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彖》《象》文言》为思孟学派所整理润色,《系辞》中亦有思孟学的内容,把《易传》的 成书时间限定在了战国初期至战国中期。(5)战国中期与战国晚期说。持此观点者以张 岱年先生为代表。张先生曾批评将《易传》成书限定在秦汉之间的说法是“疑古过勇”,经 过缜密论证,张先生指出“《易大传》的基本部分是战国中期至战国晚期的著作”9。(6)秦 汉时期说。此说以李镜池先生为代表。据李镜池先生在《易传探源》一文中指出,《易传》 七种十篇皆成书于秦以后,“《彖》《象》二《传》大概作于秦汉间,《系辞》《文言》则作于史迁 之后、昭宣之前。”李先生用大量论据论证了自己的观点。0 2.《易传》之学派归属问题考辨 (1)认为《易传》与思孟学派有关,属于思孟学派的作品。这一观点认为,《易传》非一 人一时之作,其各篇章之间亦有先后早晚之分,但从《易传》内容的思想倾向看,《易传》的 创作年代在思孟学派的形成和兴盛时期,其为思孟时期的作品则是可以肯定的。(2)认为 《易传》与荀学有关,成书时间在荀子之后甚或更晚。如郭沫若先生说:“两者(指《荀子 大略》和《彖下传》)之相类似是很明显的。……《易传》显明地是把荀子的话更展开了。它 把他的见解由君臣父子的人伦问题扩展到了天地万物的宇宙观上去了”,“《系辞传》至 其中的一部分也明明受了荀子的影响,从思想系统上可以见到它们的关系。计李泽厚先 生也说:“《易传》讲了许多人类历史和宇宙事物的起源、演变和发展从整体上说,它更近 于荀而不近于孟”,“(《易传》的思想)就总侪实质言,……与荀子无神谂思想接近。《易传》 说‘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与荀子神道设想的思想便完 全一致”12(3)《易传》属于道家学派的作品。陈鼓应先生通过对马王堆出土帛书《黄帝 四经、帛书《系酢》与易传的比较研究,通过老庄思想与易传的比较研究,通过稷下道家、 黄老学派与易传的比较研究,提出了《易传》属于道家学派作品的观点,打破了千百年来学 术界形成的传统看法。13 以上所列《易传》成书时代、学派归属等问题自唐宋以来至今已经争论了一千多年,尽 管20世纪以来已经出土了大量的简帛《易经》、《易传》,学者们通过比较研究,否定了一些 传统的观点,但新的问题又接踵而来,可以说,在更新更多更有价值的史料文献发现之前 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争论还将长期进行下去。笔者在此只是依据自己的研究心得,得出 自己的观点。笔者认为,《易传》各个篇章的写作年代有早有晚当无争议,其基本部分约成 书于战国中后期或秦汉之际,也就是说,其中,《系辞》《说卦》的基本内容约形成于战国中 后期,而《彖》、《象》、《文言》、《序卦》、《杂卦》等可能是秦汉之际或汉初的作品,是以儒家思 想为基本价值观,在大量吸收和借鉴道家思想及阴阳家思想的基础上,把它们与儒家思想 结合起来,纳入儒家思想的体系中去,以建构儒家形而上本体思想体系为目的的儒家思想 学说,从而达到为儒家思想寻求一种形而上的本体论依据。 二、人类社会演进图式与“三材之道” 《易传》吸收和借鉴了道家、阴阳家等学派的思想观点,为儒家思想注入了新的思想内 容,在更高的层次上建构了儒家的天道观①和人道观 ①《易传》之天,概括起来有五种含义,即自然之天、自然规律之天、义利之天、宗教之天和阳气之天等 91994-2010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之《象 》《象 》《文言 》为思孟学派所 整理 、 润 色 ,《系辞 》中亦有思孟学 的 内容 ”叫 , 把《易传 》的 成书时 间限定在 了战国初期至 战国中期 。 战 国 中期 与 战 国晚期 说 。 持此观点者 以 张 岱年先生 为代表 。 张先生 曾批评将《易传 》成 书限定 在 秦汉 之 间 的说法是 “ 疑古过 勇 ” , 经 过填密论证 , 张先生指 出 “《易大传 》的基本部分是战国 中期至 战国晚期 的著作 ”图 。 秦 汉时期说 。 此说 以李镜池先生 为代表 。 据李镜池 先生 在《易传探 源 》一 文 中指 出 ,《易传 》 七种 十篇 皆成 书于秦 以后 , “《象 象 》二《传 》大概作于秦汉 间 ,《系辞 》 、《文言 》则作 于史迁 之后 、 昭宣之前 。 ”李先生用大量论据论证 了 自己 的观点 。 〔‘。〕 《易传 》之 学派 归属 问题考辨 认为《易传 》与思孟学派有 关 , 属于 思 孟学 派 的作品 。 这 一 观点认 为 ,《易传 》非一 人一 时之作 , 其各篇章之间亦有先后早晚之分 , 但从《易 传 》内容 的思 想倾 向看 ,《易传 》的 创作年代在思孟学派 的形成和兴盛 时期 , 其为思孟 时期 的作品则是可 以肯定 的 。 认 为 《易传 》与荀学有关 , 成书时间在荀子之后 甚 或更 晚 。 如郭 沫若先生 说 “ 两 者 指《荀 子 · 大略 》和《象下传 》之相类 似是很 明显 的 。 … …《易传 》显 明地是把荀子的话更展开 了 。 它 把他 的见解 由君 臣父子 的人伦 问题扩展 到 了天 地 万 物 的宇宙 观上 去 了 ” , “《系辞传 》至 少 其 中的一部分也 明明受 了荀子 的影 响 , 从思 想系统上 可 以 见 到它们 的关系 。 ” “ 〕李 泽厚先 生 也说 “《易传 》讲了许多人类历史 和宇宙 事物 的起源 、 演变 和发 展 , 从 整体 上说 , 它 更近 于荀而不近于孟 ” , “ 易传 》的思想 就总体实质言 , … …与荀子无神论思想接近 。 《易传 》 说 ‘ 观天 之神道而 四 时不戒 , 圣人 以神道设教 , 而天 下服矣 ’ , 与荀子神道设 想 的思 想便完 全一致 。 ’ 〕 《易传 》属 于道家学派 的作 品 。 陈鼓 应 先 生 通过 对 马王 堆 出土 帛书 黄 帝 四 经 》 、 帛书《系辞 》与易传的 比较研 究 , 通过 老 庄思 想 与易传 的 比较研 究 , 通过樱 下 道 家 、 黄老学派与易传的 比较研究 , 提 出了《易传 》属 于道家学派作品 的观点 , 打破 了千百 年来学 术界形成的传统看法 。 以上所列《易传 》成 书时代 、 学派归属等问题 自唐宋 以 来至今 已 经争论 了一 千多年 , 尽 管 世纪 以来 已经 出土 了大量 的简 帛《易经 》 、《易传 》 , 学者们通 过 比较研 究 , 否定 了一些 传统 的观点 , 但新 的问题 又接踵而来 , 可 以说 , 在更新更多更有价值的史料文献发现之前 , 学术界对这一 问题 的争论还将长期进行下 去 。 笔 者在此 只是依据 自己 的研究 心 得 , 得 出 自己 的观点 。 笔者认 为 ,《易传 》各个篇章 的写作年代有早有 晚当无争议 , 其基本部分约成 书于 战国中后期或秦汉之 际 , 也就是说 , 其 中 ,《系辞 》 、《说卦 》的基本 内容约形成 于 战国中 后期 , 而《象 》 、《象 》 、《文 言 》 、《序卦 》 、《杂卦 》等可能是秦汉之际或汉初 的作 品 , 是 以儒 家思 想 为基本价值观 , 在大量 吸收和借鉴道家思想及 阴 阳家思想 的基础上 , 把 它们与儒家思想 结合起来 , 纳入儒家思 想的体系 中去 , 以 建 构儒家形 而上 本体思 想体系为 目的 的儒家思想 学说 , 从而达到为儒 家思想寻求一种形而 的本体论依据 。 二 、 人类社会演进 图式 与 “ 三 材之道 ” 《易传 》吸收和借鉴 了道家 、 阴阳家 等学派的思 想观点 , 为儒家思 想注人 了新 的思 想 内 容 , 在更高的层次上建构 了儒家 的天道观 ①和人道观 。 ① 《易传 》之 天 , 概括起来有 五 种含义 , 即 自然之 天 、 自然规律之 天 、 义 利之 天 、 宗 教之 天 和 阳气 之 天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