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2019年07月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ul.2019 第39卷第4期(总156期) Journal of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Vol.39(Sum No.156) DOI:10.15896/j.xjtuskxb..201904004 创始企业家身份演变、控制权配置与控制权私利的抑制 雷士照明控制权争夺案例的再剖析 曾宪聚1,林楷斌,张雅慧 (1.深圳大学管理学院,广东深圳518060:2.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深圳518040) [摘要]本文从控制权私利视角对雷士照明控制权争夺的经典案例进行了再剖析。在重新 考察了创始企业家身份演变过程的基础上,分析了创始企业家与外部投资者之间控制权争夺 的诱因与控制权动态配置过程,之后基于控制权的优化配置探讨了对控制权私利的抑制。研 究表明:创始企业家早期的权威治理在帮助企业迅速发展的同时,也从心理所有权的角度型塑 并固化了其对公司治理的深层认知:在由“高身份资本十高股权资本”向“高身份资本十低股权 资本”的演变过程中,创始企业家面临着心理所有权意义下的“东家(拥有实际控制权的股东) 定位”与资本所有权意义下的“管家(职业经理人)定位”之间的角色冲突与身份认同的再平衡: 角色错配程度越高,“创(创始企业家)一投(外部投资者)”双方对企业控制权的争夺越激烈。 研究还发现,控制权相机配置有利于抑制控制权私利,而识别并削弱实际控制权主体的权力基 础是实现控制权顺利转移的关健。研究进一步揭示了创始企业家身份演变及其权威治理逻辑 演化的动态过程,在企业股权相对集中的情境下,厘清了创始企业家“身份资本”“股权资本”与 企业控制权三者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雷士照明;公司治理;创始企业家;外部投资者;心理所有权;身份资本;控制 权配置;控制权私利 [中图分类号]F2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45X(2019)04-0027-11 一、研究背景 展困境。一方面,企业所有权结构的改变可能使得创 始企业家原来的“东家”身份逐渐演变为大股东或小股 创始企业家的身份演变及其对公司治理的深层影 东,甚至最终成为企业的“管家”,但创始企业家往往由 响既是治理实践中的重要挑战,也是治理理论中的热 于心理所有权而无法实现身份认知与身份演变之间的 点议题)。在企业初创阶段,创始企业家以其出色的 动态适配),这种认知的错配容易进一步诱发创始企 经营才能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推动企业实现快速发 业家控制权私利行为,从而损害外部投资者利益[。 展,在情感上将企业视为自己的“孩子”,这种“私产”心 另一方面,外部投资者基于自身战略目标的实现和利 理形塑并固化了其对“东家”身份的深层认知。随着企 益的维护,在投资企业时会通过事前订立合约和进入 业规模的不断扩张和资金需求的急剧增加,创始企业 董事会的形式制衡创始企业家并监督其自利行为。在 家往往需要通过引入外部投资者以解决企业面临的发 控制权私利的诱发下,“创”“投”双方掌握企业控制权 [收稿日期]2019-01-18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772130,71232014) [作者简介]曾宪聚(1978一),男,深圳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张雅慧(1983一),女,通信作者,招商银行博士后流动站研 究人员。 27 (C)1994-201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2019年07月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ul.2019 第39卷第4期(总156期) JournalofXi′anJiaotongUniversity(SocialSciences) Vol.39(Sum No.156) DOI:10.15896/j.xjtuskxb.201904004 [收稿日期] 2019-01-18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772130,71232014) [作者简介] 曾宪聚(1978- ),男,深圳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张 雅 慧(1983- ),女,通 信 作 者,招商银行博士后流动站研 究人员。 创始企业家身份演变、控制权配置与控制权私利的抑制 ———雷士照明控制权争夺案例的再剖析 曾宪聚1,林楷斌1,张雅慧2 (1.深圳大学 管理学院,广东 深圳 518060;2.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广东 深圳 518040) [摘 要] 本文从控制权私利视角对雷士照明控制权争夺的经典案例进行了再剖析。在重新 考察了创始企业家身份演变过程的基础上,分析了创始企业家与外部投资者之间控制权争夺 的诱因与控制权动态配置过程,之后基于控制权的优化配置探讨了对控制权私利的抑制。研 究表明:创始企业家早期的权威治理在帮助企业迅速发展的同时,也从心理所有权的角度型塑 并固化了其对公司治理的深层认知;在由“高身份资本+高股权资本”向“高身份资本+低股权 资本”的演变过程中,创始企业家面临着心理所有权意义下的“东家(拥有实际控制权的股东) 定位”与资本所有权意义下的“管家(职业经理人)定位”之间的角色冲突与身份认同的再平衡; 角色错配程度越高,“创(创始企业家)—投(外部投资者)”双方对企业控制权的争夺越激烈。 研究还发现,控制权相机配置有利于抑制控制权私利,而识别并削弱实际控制权主体的权力基 础是实现控制权顺利转移的关键。研究进一步揭示了创始企业家身份演变及其权威治理逻辑 演化的动态过程,在企业股权相对集中的情境下,厘清了创始企业家“身份资本”“股权资本”与 企业控制权三者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雷士照明;公司治理;创始企业家;外部投资者;心理所有权;身份资本;控制 权配置;控制权私利 [中图分类号] F2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245X(2019)04-0027-11 一、研究背景 创始企业家的身份演变及其对公司治理的深层影 响既是治理实践中的重要挑战,也是治理理论中的热 点议题[1]。在企业初创阶段,创始企业家以其出色的 经营才能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推动企业实现快速发 展,在情感上将企业视为自己的“孩子”,这种“私产”心 理形塑并固化了其对“东家”身份的深层认知。随着企 业规模的不断扩张和资金需求的急剧增加,创始企业 家往往需要通过引入外部投资者以解决企业面临的发 展困境。一方面,企业所有权结构的改变可能使得创 始企业家原来的“东家”身份逐渐演变为大股东或小股 东,甚至最终成为企业的“管家”,但创始企业家往往由 于心理所有权而无法实现身份认知与身份演变之间的 动态适配[2],这种认知的错配容易进一步诱发创始企 业家控制权 私 利 行 为,从 而 损 害 外 部 投 资 者 利 益[3]。 另一方面,外部投资者基于自身战略目标的实现和利 益的维护,在投资企业时会通过事前订立合约和进入 董事会的形式制衡创始企业家并监督其自利行为。在 控制权私利的诱发下,“创”“投”双方掌握企业控制权 72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