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米高扬与毛泽东的秘密谈判 (1949年1一2月)(下) (俄)安·列多夫斯基 李颖杜华译李玉贞校 本文上半部已经说过,米高扬中国之行的笔记中,谈及的只是他所掌握材料的一部分,即米高扬在与中 共领导人就中共对内对外政策、苏中关系方面等一系列问题进行的广泛会谈中,与莫斯科方面往来的电报。 文章扼要地讲到一些讨论过的何题,很不完整,有一些问题根本就未提及。下面发表的是米高扬与联共 (布)领导人往来电文的摘要或全文,按其与中共领导人讨论过的基本问题加以分类整理。 这些资料表明,在米高扬的笔记和不久前发表的C·T·齐赫文斯基①院士的文章中,极为详细地阐述 了1949年1月初,斯大林和毛泽东就苏中对南京政府在1949年1月8日至9日,请各大国首脑居间谈判中 国停止内战一事的态度。米高扬掌握的往来函电,可以补充说明此事的许多闪光点。 美、英、法几国政府和外交代表,为了防止国民党制度的垮台,非常希望停战。姑且不论其它,单说国 民党制度一垮台,就必会使苏联在中国的影响剧增。所以他们接到南京政府的请求后,立即就开始紧锣密鼓 地试探苏方的立场。他们的出发点是,只有四个大国对此问题协调一致,这次行动才会富有成果。当时,我 在苏联驻南京使馆任一等秘书,所以清楚地知道,我们的大使罗申,直到1月下句也未接到莫斯科方面对此 问题的指令。现在才真相大白,原来,斯大林和毛泽东是在通过信函相互协调看法,致使指令延误发出。在 这种情况下,罗申以健康状况不佳为借口,回避了1949年1月8日与中国外交部部长的会晤。中国外交部长 本打算在会晤中向他及三国大使面交南京政府的正式请求。后来罗申又以同一借口回避了由美国大使司徒 雷登倡议的同这几位大使的会商。 从英斯科与西柏坡之间就这一问题往来函电的资料中看出:苏联和中共就南京政府的请求一事,于1949 年1月14日最终互换电文取得一致态度。根据商定的情况,苏联外交部长于1949年1月17日②,向中国政 府驻苏大使转达了苏联方面的回答。 然而,西方大国捷足先登,赶在莫斯科之前答复了南京方面。1949年1月13日,司徒雷登受国务院的 委托,向南京政府转交了美国政府的正式答复。其中特别提到:“在目前形势下,试图扮演调解人的角色,不 会取得任何有意义的成果”③。后来发表的外交通信,其中收录有司徒雷登从中国拍发给国务院的电报,它表 明司徒雷登确信苏联方面不会同意参与调停。④ 无论是莫斯科,还是我们驻南京的大使馆,对美国如此迅速、消极的反应,都感到非常惊异。因为有许 多重要的理由说明,南京政府关于调停的建议,是得到美国政府代表们认可的,故而莫斯科方面产生了疑惑。 这似乎是由于有人泄漏了斯大林与毛泽东之间的函电而造成的。在2月3日的会谈中,米高扬向毛泽东谈到 这件事,当时在座的还有周愿来、刘少奇、朱德和任弼时。他忆及旧事时说,当初,斯大林在1月10日的电 报中,就针对南京政府的请求说,对莫斯科同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交换意见之事,必须严格保密。米高扬 对毛泽东及他的同事说:“我们知道,英国、美国、法国同意在国共之间调停。后来,这些大国不知如何探悉 苏中反对外国调停,他们不愿丢面子,就改变了态度,拒绝出面调停。因此必须认真抓好保密工作,并注意 中共周围的人中,是否有不可靠者会把情况传到美国那里。"⑤米高扬将此次会谈电告莫斯科:“毛泽东全然否 认这种可能。他说,因为这些重大的问题,特别是与莫斯科的往来信函,一般只有在场的中央委员会成员、 一位翻译师哲及杰列宾同志知晓。上述诸人都十分可靠,他相信他们。说到已发生的事情,他宜称,英美人 士早在得知我们的态度之前,就公开报道说,苏中将反对调停。我答道一米高扬强调:这在当时仅仅是他 1996年第3期 77 C1994-2012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米 高扬 与毛泽 东的秘 密谈 判 (1 9 4 9 年 1一2 月) (下 ) (俄) 安 · 列多夫 斯 基 李颖 杜 华 译 李玉 贞 校 本文上 半部 已经说过 , 米 高扬 中国之行 的笔记 中 , 谈 及的只是他所掌握材料的一部分 , 即米高扬在与 中 共领导人就 中共对 内对外政策 、 苏 中关系方面等一系列间题进行的广泛会谈 中 , 与莫斯 科方 面往来的 电报 。 文 章扼要地讲 到一些 讨论过 的问题 , 很不 完整 , 有一些 问题根本 就未 提及 。 下 面发 表的是 米 高扬与 联共 (布) 领导人往来 电文 的摘要或全文 , 按其与中共领导人讨论过 的基本 问题 加以 分类整理 。 这些资料表 明 , 在米高扬的笔记 和不久前发表的 C ‘ T . 齐赫文斯基¹ 院士的文章 中 , 极为详细地 阐述 了 194 9 年 1 月初 , 斯大林和毛泽东就苏中对南京政府在 1949 年 1 月 8 日至 9 日 , 请各大国首脑居 间谈 判中 国停止内战一事 的态度 。 米高扬掌握 的往来函 电 , 可以补充说 明此事的许 多闪光点 。 美 、 英 、 法几 国政府和外交代表 , 为了防止国 民党制度的垮 台 , 非常希 望停 战 。 姑且不论其它 , 单 说国 民党制度一垮 台 , 就必会使苏联在 中国的影 响剧增 。 所以他们接到南京政府 的请求后 , 立即就开始紧锣 密鼓 地试探苏方的立场 。 他 们的 出发点是 , 只有 四个大 国对 此问题 协调一致 , 这次行动才会富有成果 。 当时 , 我 在 苏联驻南京使馆任一等秘书 , 所 以清楚 地知道 , 我们的大使 罗申 , 直到 1 月下旬也未接到莫斯科方 面对此 间题的指令 . 现在才真相大 白 , 原来 , 斯大林和 毛泽东是在通过 信函相互协调看法 , 致使指令延误发 出 。 在 这种情况下 , 罗 申以健康状况不佳为借 口 , 回避 了 19 4 9 年 1 月 8 日与中国外 交部部长的会晤 。 中国外 交部长 本打算在会 晤中向他及三国大使面交 南京 政府的正式请求 。 后 来罗 申又 以同一借 口 回避 了 由美 国大 使司徒 雷登 倡议的同这儿位大使的会商 。 从莫斯科与西柏坡之 间就这一 间题往来 函 电的资料 中看出 : 苏联 和中共就南京政府的请求一事 , 于 194 9 年 1 月 14 日最终互换 电文取得 一致 态度 。 根据商 定的情况 , 苏联外交部长于 19 4 9 年 1 月 17 日º , 向中国政 府驻苏大使转达了苏联方面 的回答 。 然而 , 西方大国捷足先登 , 赶在莫斯科之前答复了南京方面 。 19 4 9 年 1 月 13 日 , 司徒雷登 受国务院 的 委 托 , 向南京政府转交了美国政府的正式答复 。 其 中特别提到 : “ 在 目前形势下 , 试 图扮演调解人 的角色 , 不 会取得任何有意义的成果 ” » 。 后来发表的外交通信 , 其 中收录有司徒雷登从 中国拍发给 国务 院的电报 , 它表 明司徒雷登确信苏联方面不会 同意参与调停 。 ¼ 无 论是莫斯科 , 还是我们驻南京 的大使馆 , 对美 国如此迅速 、 消极 的反应 , 都感到非常惊异 。 因 为有 许 多重要的理由说 明 , 南京 政府关于调停的建议 , 是得到美国政府代表们认可的 , 故而莫斯科方面 产生了疑惑 。 这似乎是 由于有 人泄漏 了斯大林与毛泽东之间的函电而造成的 。 在 2 月 3 日的会谈中 , 米高扬向毛泽东谈到 这 件事 , 当时在座的还有周恩来 、 刘少奇 、 朱德和任弼时 。 他忆及 旧事 时说 , 当初 , 斯大林在 1 月 10 日的 电 报中 , 就针对南京政府的请求说 , 对莫斯 科同中国共产党 中央 委员会交 换意见之事 , 必须严格保 密 。 米高扬 对毛泽东及他的 同事说 : “我们知道 , 英国 、 美国 、 法 国同意在 国共之间调停 。 后来 , 这些大国不知如何探悉 苏中反对外国调停 , 他们不愿丢面子 , 就改变了态度 , 拒绝出面调停 。 因此 必须认真抓好保密工作 , 并注意 中共周围的人中 , 是否有不可靠者会 把情况传到美国那里 。 ” ½ 米高扬将此次会谈电告莫斯 科 : “ 毛泽东全然 否 认这种可能 。 他说 , 因为这些重大 的间题 , 特别 是与莫斯 科的往来信函 , 一般只有在场 的中央 委员会成员 、 一 位翻译师哲及杰列宾同志知晓 。 上述诸人都十分可靠 , 他相信他 们 . 说到 已发生的事情 , 他宜称 , 英美 人 士早在得 知我们的态度之前 , 就公开报道说 , 苏中将反对调停 。 我答道 —米高扬强调 : 这在当时仅仅是 他 19 9 6 年 第 3 期 7 7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