的情况以及认识的 深度酌情给分。(10分) 不合理现象举例: 由于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只提供最起码的食物保障,事实上贫困人口或贫困家庭还需要有最低的 住房保障、疾病医疗保障与子女义务教育保障等,这些保障机制通常属于另外政策规范并由另外的 部门来实施,因此,同样面向贫困人口的社会救助实际上被分割成多个板块。在这种状态下,享受 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贫困家庭往往还有权享受廉租房、医疗救助与子女教育补贴等,而不能享受最 低生活保障待遇的家庭却同样不能享受其他救助,它带来的结果是面向贫困人口及家庭的救助政策 客观上造成了新的社会不公平。如以最低生活保障线为300元为例,一个四口之家如果人均收入为 290元,其每月虽然只能获得政府民政部门发放的最低生活保障金40元,但却可以享受住房、医疗、 教育救助:而另一个四口之家如果人均收入为300元及以上,生活不仅非常困难,而且住房极为紧 张,他却不仅不能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同时也丧失了公共房屋的申请资格

(2)应从两方面纠正其错误行为: ① 该企业应尽快按规定参加工伤保险,及时足额缴纳保险费。 (2 分) ② 该企业应按工伤保险待遇支付标准给予张某赔偿,以保障职工今后的生活。(2 分) 3、答: (1)目标:克服现实中的贫困,帮助社会成员达到基本的生活水平。(1 分) 原则:生存权保障原则 (1 分) 普遍性原则 (1 分) “保底”原则 (1 分) 法制化原则 (1 分) (2)本部分属于开放性题目,无标准答案,根据所写内容的多少、结合实际的情况以及认识的 深度酌情给分。(10 分) 不合理现象举例: 由于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只提供最起码的食物保障,事实上贫困人口或贫困家庭还需要有最低的 住房保障、疾病医疗保障与子女义务教育保障等,这些保障机制通常属于另外政策规范并由另外的 部门来实施,因此,同样面向贫困人口的社会救助实际上被分割成多个板块。在这种状态下,享受 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贫困家庭往往还有权享受廉租房、医疗救助与子女教育补贴等,而不能享受最 低生活保障待遇的家庭却同样不能享受其他救助,它带来的结果是面向贫困人口及家庭的救助政策 客观上造成了新的社会不公平。如以最低生活保障线为 300 元为例,一个四口之家如果人均收入为 290 元,其每月虽然只能获得政府民政部门发放的最低生活保障金 40 元,但却可以享受住房、医疗、 教育救助;而另一个四口之家如果人均收入为 300 元及以上,生活不仅非常困难,而且住房极为紧 张,他却不仅不能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同时也丧失了公共房屋的申请资格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