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266· 工程科学学报,第41卷,第2期 立的基础上需要进行实验分析.本次实验设计选取 1400 ×=17g4=15g44=13s 一条450mm晶圆小型生产线作为实验对象,取脊柱 1200 式布局的带l6个intrabay的interbay系统:上下两 1000 侧各有对称的8个intrabay系统,共可设置l6条捷 800 径,intrabay间的晶圆流量以从至表形式给出, 海600 通过敏感性分析的方法设计实验,分析不同系 400 7 统负荷、不同宽放系数下物料搬运系统模型的性能 200 变化并与原系统比较.设置了服从均值4为13、15 90 以及17,单位为s,方差σ为0.3s的正态分布的从 100 150200250300350 400 系统整体在制品数量 至表负荷,设置传送带的运输速率为U=0.7m·s. 图4不同搬运负荷下的pareto前沿 针对不同的搬运负荷,系统具有相同的属性,即设备 Fig.4 Pareto fronts of different handling loads 加工时间的分布以及各传送带(包括闭环上传送带 制品数量. 以及捷径传送带)的长度与单位成本是相同的, 表1中将基于重试策略的AMHS与传统AM- 实验步骤及方法:首先,研究不同搬运负荷下, HS,即启用所有的捷径的AMHS进行比较,此处基 多目标问题的pareto前沿的变化规律及原因:其次, 于重试策略AMHS系统在得到的优化后的可行解 研究不同负荷下不同捷径策略的捷径使用平衡性曲 中选择了在制品数量最小的解与之相比,发现在少 线并结合pareto前沿进行分析:最后,通过改变目标 量增加在制品的情况下,能够大幅节省捷径使用的 函数中的宽放系数来分析其对性能的影响.实验过 成本.这是由于在intrabay间运输流量以及系统布 程中对得到的捷径策略解集进行聚类分析,分析其 局的影响下,导致整个捷径系统出现使用不均衡的 与平衡性、在制品数量等之间存在的关系. 现象,有些捷径上的流量较小.所以新系统通过关 4.1不同搬运负荷下的pareto前沿影响分析 闭这些流量小的捷径,以少量增加在制品数量为代 不同的搬运负荷对多目标问题pareto前沿的影 价大大地降低了捷径使用成本 响分析:取搬运负荷的平均时间间隔为13、15和17 s,方差为0.3s的进行分析,运用NSGA-Ⅱ进行分析 表1基于重试搬运策略的AMHS与传统AMHS的比较 Table 1 Comparison of AMHS with crossover retrial rule and traditional 得到的实验结果如图4,由于假设的是离散系统,所 AMHS 以所得的解也是离散的.从图4可以发现,在捷径 传统AMHS 基于重试策略AMHS 使用成本不变的情况下,系统整体在制品数量随着 W/s WIP 捷径成本 WIP 捷径成本 搬运负荷的增加呈现上升的趋势.而由解在pareto 13 92 1834 97 1101 前沿上的分布可以看到,在三种情况下成本处于中 113 1834 116 1118 等阶段拥有较多的解,而随着成本的增加或降低,解 17 163 1834 164 1320 的数量随之降低.这是因为在中等成本水平阶段, 既存在较高的捷径使用灵活性,又能够较好的满足 4.2不同负荷以及捷径策略下系统的平衡性分析 约束条件.随着捷径成本的增加,即捷径数量的增 在研究了不同负荷情况下WIP数量之后,提出 加,捷径策略的数量就会进一步下降,则解的数量也 捷径使用的平衡性分析.首先,定义计算系统平衡 随之下降:而随着捷径成本的下降,使用的捷径数量 性分析的评价指标,即各条启用捷径上平均WIP数 也相应的减少,则在相同搬运负荷条件下,更容易出 量的标准差.设在某搬运负荷下,其系统平衡性评 现无法满足约束条件的情况出现,从而减少了解的质 价指标为: 量,所以图4中出现的现象是符合系统的实际情况的. SD= 而与不使用捷径的AMHS相比(当u=13s,= I S I nes WIP"-WIP)2 (19) 15s,4=17s时系统的在制品数量分别为WIP3= 由此可以作出在pareto前沿上所有解对应的系统捷 365,WIP1s=454,WIP,=635),相同搬运负荷下,在 径使用平衡性指标曲线 制品数量都有了明显的减少,主要原因是在该系统 此处以搬运负荷的平均时间间隔为15s,即4= 中,重试在制品只沿着interbay主环路循环重试,所 15s为例进行分析,作在制品、捷径成本、平衡性的 以与使用捷径的AMHS相比需要经过更长的运输 关系图,并对所得的pareto前沿上的解集进行K- 距离,即更长的重试时间,从而增加了整个系统的在 means分类,可得到结果如表2及图5所示.在图5工程科学学报,第 41 卷,第 2 期 立的基础上需要进行实验分析. 本次实验设计选取 一条 450 mm 晶圆小型生产线作为实验对象,取脊柱 式布局的带 16 个 intrabay 的 interbay 系统:上下两 侧各有对称的 8 个 intrabay 系统,共可设置 16 条捷 径,intrabay 间的晶圆流量以从至表形式给出. 通过敏感性分析的方法设计实验,分析不同系 统负荷、不同宽放系数下物料搬运系统模型的性能 变化并与原系统比较. 设置了服从均值 滋 为 13、15 以及 17,单位为 s,方差 滓 为 0郾 3 s 的正态分布的从 至表负荷,设置传送带的运输速率为 v = 0郾 7 m·s - 1 . 针对不同的搬运负荷,系统具有相同的属性,即设备 加工时间的分布以及各传送带(包括闭环上传送带 以及捷径传送带)的长度与单位成本是相同的. 实验步骤及方法:首先,研究不同搬运负荷下, 多目标问题的 pareto 前沿的变化规律及原因;其次, 研究不同负荷下不同捷径策略的捷径使用平衡性曲 线并结合 pareto 前沿进行分析;最后,通过改变目标 函数中的宽放系数来分析其对性能的影响. 实验过 程中对得到的捷径策略解集进行聚类分析,分析其 与平衡性、在制品数量等之间存在的关系. 4郾 1 不同搬运负荷下的 pareto 前沿影响分析 不同的搬运负荷对多目标问题 pareto 前沿的影 响分析:取搬运负荷的平均时间间隔为 13、15 和 17 s,方差为0郾 3 s 的进行分析,运用 NSGA鄄鄄II 进行分析 得到的实验结果如图 4,由于假设的是离散系统,所 以所得的解也是离散的. 从图 4 可以发现,在捷径 使用成本不变的情况下,系统整体在制品数量随着 搬运负荷的增加呈现上升的趋势. 而由解在 pareto 前沿上的分布可以看到,在三种情况下成本处于中 等阶段拥有较多的解,而随着成本的增加或降低,解 的数量随之降低. 这是因为在中等成本水平阶段, 既存在较高的捷径使用灵活性,又能够较好的满足 约束条件. 随着捷径成本的增加,即捷径数量的增 加,捷径策略的数量就会进一步下降,则解的数量也 随之下降;而随着捷径成本的下降,使用的捷径数量 也相应的减少,则在相同搬运负荷条件下,更容易出 现无法满足约束条件的情况出现,从而减少了解的质 量,所以图4 中出现的现象是符合系统的实际情况的. 而与不使用捷径的 AMHS 相比(当 滋 = 13 s,滋 = 15 s,滋 = 17 s 时系统的在制品数量分别为 WIP13 = 365,WIP15 = 454,WIP17 = 635),相同搬运负荷下,在 制品数量都有了明显的减少,主要原因是在该系统 中,重试在制品只沿着 interbay 主环路循环重试,所 以与使用捷径的 AMHS 相比需要经过更长的运输 距离,即更长的重试时间,从而增加了整个系统的在 图 4 不同搬运负荷下的 pareto 前沿 Fig. 4 Pareto fronts of different handling loads 制品数量. 表 1 中将基于重试策略的 AMHS 与传统 AM鄄 HS,即启用所有的捷径的 AMHS 进行比较,此处基 于重试策略 AMHS 系统在得到的优化后的可行解 中选择了在制品数量最小的解与之相比,发现在少 量增加在制品的情况下,能够大幅节省捷径使用的 成本. 这是由于在 intrabay 间运输流量以及系统布 局的影响下,导致整个捷径系统出现使用不均衡的 现象,有些捷径上的流量较小. 所以新系统通过关 闭这些流量小的捷径,以少量增加在制品数量为代 价大大地降低了捷径使用成本. 表 1 基于重试搬运策略的 AMHS 与传统 AMHS 的比较 Table 1 Comparison of AMHS with crossover retrial rule and traditional AMHS 滋 / s 传统 AMHS 基于重试策略 AMHS WIP 捷径成本 WIP 捷径成本 13 92 1834 97 1101 15 113 1834 116 1118 17 163 1834 164 1320 4郾 2 不同负荷以及捷径策略下系统的平衡性分析 在研究了不同负荷情况下 WIP 数量之后,提出 捷径使用的平衡性分析. 首先,定义计算系统平衡 性分析的评价指标,即各条启用捷径上平均 WIP 数 量的标准差. 设在某搬运负荷下,其系统平衡性评 价指标为: SD = 1 | S | 移n沂S (WIP n - WIP) 2 (19) 由此可以作出在 pareto 前沿上所有解对应的系统捷 径使用平衡性指标曲线. 此处以搬运负荷的平均时间间隔为 15 s,即 滋 = 15 s 为例进行分析,作在制品、捷径成本、平衡性的 关系图,并对所得的 pareto 前沿上的解集进行 K鄄鄄 means 分类,可得到结果如表 2 及图 5 所示. 在图 5 ·266·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