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UB 社会无差异曲线 图9效用可能性曲线(边界) UA 可以确定,在两个人的社会中,符合帕累托最优标准的资源分配,使两个人 的效用(福利)水平呈此消彼长的关系,即效用(福利)可能性曲线向右下方倾 斜。但是其凹凸性则无法确定,换言之,效用可能性曲线是无规则地向右下方倾 斜的。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在效用可能性曲线上的所有效用组合点中,究竟哪 一点能使社会总效用(福利)水平达到最大?比如上图中,究竟是E点的社会福 利高还是F点高? 对于个人而言,有效用的无差异曲线:同样,对于社会而言,也有社会的无 差异曲线,其形状也是凸向原点,并且有无数多条,离原点越远,代表的社会效 用水平越高。将社会无差异曲线簇和效用可能性边界叠加在一起,就会发现,其 中有一条社会无差异曲线与效用可能性边界相切,但切点可能不止一个!比如在 上图中,切点就有E和F两处。这就说明,符合帕累托最优的个人效用(福利) 组合点和社会效用(福利)水平不可能有一一对应关系,换言之,社会福利函数 不存在。由此决定,不同的生产资源配置可以使个人的相对效用(福利)水平得 以确定,但个人的效用组合中,何者能使社会福利达到最大,是不能确定的。 阿罗的(Arrow)“不可能性定理”,更加清楚地说明了这个道理。 假定社会有三个人,对三种资源配置状态a、b、c进行评价。第一个人的 评价是:a优于b,b优于c,从而a优于c。记为 [a,b,c] (1) 第二个人的评价是 [b,c,a] (2)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