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15.④③①⑤②(3分) 16.(4分) 参考示例 (1)出手相救可能被讹诈的阴云笼罩,但社会需要美德的支撑,扶危济困应是一种责任。 (2)救人反被诬告,确实带来了负面效应,但乌云遮不住阳光,帮一把就会温暖人心 观点鲜明,2分;语言准确,紧扣材料,富有表现力2分) 17.(4分) 示例:成长就像厚重的夜幕拦不住闪烁的群星,闪烁的群星拦不住你心灵窗外的耀眼的 阳光;(各2分) 五、(60分) 18.参考辽宁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参考译文 吕元膺,字景夫,郓州东平人。气度宏伟非凡,有做公侯的才能。调任为蕲州刺史,他 以施恩德讲信义而闻名。曾经在年终时视察郡中监狱,了解囚犯的情况,囚犯中有人告诉他 说:“我家里有父母在,明天是大年初一,却不能与他们相见。”说完伤心落泪。元膺同情他 们,打开刑具全都放他们回家,并与他们约定了返回的日期。看守囚犯的官吏说:“囚犯是 不能放走的。”元膺说:“我用诚信对待他们(他们也会以此回报我),等到返回的日期,囚 犯没有一个晚回来的。盗贼也因此感动于他的恩义,相互招呼着离开了蕲州。 元和初年,吕元膺升迁为谏议大夫、给事中。劝谏辩驳,十分尽职。在镇州王承宗反叛 时,宪宗将要让宦官吐突丞璀做招讨处置使。元膺和给事中穆质等八人直言奏论,认为不可 以。他们明白直截地指出利弊(旁指曲谕:从侧面委婉启发晓谕),宪宗采纳了他们的建 议,为承璀改变了领军的名号,但依然让他掌管军权,最终承璀无功而还。后来元膺被外放 为同州刺史,到宫中辞行时,皇上向他询问时政得失,元膺评论时政奏报皇上,言辞激切 皇上十分赞赏。第二天对宰相说:“元膺进诤言行正气(谠dang言:正直的话),应该留在 我身边,让他说出我为政上的得失,诸位爱卿认为如何?”李藩、裴垍庆贺曰:“陛下纳谏 超过以前的君王,这是宗庙社稷万世流传的吉祥之兆。我们这些臣子不能广求正直之士,又 不能屡次进谏忠言,辜负了您的圣明之心,应当降罪责罚。请把元膺留在身边供职。” 度支使潘孟阳与太府卿王遂(因关系不和)接连互相弹劾,朝廷就调潘孟阳任散骑常侍, 调王遂任邓州刺史,并且在诏书中对两人都予以好评。元膺封还诏书,请求指明是非曲直。 江西观察使裴堪表奏虔州刺史李将顺贪污的罪状,朝廷没有复査,就把李将顺贬为道州司户。 元膺说:“査办案件的官吏表奏刺史贪污的罪状,朝廷不复査就贬谪了他,纵然调查的状词 属实,也不可以作为天下的法规准则。”再次封还诏书,请求把案件发回给御史审查,宰相 也不能强行改变他的意见。 元和十年七月,郓州李师道留在官邸的伏兵密谋叛乱。李师道在官邸的院中埋伏了部下 百多士兵,将要焚烧宫室大肆杀掠。已经犒劳军士,第二天将要发兵反叛。恰巧小将李再 兴告发了他们反叛的消息,元膺带兵把叛兵追击到伊阙,围住了他们…等到彻底查办反叛 者时,嘉珍、门察都被指认是杀害武元衡的凶手。元膺把此事上报朝廷,把他们押送到长安。 元膺于是邀请招募平民子弟来保卫洛城,使他们听从自己的调遣。叛乱发生时,东都(洛阳) 城中的人十分惶恐,留守的士兵力量薄弱,不足仰仗。吕元膺坚守皇城门,指挥部属,神态 安闲自若,因此城中人都很安定 数年之后,充任河中节度等职。当时地方掌权的军官处理政务大多无原则地纵容,只有 元膺坚持正道严格自律,从监军到往来办事的宦官,没有不敬畏他的。后调入京城授予吏部 侍郎,吕元膺因病坚决推让,改任为太子宾客。元和十五年二月去世15.④③①⑤② (3 分) 16.(4 分) 参考示例: (1)出手相救可能被讹诈的阴云笼罩,但社会需要美德的支撑,扶危济困应是一种责任。 (2)救人反被诬告,确实带来了负面效应,但乌云遮不住阳光,帮一把就会温暖人心。 (观点鲜明,2 分;语言准确,紧扣材料,富有表现力 2 分) 17.(4 分) 示例:成长就像厚重的夜幕拦不住闪烁的群星,闪烁的群星拦不住你心灵窗外的耀眼的 阳光;(各 2 分) 五、(60 分) 18.参考辽宁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参考译文: 吕元膺,字景夫,郓州东平人。气度宏伟非凡,有做公侯的才能。调任为蕲州刺史,他 以施恩德讲信义而闻名。曾经在年终时视察郡中监狱,了解囚犯的情况,囚犯中有人告诉他 说:“我家里有父母在,明天是大年初一,却不能与他们相见。”说完伤心落泪。元膺同情他 们,打开刑具全都放他们回家,并与他们约定了返回的日期。看守囚犯的官吏说:“囚犯是 不能放走的。” 元膺说:“我用诚信对待他们(他们也会以此回报我),等到返回的日期,囚 犯没有一个晚回来的。盗贼也因此感动于他的恩义,相互招呼着离开了蕲州。 元和初年,吕元膺升迁为谏议大夫、给事中。劝谏辩驳,十分尽职。在镇州王承宗反叛 时,宪宗将要让宦官吐突丞璀做招讨处置使。元膺和给事中穆质等八人直言奏论,认为不可 以。他们明白直截地指出利弊(旁指曲谕:从侧面委婉启发晓谕),宪宗采纳了他们的建 议,为承璀改变了领军的名号,但依然让他掌管军权,最终承璀无功而还。后来元膺被外放 为同州刺史,到宫中辞行时,皇上向他询问时政得失,元膺评论时政奏报皇上,言辞激切, 皇上十分赞赏。第二天对宰相说:“元膺进诤言行正气(谠 dǎng 言:正直的话),应该留在 我身边,让他说出我为政上的得失,诸位爱卿认为如何?”李籓、裴垍庆贺曰:“陛下纳谏, 超过以前的君王,这是宗庙社稷万世流传的吉祥之兆。我们这些臣子不能广求正直之士,又 不能屡次进谏忠言,辜负了您的圣明之心,应当降罪责罚。请把元膺留在身边供职。” 度支使潘孟阳与太府卿王遂(因关系不和)接连互相弹劾,朝廷就调潘孟阳任散骑常侍, 调王遂任邓州刺史,并且在诏书中对两人都予以好评。元膺封还诏书,请求指明是非曲直。 江西观察使裴堪表奏虔州刺史李将顺贪污的罪状,朝廷没有复查,就把李将顺贬为道州司户。 元膺说:“查办案件的官吏表奏刺史贪污的罪状,朝廷不复查就贬谪了他,纵然调查的状词 属实,也不可以作为天下的法规准则。”再次封还诏书,请求把案件发回给御史审查,宰相 也不能强行改变他的意见。 元和十年七月,郓州李师道留在官邸的伏兵密谋叛乱。李师道在官邸的院中埋伏了部下 一百多士兵,将要焚烧宫室大肆杀掠。已经犒劳军士,第二天将要发兵反叛。恰巧小将李再 兴告发了他们反叛的消息,元膺带兵把叛兵追击到伊阙,围住了他们……等到彻底查办反叛 者时,嘉珍、门察都被指认是杀害武元衡的凶手。元膺把此事上报朝廷,把他们押送到长安。 元膺于是邀请招募平民子弟来保卫洛城,使他们听从自己的调遣。叛乱发生时,东都(洛阳) 城中的人十分惶恐,留守的士兵力量薄弱,不足仰仗。吕元膺坚守皇城门,指挥部属,神态 安闲自若,因此城中人都很安定。 数年之后,充任河中节度等职。当时地方掌权的军官处理政务大多无原则地纵容,只有 元膺坚持正道严格自律,从监军到往来办事的宦官,没有不敬畏他的。后调入京城授予吏部 侍郎,吕元膺因病坚决推让,改任为太子宾客。元和十五年二月去世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